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7月23日下午,王嘉鹏和他的父亲准备搭乘西北航班的2119航班从银川飞往北京。在起飞过程中由于飞机机身紧贴跑道,在起飞时失败。

机长竭尽全力也未能改变飞机本身的故障偏差,随着轰的一声巨响,飞机发生爆炸,机身被分裂为三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飞机遇难机上有55名乘客遇难,幸存下来的乘客中便有王嘉鹏。年仅12岁的他成为此次空难的最小幸存者,如今的王嘉鹏生活得怎样呢?

空难摧毁的童年

王嘉鹏的父亲是一家工厂的厂长,母亲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艺术家。幼时的王嘉鹏没有生计上的担忧,父母给到了他极为优越的物质基础,他有可以选择自己兴趣爱好的权力。

父母给予丰厚的物质条件时并没有忽视王嘉鹏各方面的教育,王嘉鹏在家庭的影响下成长为一个很懂事的小男孩。但由于父母双方工作的原因,两个人经常需要前往外地出差,王嘉鹏陪伴他最多的还是他的外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中都是一个非常独立的孩子,在班内也一直名列前茅,这样的王嘉鹏成为了其他家长口中的“被人家的孩子”。

在王嘉鹏12岁的暑期时,他的妈妈需要前往深圳参加一场画展,爸爸又要去大连工作出差,他以为自己还是和之前一样和外婆一同度过一场漫长的暑假,但他的父亲突然说要带着他一同去往大连。

王嘉鹏的父母都觉得孩子应该四处走走,去到别的城市感受各地之间不同的人情风味,扩充他的视野和见识。俩个人也想趁此机会多陪陪孩子,母亲想在工作结束之后和父子俩人一同感受一下大连的城市之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嘉鹏收到要和父亲一同出差的消息内心激动万分,一直在银川生活的他十分向往海滨城市,生活在内陆地区很想见识到大海的浩瀚和壮阔。父子俩人决定好共同出行时,他们选择先搭乘飞机从银川到北京进行转机再到大连。

王嘉鹏不仅是第一次要去到海边,更是第一次坐飞机,这次出行对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一路上充满新鲜。王嘉鹏在脑海中想象着大连的海浪层层,欣喜万分地坐上了西北航班的2119航班。

王嘉鹏激动的心情还没有随着安全带的系牢而平复时,飞机已经开展准备起飞。王嘉鹏想要感受初坐飞机的新鲜时刻机身出现了剧烈的晃动,不等他反应过来,就感受到了无法承受的痛苦,他亲眼看到了飞机被强大的阻力分裂而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场充满向往的旅途随着飞机的遇难结束了行程,而王嘉鹏的人生也随着这场空难步入了不一样的轨迹。

这架飞机从英国购入,总飞行时间不过500个小时,这个飞机本身应该并没有存在安全隐患。可在本次起飞时机组人员却过分懈怠,他们没有例行起飞检查,整个飞机的出现部分电路短路的问题由于没有及时的发现才造成起飞困难。

在机组人员发现机身难以离地起飞之际,他们没有办法结束飞行,只能通过加大油门的方式来强行起飞,此时飞机内部已经因为不当的操作造成严重的损伤,强行起飞没有行通反而加速了飞机的内部的损耗。机组人员虽然想要极力挽救,但都为时已晚,短短几秒内飞机本身出现剧烈抖动随机开始分裂,散落成无数的碎片掉落在机场附近的沼泽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个机身被分成三个截断,幸好附近有沼泽湿地没有让飞机发生大范围的失火。王嘉鹏本能地不停地在一片废墟中向外爬行,父亲看到王嘉鹏在拼命往外探头的时候,用尽全身力气和儿子走到了一起。

这时救援人员大批量地赶来,将受伤的群众火速送往了医院,浑身是血的王嘉鹏和父亲也在第一时间送进了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父亲被判定为脑震荡,身上多处骨折,一旁的儿子则直接被推进了重症区。王嘉鹏的头上有一个将近十厘米的伤口,多处的骨折导致他下半身瘫痪,12岁的孩子在这场空难中迎来了人生中最大的坎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年的救治生涯

在王嘉鹏和父亲在医院抢救的时候,他的母亲沈丽萍还在深圳的画室内专心作画。

沈丽萍当时正在画《海》的作品,她很期待自己的作品完笔的那刻,也在脑海中不断想着儿子看到大海的欣喜。此刻她却无心画画,内心是难以言表的焦虑,她不想继续拿着手中的画笔。

沈丽萍只想拨通丈夫的电话确认他们是否安好,还未来得及她的主动问好,家里就打来电话告诉她王嘉鹏和爸爸在医院抢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无法再呆在深圳,买了最近的航班到了宁夏的医院内。这一路上她做过最坏的打算,但每一次的预算中她都希望自己的家人能够平安无事。

随后医院给到她的两份病危通知书彻底让沈丽萍暴露了女性的柔弱与不安,医生向她说明了父子俩人的情况都不甚乐观,她不敢想象自己失去丈夫和儿子的心情,此刻的沈丽萍早已泪如雨下。

可她是王嘉鹏的母亲,那份母爱的光辉又让她重新振作起来,孩子还在手术内与命运抗衡,她不能就此彻底放弃,想到孩子正在经历的痛苦,沈丽萍又变得无比坚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在医院内看看来来往往的行人,多希望自己的家人能够健康地生活下来,她苦苦守在王嘉鹏的身边几个日夜,好在父子俩人都没有了生命危险,这给到了沈丽萍巨大的鼓励。

