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学界主流观点认为明代内阁首辅并非宰相

宰相本身也是不好定义的,各个时期的宰相似乎又不一样。普遍来说汉代前期的丞相拥有行政权,是最理想的相权时代。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度,看上去是群相制度,可是只有尚书省是统领六部,尚书省的长官自然有着更大范围的行政权,但是决策权力降低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权力来讲,明代的首辅并没有统领六部的职权,当然与汉代的丞相,唐代的尚书左右仆射不同了。明代的六部长官较前代权力非常大,更像是个议政机构

而从权力上讲,首辅确实是文官之首

民间的看法普遍认为宰相就是文官最高的官职,这样看无论是明代首辅或是清代的军机大臣,都可以看作是宰相。

从名称上看,宰相这个词实在也从来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官名,一直就是一种通称,比如西汉的丞相唐朝的中书令尚书左右仆射……怎么叫的都有,正儿八经的官方文书就是没有宰相这个称呼。

明朝的内阁权力不同时期也大不一样。明太祖朱元璋设立殿阁大学士,最初他们都只是一些顾问性质的皇帝近臣,辅助朱元璋处理一些琐事,类似今天的普通秘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是内阁大学士还是太监都不是行政首脑,甚至不是行政机构的一部分。只是皇帝的附庸,大明的行政体系只是听皇帝的,但是皇帝把自己的活外包给了大学士和太监

明成祖朱棣篡位后,仅过一个月便特派翰林院官员解缙胡广杨荣等7人入文渊阁参预机务,此后渐渐有了“内阁”之称,但这时内阁大学士官职品级只有五品,而且地位相近,没有明显的首次之分。开始类似秘书处秘书长

之后内阁权力地位日趋上升,内阁官员间渐渐有了主次之分,经太宗、仁宗、宣宗、英宗、代宗,到复辟的英宗,李贤二度入阁,英宗命其“掌文渊阁事”,加少保吏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在内阁地位独尊内阁首辅产生。但此时内阁尚有六部与之相争,一些如吏部、礼部等部尚书地位不在内阁阁臣之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直到嘉靖朝,内阁在阁、部之争中占据上风,没有加官的阁臣也位列尚书之前,此时内阁首辅权力开始踏上高峰,文臣中已没有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存在。

但内阁首辅虽有票拟权,却没有独立裁决的权力,仍是承旨办事,权力再大也被“祖制”压着,没有完成宰相化,虽然有少数首辅,如张居正,利用自身威望皇帝年幼,在位期间取得了一些几乎等同宰相的权柄。

张居正之前,内阁首辅不是宰相,张居正之后,内阁首辅虽无宰相之名,却拥宰相之实。

张居正之前,哪怕是严嵩当政之时,他内阁里什么事也都要给徐阶几分面子。没有搞定嘉靖,他也不敢对高拱等太子党动手动脚。张居正做首辅之前,内阁成员基本上是平起平坐的,只不过有一个论资排辈之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居正时期就不同了,张先生独揽大权,内阁成员都低他一等。张居正是一个争议极大的人,他将自己的权力推向顶峰,为自己塑造极高的威信,从他乘坐的需几十人抬的大轿可见一斑。

然而张居正是一个有政治理想的人,明朝土地兼并问题到万历年间已经很严重了,这是封建顽疾,张居正并非没有预见到政治体制存在的问题。为了让王侯贵族出出血,他要搞一套鞭法。要搞鞭法,就是与全天下王侯官僚为敌。要与这些吃人血馒头的掌权者为敌,就要彻底掌控他们

张居正算是成功了,他的改革后期虽然土崩瓦解,但他所创造的税收制度成后代封建王朝行之有效的一套标准。

他是一个孤独的奋斗者变革者,这也不可避免地让他将内阁首辅这个位置转变为一个较为中心的位置。从此内阁首辅拥有了更多宰相的职权,这是不为过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居正死后的悲惨下场,使得继任者开始变得小心翼翼,同时因为张居正的擅权,神宗开始夺取内阁权力,首辅的权势开始日趋衰落,权力地位下滑,已难以发挥作用

天启崇祯朝,内阁成员几乎成了皇帝甚至宦官家臣内阁几乎名存实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