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也。高祖父尚,钜鹿太守。父宙,泰山都尉。”融别传曰: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人问其故。答曰:“小儿,法当取小者。——续汉书

说起孔融,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吧。小时候课本上记载孔融让梨故事的主角,三字经上也有关于他的“融四岁,能让梨。”,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

孔融是孔子的后人,出生于汉朝末年。孔融的父亲名叫孔宙,是东汉的太山都尉。父亲在孔融十三岁便病死了,家里只剩孔融兄弟两人和孔融的母亲。

孔融的哥哥叫孔褒,为人忠义。孔褒有一位好友,是当时的名士张俭。张俭因举报中常侍侯览抢夺百姓的田地住宅和借母亲办寿的机会大肆敛财而得罪了侯览。侯览便派人陷害张俭,随后请求汉恒帝下令处死张俭。

张俭得知此事后,连忙逃到好友孔褒家中,当时孔褒不在,年仅十五岁的孔融接待了他。张俭见孔融年幼,并没有说出自己的遭遇,便想着离开。

孔融发现了张俭的异状,便对张俭说:“你是因为我的年纪小就不愿意告诉我你的事情吗?我哥哥目前不在家中,但你既然是我哥哥的好友,我也应该待你如长兄。”

张俭见状,便放下心思,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孔融。孔融听完后便收留张俭在自家躲避,并跟他说道:“如果我哥哥在家,也会支持你的所作所为的。”

张俭在孔融家待了一段时间之后,去往另外一个好友李笃家,在李笃的帮助之下逃到塞外。但张俭在孔融家这个事情被人传了出去,有人就去向官府告发了孔融。

官府的人因为抓不到张俭被上司催得厉害,见有人说张俭在孔融家住过,马上派人把孔融一家全部抓了起来,并跟他们说道:“张俭是朝廷的要犯,你们放走了他,可是要被杀头的,到底是谁放的?”

孔融知道哥哥和张俭的关系很好,如果让哥哥承认的话肯定会被处死的,他连忙回答道:“张俭是我收留的,当时我哥哥不在家,他并不知情。你们要是治罪的话,就治我的罪吧。”

孔融的哥哥孔褒见状,知道弟弟是为了保他性命,但他怎么会让年幼的弟弟替他赴死,马上接过弟弟的话:“张俭是我的好友,他是来投奔我的,跟我弟弟无关。要杀你们就杀我吧。”

官府的人见两兄弟争着认罪,便看向了孔融和孔褒的母亲,孔母见状说道:“家里的事情都是由我来决定的。他们两兄弟还年幼,我最年长,所有的过错都是我做的决定,你们要抓就抓我吧。”

三个人在堂上都说是自己的责任,官府的人也没有办法下定论,只好上报给了朝廷。朝廷定了孔褒的罪,下令处死了他。孔融虽然没有救下哥哥,但他友爱兄长、淡然赴死的事迹却广为传颂。

后孔融凭借自己出色的才能进入仕途,官至太中大夫。但由于他为人刚正不阿,得罪了当时的大权臣曹操。建安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208年9月26日),曹操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等莫须有的罪名,将孔融处死,并全家株连。

本文由老叶聊历史原创,更多历史趣闻,请关注老叶聊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