王嘉鹏相较于父亲所受的创伤来说要严重得多,沈丽萍觉得分外知足,她很感谢命运没有结束自己家人的生命,没有让她成为一个孤家寡人。王嘉鹏的情况较为危急,进行了三次的大型手术才进入了康复阶段。在这期间沈丽萍也不能和孩子有过多的接触,她只能站在门外默默地为王嘉鹏鼓励。

王嘉鹏虽然只有十岁出头的年纪,但在这次的抢救过程中他却表现出意外的坚强。尽管整个过程是非常痛苦而又漫长的,他还是一直坚持了下来。手术和医院的观察一共持续了两个月的时间,在这期间王嘉鹏和母亲互相鼓励,母亲给到儿子无微不至的关照,让王嘉鹏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王家鹏同样能够以乐观的态度对待此次的磨难,他平和的表现给了母亲继续前行的动力。

当王嘉鹏开始进行康复训练的时候,却发现他的腿无论如何也迈不开,这时他才反应过来他已经是双腿截瘫的残疾人员了。这给到王嘉鹏的打击是致命的,他只是一个小孩子,最喜欢的就是和朋友一同嬉笑打闹,如今失去了双腿的行动能力,他不敢想象今后的生活将是何情况。

沈丽萍看到孩子无法自行站起内心百般不是滋味,但她只能强忍着悲痛告诉孩子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沈丽萍想要竭尽全力让孩子能够重新站起来,她开始带着王嘉鹏前往全国各地知名的医院内进行治疗,北京、上海等等的城市她都去过但都没有找到治疗王嘉鹏的根本方法。但医生嘱咐沈丽萍告诉她,家人是孩子最好的治愈方法,只有母亲的关爱和坚持才能影响到孩子的心情。

王嘉鹏最初感受到双腿没有知觉的时候表现出异常的焦躁,沈丽萍虽然已经极力在克制自己的情绪,但还是会不经意间显露出来她的悲伤与难过。在医生的嘱咐下沈丽萍变得更加的坚强,她不断地鼓励王嘉鹏让他的心态逐渐有了改观,后期才肯积极配合主治医生的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乐观的心态是王嘉鹏病情好转的主要原因,这一切都离不开在背后一直为他付出的母亲。

母亲为王嘉鹏做的点点滴滴都被他看在眼里,王嘉鹏本身就是一个懂事的孩子,看到母亲的辛苦和不易他内心更加想要尽快好起来让母亲开心。虽然他的腿并不能随意走动,但也要不停地进行锻炼。

按摩和扭动在每天都要保持,为了防止腿部长时间的不运动而导致的肌肉萎缩。但这些过程都是异常痛苦,,这些苦难王嘉鹏都咬紧牙关挺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做好本身康复训练的同时,王嘉鹏没有忽视自己的学业。他虽然没有办法到学校里和同学们一起正常的上课和玩耍,但在医院里他正常的学习书本知识,没有荒废自己的学业。王嘉鹏在各个医院中辗转了五年进行治疗康复,而他的学习在这五年中也从未间断。

羽化成蝶的“中国英雄”

在王嘉鹏的坚持下他最初要依靠轮椅才能出门,如今已经能够重新站起来,可以依靠拐杖正常行走。在这五年内,他不仅自学了中学时期的知识文化还熟练地掌握了计算机使用能力,一项项的成就都基于他内心的信念和日复一日地坚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8年,王嘉鹏得知挪威的红十字联合学院在招生的时候,他想要踊跃一试。他开始更加刻苦地读书,在五年内他的英语一直保持着很好的成绩,这是他的一个加分项。在九八年的夏天王嘉鹏参加了联合学院的招生考试,并以优秀的成绩被院方欣然接受,王嘉鹏顺利成为了一名在校学生。

进入学校之后王嘉鹏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体缺陷而陷入自卑,周围的同学和老师都给予了他很大的帮助,在良好的氛围下他在学习专业知识之外也让自己的英语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他参加了在挪威举办的残运会,并以自己的实力在滑雪比赛中获得金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嘉鹏在生活和学习上都非常突出,他不断地学习取得了经济学的硕士学位,自己在2000年编著出版了属于自己的故事,以自己的经历为主线写下了《撑起生命的蓝天》,他被人们称为“中国英雄”。

在王嘉鹏毕业之后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挪威,在当时他已经享受到很好的工资和福利待遇,王嘉鹏可以选择在此定居下来,但他还是想要回国发展,他放弃了先前的所有,走出舒适圈回到中国进行新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08年北京奥运会进行时,他被选为宁夏的奥运火炬手,这是政府对他精神的肯定,更让王嘉鹏觉得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王嘉鹏凭借着先前的经验和所学的知识,回国后他在商业领域有了新的建树,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公司,并用自己的财产创建了中国常熟世界联合学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嘉鹏被选为人大代表出席两会,因为他自身的缺陷让他深知残疾人的各种不便。在两会中他提出了多项有关保障残疾人利益的措施,为弱势群体争取了更多的方便,也赢得了极大的支持。

如今王嘉鹏已经不是当年那个12岁的小男孩,他已经经过岁月的洗礼蜕变成一个40多岁的中年男子,他身上散发是一种属于这个年纪的成熟魅力。

王嘉鹏在少年时期能接受生命中突如其来的变故,能够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这些命运的不公。支撑他取得如今成绩的正是他这份不屈的信念和坦然的心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嘉鹏在回归正常生活之后,人不忘为国家和残疾人群做出贡献,他身上有着很多熠熠生辉的地方。他经历的坎坷与挫折没有让他丧失对生活的热爱,反而越战越勇这份训练是最能感动人心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