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无辜受到我们的牵连,我们常用一句谚语来自责感慨:伯仁由我。这句谚语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叫做“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那么为什么伯仁会因我而死呢?这个典故说了什么道理?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一对好基友如何相爱相杀的。

周顗(音:以),字伯仁,是东晋元帝时期的人物,时任尚书。在说他之前,我们先来了解故事的另外一个主人公,周伯仁的一个好朋友,王导。

王导出自琅琊王氏,其名赫赫。他平内乱,辅朝政,既是开国元勋,又是两朝元老,死后葬礼规格甚至与霍光并同,可见其重。王导也成为东晋中兴时期的名臣之最。刘禹锡《乌衣巷》诗言:“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其中的“王谢”二氏,说的就包括当时的琅琊王氏。

酒圣

周伯仁少年时神采英姿,俊朗无俦,天生好酒,且酒量过人,甚至喝死过人。他才高八斗,威严挺拔,最是看不惯不符礼教之事。秉性多慷慨激昂,双目常不威自怒,朋友之间亲昵狎亵,却不敢与他轻慢。这样一位傲慢的青年才俊,却和王导成了无言不谈的莫逆之交。

二人经常把酒言欢,高谈阔论。曾经有一次王导喝多了酒,把脑袋枕到周伯仁大腿上,拍着肚子问伯仁:“这肚子里装的什么啊?”,周伯仁赧然一笑答道:“空洞无物,但像你这样的人,还是可以装几百个的”。可见二人亲密无间之状。

萧墙

王导的弟弟王敦,是当时王氏家族的名将,其人文韬武略无所不能,领兵打仗所向披靡,时任荆州刺史,大概就是今天的湖北湖南两省省长。武将手握重兵,驻扎在外,自然会引起朝堂的警觉。且常有小人向晋元帝吹耳边风,说王敦居功自傲,目下无人,将来必成大患。

晋元帝听信小人谗言,以为王敦起兵造反,便决定出兵镇压。于是朝廷军和王家军一时隔江而对,分庭抗礼。这可苦了在京中任职宰相的王导了。

弟弟在外叛乱,哥哥在朝中当官,哪有不担心的道理?且朝中指责声一片,就连昔日最好的朋友周伯仁对王导都异常鄙视,认为王家有悖纲常,忤逆造反,天理难容。

晋元帝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他跟王导是多年朋友了,且王导忠心,这些年也是看得到的,只是自己心里实在咽不下这口恶气,一时间王导是杀是留,倒成了晋元帝心中的难题了。

王导自然惴惴不安,每天带领全家数十口人跪在皇宫门前,苦诉自己的忠心,希望能够得到皇帝的宽恕,最起码绕过自己性命。

惊弓

这一日,王导还和往常一样,跪在宫门口思过,远远望见周伯仁的轿马过来。这个时候已经过了晌午,朝臣此时进宫,定然是得到了皇帝的召见,而且十有八九是为了自己的事情。王导几个疾步上前,深挽住周伯仁的手,诚恳的哀求道:“周兄,我一家老小数十口人的性命,全在你身上了”。

周伯仁生平最痛恨这种大逆不道,有悖人伦的事情,哪里还能接纳王导的哀求。他只是一声冷哼,拂袖而去。只留下王导默默伫在原地,面如死灰,也许好朋友的态度让他真的觉得自己已经无力回天了。

进宫以后,皇帝果然拿要杀王导的事问伯仁,周伯仁立刻反驳:“弟弟叛乱,跟哥哥有什么关系?”,周伯仁随后振振有词,历数王导这些年的忠心和功劳,并表示决不能杀他。

皇帝听了周伯仁的劝说,心里很宽慰,也很高兴,便打消了要杀王导的念头,晚上还留周伯仁在宫中夜饮。

王导一直在殿外等待消息,从晌午等到天黑,始终不敢离去,命运的审判就在周伯仁从宫里带来的消息上了,死自然是可怕的,但是比死更折磨人的是等死。

终于,王导见周伯仁从宫里摇摇晃晃地出来了。他一个箭步冲上去,瞪大了双眼询问:“兄弟,怎么样?皇帝什么态度?”。周伯仁醉眼惺忪,面无表情,只说了一句话:“明天杀了这个逆贼,我就要当大官了”(诛此贼,吾得斗大金印)。周伯仁踉跄而去,王导彻底绝望。

周伯仁回到家后,已经酒醒过半,他担心皇帝出尔反尔,或再生疑虑,于是亲手写了一篇奏章,仍是表王导忠心,且自己可以用项上人头担保,苦劝皇帝决不可错杀好人。写完后派人递交到宫里。

反目

再说王敦,他也确实是厉害,居然打败了朝廷的军队,直逼京师,整个朝廷,甚至皇帝都被王氏家族牢牢控制。但是王敦听从了哥哥的建议,并没有废帝自立,也没有拥戴他人,只是王家此一时彼一时,这个时候已经权倾朝野,王导一跃成为万人之上了。

接下来开始排查异己了,为难过自己的人也该清算了,跟王氏作对的势力全被诛杀。可是杀到周伯仁时,王敦犹豫了,他知道这是昔日哥哥最好的朋友,此人才华横溢,若为己用,必如虎添翼。

可是他也听说了哥哥与此人之间的嫌隙,一时间该杀该留,他不敢轻易做主。同族人也皆表示周伯仁可造之才,杀之可惜。王敦此时拿眼看王导,询问其态度。

王导面无表情,并未言语,对于周伯仁的去留也不表态。周伯仁没有向他求情,对于自己昔日救助之事,也未提半句。两个要好的朋友就这样反目,自此决裂。王敦见哥哥如此态度,心下了然,说道:“既然他这么有才,留之恐是后患,杀了吧”。周伯仁从容就死,王导置若罔闻。

悲鸣

清算之后,王导继续在朝廷任职,掌管群臣奏章,掌握朝廷动向,有大小事先过丞相耳,再送皇帝目。

一日,在他整理过往奏章的时候,突然发现当时周伯仁写给皇帝的奏章,王导还没有读完就已经双手颤抖,老泪纵横,合上奏章后拍案而起,悲痛欲绝,满眼愧疚的说道:“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啊,冥冥之中,我负此良友”......

为人既不能太伯仁,也不能太王导

王导和周伯仁,昔日那么要好的朋友,为何落到如此下场,说到底,就是做人太不真实,又太武断。

于周伯仁来说,他该死,因为他活的不真实,既然心里想帮助别人,为什么又做出声色俱厉的样子来?想来他赴死那一刻,也没有想过求情,也没有想过屈服,算了,我该做的已经做了,问心无愧。

既然把情谊看的比生死还重要,为何又将人拒之千里呢?所以人活得一定要真实,不要让自己的好心,成为自己永远的痛,也成为别人永远的痛。

于王导来说,他不应该太武断,既然是如此信得过的朋友,为什么不详细了解情况呢?命悬一线的时候,你都没有死,不值得反思么?如果朋友真的落井下石,可能你早已活不到今天。在你困难的时候,有些人表面上看似没有帮你,实际上他可能一直在为你负重前行。

相比之下,周伯仁的错更多一些,因为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是人之本性。你没有体会,或过于信任,或不屑辩解,不为自己争取机会,旁人更不可能替你多想,所谓体谅他人,既要体谅他人的用心,也要体谅他人体谅不到自己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