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进大观园是《红楼梦》中重要的环节,这位农村老妇人得到贾府最尊贵的老太太的热情款待,吃喝玩一条龙,贾母率领众家眷全程陪同。

刘姥姥在大观园中逛了个遍,各位主子小姐们也都见了。所有人中,独有惜春被刘姥姥夸赞是“神仙托生”的。

《红楼梦》处处无闲笔,刘姥姥这句话也一定有所指。神仙在中国神话故事中经常出现,天庭是神仙聚集的地方。天庭常常用来影射朝廷,神仙则比喻朝廷里的人物。

惜春被夸作神仙,暗喻她是朝廷中人。她身上有什么线索呢?答案藏在她唯一的诗作《文章造化》中。

元宵节夜间元春省亲,她命众姐妹作诗,惜春奉命写下了这首诗:

文章造化(匾额)

山水横拖千里外,楼台高起五云中。

园修日月光辉里,景夺文章造化功。

这首诗中又有什么玄机呢?说出来令人吃惊。我们先从最后一句来说:

景夺文章造化功

“景夺文章造化功”,这七个字中竟然隐藏着清初三位皇帝的信息。

“文”是清太宗皇太极的谥号;

“章”是清世祖顺治皇帝的谥号;

“景”字关联着康熙皇帝:

其一,康熙皇帝出生在景仁宫;

其二,他的陵寝是景陵。

“造化”比喻开创基业,“文章造化”写的是皇太极和福临创建了清朝基业。

皇太极是清朝基业的创建者,他于天命十一年(1626年),继承努尔哈赤的后金政权,称汗王,年号天聪。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正式称帝,改国号“大清”。

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去世;第九子福临即位,这就是顺治皇帝。顺治皇帝是清朝定都北京的第一位皇帝,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

清太宗文皇帝皇太极是创立大清基业的开国皇帝,顺治是清朝入关的第一位皇帝,他们二人是大清王朝的创立者。努尔哈赤在位时,政权名号是后金,后来清朝建立后,尊封努尔哈赤为清太祖。

准确地来说,康熙皇帝玄烨实际是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

小结

“景夺文章造化功”这句诗的隐意是:

出生在景仁宫的康熙皇帝继承了太宗文皇帝皇太极和世祖章皇帝顺治的基业。

“景”字为什么不采取“景陵”作解释?

原因有二:

1

从句意来理解,“景”是新生

“景”是承袭“文”“章”基业的。“景”应该处于新生和发展阶段,而不是终结的状态。

2

这关系到《红楼梦》创作的时间。

如果把“景”字解释为“景陵”,那么《红楼梦》肯定创作于康熙驾崩之后,也就是雍乾时期。

如果用“景仁宫”解释,那么《红楼梦》的创作时间就会是康熙年间。

目前虽然大部分人们认为《红楼梦》成书于乾隆时期,但是依旧有许多不确定的说法。另外,即便它在乾隆年间结稿出版发行,但是其创作时间却不能确定。其三,有迹象表明《红楼梦》有可能创作于康熙年间。

这些事情有待于日后继续探究,在此暂且略过。

下面继续分析惜春这首《文章造化》:

山水横拖千里外,楼台高起五云中

全诗开头这两句描绘了大观园的浩大的规模和恢宏的气势,颂扬了大清盛世的光辉。

这一句表面平淡,却大有深意。

“千里”“五云”都是典故:

1

“千里”指的是天子的地盘。

“千里”出自《孟子告子下》“天子之地方千里;不千里,不足以待诸侯。”

2

“五云”指皇帝所在

“五云”,指五色瑞云,多作吉祥的征兆,又用来指皇帝所在。如:

唐 王建 《赠郭将军》诗:“承恩新拜上将军,当值巡更近五云。”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赐完》:“天书飞下五云傍,紫陌珂声夜未央。”

清 陈梦雷 《立秋后一日至都门即事赋感》诗:“遥向五云深处望,低徊今昔倍辛酸。”

3

小结

“山水横拖千里外,楼台高起五云中”两句,引用“千里”“五云”的典故,暗指大观园实际是皇帝居住的地方。

这句话的意思说白了就是:大观园是天子的地盘,里面有皇帝居住。

这个结论也许令人有些吃惊,下面一句同样会带来惊诧。

“园修日月光辉里”

