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伦·巴菲特如何让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成为赢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为伯克希尔·哈撒韦(Berkshire Hathaway)的跨国多元控股公司总部大厦,位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玛哈。

2022年4月30日,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在美国奥玛哈盛大召开,全球投资者又迎来一年一度的奥马哈朝圣之旅,聆听沃伦·巴菲特和查理·芒格独到的投资见解。

本次股东大会上,两位“90后”在长达五小时的投资人问答环节中,回答了各界投资人数十个问题,涉及宏观经济、投资研判、企业运营、人生理念等各方面。

我们尝试从企业经营的角度,以迷你版的论述方式,分析一下巴菲特成功打造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过程。

前世今生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前身从事纺织业,沃伦·巴菲特于1965年收购了它。收购之后,巴菲特认真做了这几件优化企业运营的事:1)逐步清算与纺织有关的资产,因为纺织业属于资本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消耗大量的资本不说,还要管理大量的人员;2)优化公司的间接费用(overhead expenses);3)优化资本支出(capital expenditure);4)优化周转资金需求(working capitals)。这几个步骤释放了不少可以更好地使用的现金流,用来购买有价证券。

通过这些经营措施,巴菲特把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逐步转变成了全球最大的控股公司之一,股票抢手,市值高达7134亿美元(2022年5月数据),A级股票价格更是高达484000亿美元一股。A级股票交易数量每天也就400股到3000股不等。按巴菲特的话说,他高价格的股票几乎无法被用作投机的工具,因此购买者都是坚定的价值投资人。从发行那一天,A级股票就没有被分拆过。

关键策略

巴菲特成功的关键策略是什么?他的PMT思维模型是什么?(关于PMT思维模型,请参考我之前发布的「从抗疫到管理,如何应用PMT思维模型做最优决策」一文)。我们尝试可以从5个方面归纳一下。

1. 组建控股公司(holding company)开展兼并收购。把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打造成一家控股企业,不断收购陷入困境的企业、掌握控股权和经营管理权,扭转困境企业的局面是巴菲特早期重点使用的策略之一。他的控股公司所做的只是拥有其他公司的资产,但不积极参与这些子公司的日常运营,只保持管理监督能力。这个手法非常类似19世纪末20世纪初摩根家族对全美铁路、钢铁和金融行业的整合和控制,还有同一时期的洛克菲勒家族对美国石油行业的整合。

2. 将控股公司转变成控股集团(conglomerate)开展多元化兼并收购。继控股公司之后,巴菲特开始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进一步转型为一家更具规模化的控股集团。控股公司和控股集团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单一行业的单一化经营,后者是多行业的多元化经营。巴菲特1967年收购美国国家赔偿保险公司(National Indemnity),就是将控股公司变成控股集团的标志性举措之一。

之后,巴菲特不断扩大了控股范围,将控股行业深入到其他保险公司、金融、服装、娱乐、食品和饮料、公用事业、家具、家居用品、媒体以及材料和建筑行业的保险公司。值得强调的是,虽然巴菲特的公司是多元化投资,但是被投的企业都是高度的“公司一体化”经营的。比如,他投资的苹果公司、可口可乐公司和美国运通公司等都是高度公司一体化经营的典范,这些被投公司都不是其他行业的控股型公司。

3. 长钱策略。巴菲特是价值投资的坚定支持者和践行者,投资股票的内在价值而不是股票的技术阶段。价值投资是慢活,需要长钱和耐心,有“投前焦灼,投后不管”之说,是中餐吃法,忙在厨房里,享受在桌旁。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长钱是业内人士津津乐道的保险公司浮存金。这是投保人支付给伯克希尔哈撒韦保险子公司的保费,但尚未用于支付任何索赔。这笔钱实际上不属于保险公司,它仍然可以在其管理者认为合适的情况下进行投资。资料显示,2020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浮存金为1380亿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浮存金之一。

4. 高度重视投资高股息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投资策略之一是投资具有悠久股息支付历史的公司。目前持有高头寸的企业有许多财富500强公司——苹果公司、可口可乐和美国运通等,这些公司每年都有稳定地维持或增加股息支付的历史。例如,可口可乐公司连续55年增加了股息支付。只有当公司等运营获得足够多的利润,支付股息的意愿才能转化成支付的能力。因此,对巴菲特来说,股息比股票价格更能反映公司的内在价值。

正是巴菲特对股息的追求使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如此一贯成功。

5. 股息再投资策略。好了,巴菲特要求被投公司每年给投资人支付股息,他却不给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投资者支付股息,而是将股息进行再投资。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历史上唯一一次支付股息是在1967年,每股10美分。巴菲特对此决定后悔不已,直到今天,他还经常调侃道,当股息被授权支付时,他当时一定是在洗澡。

为什么巴菲特不情愿给他的投资人支付股息呢?

简单的回答是:巴菲特认为,谨慎的现金再投资可以增加更好的股东价值。这个答案是不是太虚了?巴菲特是现金崇拜者,仔细分析他对现金的使用,我们可以看到三个优先投资事项:

a) 对现有业务进行再投资

b) 进行新的收购

c) 当他认为自己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从任何方面看都是最好的时候开始回购股票。他在2021年回购了价值217亿美元的本公司股份

根据Investopedia网站介绍,实际的统计数据也支持巴菲特不给股东支付股息的立场,他认为利用公司的利润来支撑公司的财务状况,可以为股东带来比支付股息更多的财富。比如,从1965年巴菲特收购伯克希尔·哈撒韦到2021年,公司的A级股票增长了3,641,613%,而标准普尔500指数同期的回报率为30,209%。

接班人问题

这次的股东大会上,接班人问题仍然是股东关注的10大热点问题之一。根据副主席查理·芒格于2021年5月1日发布的非官方公告,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首席执行官沃伦·巴菲特的非官方继任者将是伯克希尔哈撒韦能源公司首席执行官兼非保险业务的副主席格雷格·阿贝尔(Greg Abel),但是没有建议继任的日期。

在继任问题上,巴菲特在这次大会上反复强调了公司文化和股东对于公司平稳过渡的重要性。他说,公司有一个已经运作非常成功和非常久的公司文化,他强调,拥有一个非常认同公司文化的董事会对成功经营伯克希尔非常重要。所以“文化”和认同公司文化的“董事会”是保持公司长期向好的关键词。

总结

通读全文,我们对巴菲特的PMT思维模型有了清晰度:理念P就是坚持价值投资;方法论M就是执着的寻找有内在价值(intrinsic value)的被投标的物;工具T就是有充足的长期资本。这是因为,价值投资需要耐心,没有长期资本的支持是很难实现的。工具是落地理念的重中之重。正如全球化是好的理念,贸易是方法,集装箱就是工具了。那句“没有集装箱就没有全球化”的名言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