受俄乌战争冲突、全球疫情反复、需求疲软和通胀等因素的影响,航运市场集装箱运价持续下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德鲁里世界集装箱指数最新发布的航次取消追踪报告,包括跨太平洋、跨大西洋、亚洲-北欧和亚洲-地中海等主要航线,自4月25日开始的第17周至第21周,总共5周内的725个预定航次当中,有78个航次被取消,取消率为11%。据国内船公司指出,取消航班主要是因为塞港,目前上海港候港时间要4-10天不等,估计封控措施解除后需要一个月时间才能恢复正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上海是全球第一大货柜港,去年全年装卸量高达4700万箱(20尺柜),业界估计在超过一个月的封控下,解封后港口作业估计约需要一个月时间才能恢复正常。

未来5周船公司取消的航班当中,约有64%发生在跨太平洋东行航线上,主要是到美西的航班,三大海运联盟合计共取消了55次航行,其中THE联盟宣布取消24.5次航行,2M联盟和海洋联盟分别取消了18次和12.5次航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美线船公司指出,有国际媒体解读船公司取消航班是因市场运价下修,但事实并非如此。目前市场运价即使下修,都还是很高的运价,主要原因还是塞港,现在美西候港时间少掉一半,但是加上上海港候港时间,还是和年前一样长,船公司船期延误,自然要做减并班。经营亚洲区间航线的船公司则指出,上海港并不希望船公司取消航班。但是以亚洲线来说,4-10天的候港,部分航线已经可以跑一到两个来回,因此业界还是尽量将船只改靠邻近国家和地区港口,即使少装一点货也比困在上海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