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建安四年末孙策的征程如烈火般燃烧,拿下庐江后又西进江夏大败黄祖,其威名震动江东。紧接着他剑指豫章郡,派虞翻劝降太守华歆。虞翻凭借其三寸不烂之舌,说得华歆心悦诚服,最终开城投降。孙策以礼相待,华歆自此加入孙氏集团,后又被曹操召至许都,仕途顺遂官至三公。
至此孙策已手握丹杨、吴郡、会稽、庐江、豫章五郡,其势力如日中天。为巩固根基他分豫章南部为庐陵郡,任命孙贲、孙辅分别为豫章、庐陵太守,并留周瑜镇守军事要地巴丘,防范刘表势力。此时的孙策年仅二十五岁,其成就已超越诸多前辈,未来充满无限可能,然命运却在此刻悄然转向。
豫章郡平定后西北部的艾、西安诸县面临刘表部将刘磐与黄忠的侵扰,太史慈临危受命总督诸将抵御,刘磐、黄忠数次进攻无果后便不再来犯。但太史慈在孙策死后,未得到孙权重用壮志难酬,于建安十一年郁郁而终,临终前叹息未能辅佐孙策成就天子之位。
建安五年本是风云变幻的一年,官渡之战即将爆发,曹操将主要兵力集中于北方。孙策敏锐地察觉到这是进军中原的绝佳时机,尽管此前他与张纮制定了先平扬州、荆州再 “据长江”“匡辅汉室” 的战略,但此时刘表势力强大,短期内难以攻克,而袁曹相争的局势又不容错过。于是孙策决定调整战略,暂与刘表和解,先夺取淮南与徐州。
彼时袁术、刘勋已垮台,淮南豪强割据局势混乱,唯有曹操任命的广陵太守陈登颇具威胁。陈登极具战略眼光,此前就曾煽动严白虎余党在孙策后方闹事,此次更是成为孙策进军广陵的重大阻碍。孙策深知广陵的重要性若能攻克,便可沿淮河直取下邳、许都,进而争夺天下。陈登预感危机来临,急忙派陈矫向曹操求救,曹操及其部将皆对孙策的行动感到担忧,唯有郭嘉镇定自若,断言孙策 “必死于匹夫之手”。
正当孙策派孙权攻打广陵,自己率主力进驻丹徒等待粮草之时悲剧降临。孙策喜好打猎,此次在丹徒山中,他又孤身一人纵马驰骋。因其骑术精湛,随从难以跟上,结果遭遇三名刺客。这些刺客正是被孙策所杀的吴郡太守许贡的门客,他们潜藏已久,终于寻得机会。孙策面颊中箭,虽奋力斩杀刺客但伤势严重。
据《吴历》记载太医曾表示孙策若静心养伤,百日不牵动面部伤口便可痊愈,一向以美貌和魅力著称的孙策,望着镜子中破相的自己,愤怒与绝望涌上心头。他深知自己的偶像人设崩塌,未来难再凭借颜值与亲和力凝聚人心。于是他怒吼道:“面如此,尚可复建功立事乎?” 情绪激动导致伤口迸裂感染恶化,当晚便已回天乏术。
临终之际孙策将大业托付给年仅十九岁的孙权,并向张昭等人托孤:“中国方乱,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公等善相吾弟!” 他又对哭泣的孙权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知卿。” 孙策清楚地认识到,孙权虽军事才能不及自己,但在政治权谋方面更为擅长。若要带领江东集团逐鹿中原,自己或许更为合适;然而若要保境安民,与江东士族合作,孙权则是更佳人选。此时的孙策或许已意识到江东内部矛盾重重,仅凭武力难以长久支撑,唯有与士族合作才能确保根基稳固。
最终孙策英年早逝,年仅二十六岁,他如同一颗璀璨的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其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令人叹惋。他的传位之举,也成为后人争论不休的话题。但无论如何,他的决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东吴的未来走向,为孙权时代的来临奠定了基础。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