“日月”在古代是皇帝的象征,李白的名句“双悬日月照乾坤”中,以“日月”共存比喻当时朝廷上有两个皇帝的政局情况。

安史之乱爆发后,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后,遥尊正在四川避难的唐玄宗为太上皇。

《红楼梦》元春封妃时,提到过太上皇的存在。

本来皇帝允准后宫嫔妃的家属可以定期申请到宫中会见;太上皇和太后两位老圣人慈心大发,说到宫里见面免不了要受礼仪约束,索性让嫔妃们回家省亲更随便。

这样贾府才修建了大观园。

康熙时期有太上皇吗?这就要提到

1

顺治出家之谜

清朝官方历史宣布顺治皇帝得了天花在正月初七日驾崩,康熙皇帝即位。

可是野史中却流传着顺治出家的说法,据说他的出家之地在河南白云禅寺。

康熙四十九年顺治帝圆寂后,康熙皇帝在寺内建了一块石碑,以示纪念。

该石碑碑文为''当堂常赏''四个大字,布置如同古代铜钱上一样,上为''当''字,下为''堂''字,右为''常''字,左为''赏''字。

学者李林忠破译出''當堂常赏''四字的奥秘,说这里面藏着“顺治皇帝”的“页口巾贝”,这属于半字作谶。

笔者认为,“當堂常赏”四个字都是“尚”字头,“尚”的本义就是“上”。在古代“尚”与“上”的含义并无严格区别。如古代的《尚书》就是《上书》。而“上”通常用来指皇帝,是“皇上”的简称。“四尚”谐音为“是上”,即是皇上

“堂”字则是“父母高堂”的意思,合起来“當堂常赏”则暗含着“皇上是高堂”,也就是太上皇的意思。

另外,白云禅寺当地县志办的工作人员发现了一张古画。画中老和尚坐的椅子上竟然雕有个龙头,他脚下穿的竟然是一双朝靴。根据佛教的规矩,和尚是不能穿朝靴的。

综合以上这些线索,顺治皇帝出家的可能性非常大。白云禅寺内的醒迟和尚有可能就是顺治皇帝。他一直活到康熙四十九年才去世,时年七十三岁。

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康熙皇帝在位四十九年的时间里,一直就存在着“太上皇”。

根据这种推测,“园修日月光辉里”的意思就是:修建大观园的时候,朝廷上有太上皇和皇帝,这种情况是“日月并存”。

《红楼梦》的妙处在于它正反皆有喻,正是这个特点,让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解读。

关于“日月双悬”,还可以有另外一种解释:

2

皇帝和太子同在

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胤礽出生,十四年六月初三被册立为太子。康熙五十一年,太子胤礽被第二次废黜,清史记载康熙皇帝最后没有再册立太子。

康熙朝一共三十八年的时间是皇帝和皇太子共同存在的,把皇帝和太子比喻为“日月”也是很好的解释。

《红楼梦》中贾宝玉等人在二月二十二日搬入大观园;历史上康熙皇帝在康熙二十六年二月二十二日首次入住畅春园。

这一年胤礽十四岁,被封为皇太子十三年。同年六月初六,康熙帝选择达哈塔、汤斌、耿介三人作为皇太子的讲师。初七日,康熙帝于畅春园与众臣探讨辅佐皇太子的事宜;初九,胤礽开始在畅春园无逸斋读书。

二月二十二日康熙皇帝和太子胤礽一起搬入畅春园,畅春园的修建正是“园修日月光辉里”。

综述

根据顺治出家的传说、康熙建立太子的时间和康熙驻跸畅春园的时间,“园修日月光辉里”这句诗可以有三种解释:

1

太上皇和皇帝共存

修建畅春园时,朝廷上有皇帝,也有太上皇,太上皇还参与某些事物。

2

皇帝和太子共存。

修建畅春园时,朝廷上皇帝和太子关系和谐,二人如日月一般,共同照耀着世界。

3

太上皇、皇帝和太子三者共存

朝廷上某段时间内,同时存在着三位至高统治者。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在滚滚的时间长河中,有些事情的真相已经模糊了。

“前人撒土,也要迷了后人眼”,王熙凤这句话很好地说明了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正所谓“成者王侯败者贼”。

也许是那段历史被人打扮得失去了真面目;也许当权者在史料中撒了太多土。

《红楼梦》作者不能容忍那段真相被埋灭,所以才有了这部《石头记》。《石头记》谐音“史偷记”,这是作者偷偷记下的历史,这也是脂砚斋和作者都把此书称为“稗官野史”的原因吧。

结论

惜春这首《文章造化》,竟然就是大清朝廷的一部简历。上至建国皇帝,下至当朝皇帝和太子,整个都串联在一起。真是神人之笔,怪不得刘姥姥见了惜春就说她是神仙变的。

思考

《文章造化》这首诗寓意深刻, 《红楼梦》中为什么安排在惜春名下?惜春影射的历史原型是谁?

正是:

清朝肇始入京都,文章宗祖建基业。

景仁宫内诞龙嗣,畅春园中悬日月。

原创不易,感谢关注,青溪邀您:

共话红楼,同解其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