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了创伤中的大脑会产生何种反应之后,作者聚焦儿童,了解早年经历中的创伤到底如何塑造人。
安全岛
英国精神病学家约翰·鲍尔比观察到,从二战期间开始,年幼的孩子与家人分开后,集体养育之后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行为,他认为,儿童问题行为是对于忽视、虐待、分离等恶劣的现实生活环境的反应。
为此他投身于儿童依恋的研究,他发现孩子会为了生存,选择一个或多个特定的成人,结成初始的依恋关系,这种依恋成为孩子探索外界的安全岛。
稳定的安全岛可以促进孩子的自信、逐渐建立起对他人痛苦的同情和帮助之心。从这种依恋亲密的给予与接受,孩子们学会理解其他相似或不同的人的感受和想法。
也就是说,他们学会与环境和周围的人“同步”,发展出自我意识、同情、控制冲动和自发动机,以让他们更好地成为对外在社会有贡献的一分子。
但是,孩子寻找依恋的前提,不是稳定的安全感,而是这个人能否满足他们的需要。所以无论依恋关系安全与否,一旦建立都会极大地影响他们的人生。
情绪协调(情绪调谐)
安全依恋关系的建立,还与孩子和父母或其他养育者之间情绪是否协调有关。
婴儿出生时不能自主调节情绪状态,更无法调节伴随情绪的心跳、激素水平和神经系统活动。他们会通过与养育者的互动,慢慢掌握调节能力。
如果婴儿与养育者的情绪协调时,由于前额叶的镜像神经元,他也会在情绪和生理上同步。也就是说,如果养育者情绪稳定或控制感强,婴儿也会如此。
安全依恋的孩子会在他们的人生中,能够区分自己感觉的好坏,分辨哪些情况他们能够对付、哪些情况他们需要帮助,这让他们在困境中能积极应对。
相反,被虐待或忽视的孩子,会认为无论他们做什么或说什么,都不能带来关注和帮助,结果慢慢习惯了放弃。
真实感
母婴之间的肢体互动会帮助孩子体验现实生活的“真实感”。
精神分析师唐纳德·温尼科特认为,大多数母亲不需要特别的天赋,就可以与她们的婴儿进行很好的情绪调谐,日常的拥抱、对视、抚摸就能帮助孩子打下体验“真实感”的基础。
但如果母亲不能满足婴儿的冲动和需要,“婴儿就会学会如何成为母亲心中的婴儿”,他们就无法从身体直接的反馈中体验到快乐、目标和方向感。
依恋模式
大部分母亲都能与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除非有令人难以承受的创伤发生,他们在一生中都能保持基本的安全感。而另一部分未能建立安全依恋关系的孩子,则会发展出三种依恋模式:
回避依恋:母亲离开时孩子不会哭闹,但当母亲回来时他们也表现得好像无所谓一样,但事实上,他们的心率长期较高,表明他们长期处于过度唤起中。这意味着,他们并非无所谓,而是压抑和回避了内在的需要。
焦虑或矛盾依恋:孩子持续通过哭泣、大叫、纠缠或尖叫来获得注意,当他们不知道母亲在哪里时,会极为苦恼,当母亲回来也不能缓解,无法享受母亲的陪伴,而变得被动、生气。
混乱依恋:母亲既要满足孩子生存的需要,又成为孩子恐惧的源头,在这种关系下,孩子既不能靠近母亲,又无法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或逃走。这样的孩子看见母亲,就会立刻转头,或立刻倒下,他们不知道谁是安全的,可能会对陌生人表现出强烈的关爱,或无法信任任何人。
内在的混乱
那是不是只要被忽视、无法得到回应或无法沟通,孩子就会出问题呢?
作者认为,现实生活中,父母无法避免地偶尔会忽视、误解孩子,但只要有限度,孩子是能够学会如何应对沮丧和失望的,而且孩子能够在被迫独立面对问题时,学会平静并修复关系,但修复关系的关键是他们认为与父母的相处是安全的。
研究发现,依恋模式与孩子的性别和先天气质没有太大关系,反而与经济或家庭不稳定的状况有关,因为这些家庭的父母,更容易感受到压力。
也就是说,孩子安全依恋的水平,取决于父母的压力水平。
小结
安全依恋关系的建立,不取决于父母的好坏或孩子的天性,而取决于父母是否给予孩子稳定的、良好的回应。
人们常说的,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似乎是对早期依恋关系的一种通俗的诠释。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