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发文讲过大学生如何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入门古玩收藏,本文则主要讲述入门之后不同类别收藏的捡漏分析,希望能帮助到已入门的大学生藏友。

每个收藏者都希望能捡到漏,甚至可以说捡到漏的那种爽感,是维持一个古玩爱好者不停买入藏品的一个必要条件。行业内对捡漏会有一个大致的区分,分别为:大漏(购入藏品的市场价比你买入价高3倍及以上),小漏(购入藏品的市场价比你买入价高1.5倍—3倍),正常市场价1倍至1.5倍买入的,会称之为买的合适。

具体到不同类别藏品的捡漏概率,从高到低,分别为钱币、铜器、杂项、玉器、瓷器、字画。预算资金在1000元上下时分别有可能会捡到什么漏呢?笔者整理如下,分上下篇对其讲解,上篇讲钱币和铜器,下篇讲其它,希望能对入门者有所帮助。

1、钱币:新人入门首选之一必然会有钱币,一是钱币便宜,二是存世量大的钱币里往往能淘到一些稀有版本的钱币,一旦版本特殊,价钱直接可以翻一倍。我觉得捡漏捡到十大名泉,概率可能比中大乐透一等奖还少,但如果你多走多看,捡漏还是比较容易的,曾经就有朋友在08年时在一个四线城市的古玩市场花500元买了一个带“甘肃”二字的特殊版本的民国三年袁大头,当时一枚普通的袁大头价钱已经在800元了,带“甘肃”二字的则是要2500-3000元,而现如今值多少,读者可自行上网查下价格。另外如果你人品爆棚时,甚至可以以极低的价格买到“雕母”。

带字(甘肃)版袁大头,图片来源网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铜器:笔者认为能捡漏的铜器种类并不包括青铜器,稍微像点样的青铜器都已经入国家馆藏,并且国内的青铜器假货太多,况且就算你买到了青铜器,生坑青铜器又不能上国内拍卖行,多多少少是有一定的风险。所以,作为刚入门的新人,千万不要买青铜器。宋以后的小件铜器,笔者认为是一个很好的品类,有一定的存世量,热点也并不特别高。你很有可能花个小几百买到一些到代的小印章,小摆件、铜笔洗等。曾经有两个大学生朋友,凑钱3000元买了一个铜瓶,后来转手8000元卖掉了。

铜印章,年代不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铜瓶,明清时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章最后,讲到大学生究竟能否在收藏领域有所成就,刚好有一个例子,一个名叫乌尔里希.豪斯曼的德国人在60年代后期,大学读建筑学时,发现当时并不被重视的中国晚期铜器很便宜,刚好自己作为学生钱也不多,便陆续买入了晚期铜器进行了一些收藏,并通过在70年代向吴良镛教授等人的学习了解后,慢慢的成了一名著名收藏家。具体的过程,读者可自行网上查询。

下图为他的其中一件藏品。图片来源观复嘟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文为《行业荟萃小百科》社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