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本强 图/彭新霖

主题词:工业绿色制造 现状及趋势 战略布局 创新实践 政策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是给予绿色制造体系构建类鼓励政策。这类主要以浙江、广西等为代表。浙江省率先开展绿色金融改革综合试点,编制了全国首个地方性绿色金融发展规划,创建了全国首家地方性绿色金融事业部制银行,主要给予金融支持,推进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更好地满足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的多样性金融服务需求,有效引导和推动全省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转型升级。该省宁波市、湖州市获批“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广西绿色发展的典型代表是柳州和桂林。柳州是酸雨之都,西南工业重镇,他们的创新模式是政府重视、企业担责、全民参与三方联动,通过工业的转型升级以及碧水蓝天工程的实施,走出了一条工业与生态和谐共生的新路。桂林的重点是创新工业+旅游的绿色发展,取得实效,成为广西产城融合发展的新标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三五期间,中国工业制造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探索与实践,已取得实际成效,先进适用的绿色技术装备在各行业、领域不断推广普及,部分技术装备已经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规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6%,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27.5%。更重要的是我国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天蓝了,山绿了,水青了,同2013年相比,去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下降22.7%,曾经深受雾霾之苦的京津冀地区PM2.5平均浓度更是下降了39.6%,北京PM2.5平均浓度从每立方米89.5微克降至58微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快绿色制造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中国的工业制造体系体量上虽已占据世界第一,但在全球系统中资源消耗种类多,能耗占比长期居高不下或降速缓慢,也是不争事实。2020年中国已正式宣布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绿色发展目标,任重道远,全面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实施可持续的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加快绿色制造产业发展,面临很多困难,建议着力以下几个方面,深入推进工业绿色发展,意义重大深远,任务紧迫。

一是进一步强化绿色理念,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绿色制造体系。工业制造业绿色体系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坚持创新、绿色、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工业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导向,以建设制造强国为引领,深入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绿色制造体系构建,必须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标准为引领,以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为重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支持企业开发绿色产品,推行生态设计,显著提升产品节能环保低碳水平,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建设绿色工厂,实现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发展绿色园区,推进工业园区产业耦合,实现近零排放。打造绿色供应链,加快建立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采购、生产、营销、回收及物流体系,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壮大绿色企业,必须以促进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为目的,以公开透明的第三方评价机制和标准体系为基础,保障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规范和统一,强化政府引导,实施公众监督,坚持市场驱动,发挥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优化政策环境,发挥财政奖励政策的推动作用和试点示范的引领作用,发挥绿色制造服务平台的支撑作用,提升绿色制造专业化、市场化公共服务能力,把绿色制造体系打造成为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的示范标杆、参与国际竞争的领军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