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以独特的写作手法,为读者构建了一座迷宫。近三百年来,进入迷宫的人们,都想按照自己的方式寻找走出迷宫的路径,可是鲜有人能够成功。
即便有人突破一条途径走出迷宫,他了解到的也只是其中一条通道,迷宫中还有大部分未知的领域。
这些隐藏在已有文字下面的大量未明内容,可以称作留白,也可以比喻为水面下的冰山。
《红楼梦》这种写作手法,恰恰是优秀作品的特点之一。
一
优秀的作品只呈现冰山一角
近日看了一部电影,叫作《天才捕手》,这部影片描写了美国大作家沃尔夫与他的图书编辑珀金斯之间合作的故事。
上世纪20年代末,默默无闻的沃尔夫怀揣文学梦来到纽约,他的自传体小说被著名的文学编辑珀金斯看中。
珀金斯曾一手发掘过菲兹杰拉德、海明威等作家,在当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电影中二人对小说的写作方式和技巧有一些争论,沃尔夫是一位天才作家,他下笔如有神,洋洋洒洒几乎不能住笔,一天五千字的内容对他来讲非常轻松。
他文笔优美、充满激情,文字中有一种让人无法抵御的魔力,他自己仿佛也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但是正是这个特点,使他的作品看起来非常冗长,他用八页文字的内容仅仅描写一次相遇。
珀金斯力主大量删减文字,而删减对于沃尔夫来讲是件极其痛苦而为难的事情,他无法忍痛割爱,也不愿意改变自己的写作特点。
最后,珀金斯还是说服了沃尔夫,给了他两点写作小说的建议:
1
写作原则:情节要突出
小说情节要重点突出,不能因为太多的文字叙述和意象的运用淹没了情节;
2
写作技巧:内容要留白
珀金斯对沃尔夫说:“我要的只是冰山一角,可是你却给了我整座冰山。”
在珀金斯的建议下,沃尔夫大量删减小说篇幅,该书获得巨大的成功。
沃尔夫凭借这部书一跃成为了文学界新星,这本书正是他流传后世的著名小说《天使,望故乡》。
珀金斯提出的这两点,恰恰为我们阅读《红楼梦》提供了方向。
二
《红楼梦》中隐藏着巨大的冰山
高明的作家只给出冰山一角,留下整座冰山等待读者去发现,这样的作品才魅力无穷。
《红楼梦》作者无疑深谙这一点,这也是脂砚说的“花看半开,酒饮微醉”的感觉,也是“柳藏鹦鹉语方知”的意境。比如:
1
冯紫英的“大不幸中之大幸”
第二十六回冯紫英薛蟠生日请宝玉吃酒,冯紫英不请自来。他说前段时间去铁网山打围,发生了一件“不幸中之大幸”事件。
留下这个话头冯紫英就走了,令人好生期待。
到了第二十八回,冯紫英终于请客了。贾宝玉迫不及待地问起那件事,冯紫英竟然说那只是为了请客说的幌子。
甲戌本原著这里有一条眉批:
[若真有一事,则不成《石头记》文字矣。作者的三昧在兹,批书人得书中三昧亦在兹。壬午孟夏。]
脂砚斋评论说,《石头记》的文字魅力就在这挖坑埋梗。
这些地方才是作者真正想要说的事情,脂砚斋能够深深地领悟这种意味。
冯紫英说的铁围山打围中发生了什么大事?不幸是什么?大幸又是什么?
2
小红的去向不明
第二十七回描写了凤姐儿和小红之间一段精彩对话,小红伶俐机智即刻得到凤姐儿赏识,要把她调走跟着自己去。
小红近日因为在怡红院连日遭受排挤正心情不爽,遇到这个跳槽机会,马上同意。
于是王熙凤成功挖走了小红,按照正常逻辑,王熙凤亲自看重的人才,应该得到重用。可是后来小红只作为群众演员出现过一次,这总令人感觉蹊跷。
那是在清虚观打醮时,小红被列在随行名单之中。自此之后,小红销声匿迹了。
小红哪里去了?为什么被王熙凤调走后却没有了后文?
2
一波三折的燕窝事件
第四十五回黛玉对宝钗敞开心扉,说了自己掏心窝子的话。薛宝钗表示自己一定会多陪黛玉,替她解闷儿。
两人说好了,晚饭后宝钗还来说会儿话。可是到了晚上,下起了雨。宝钗自然没有来,却派人送来了燕窝给黛玉。
第五十二回,宝玉特意趁没有人的时候,悄悄和黛玉说起燕窝的事。原文如下:
宝玉又笑道:“正是有句要紧的话,这会子才想起来。”
一面说,一面便挨过身来,悄悄道:“我想宝姐姐送你的燕窝──”
一语未了,只见赵姨娘走了进来瞧黛玉,问:“姑娘这两天好?”
黛玉便知他是从探春处来,从门前过,顺路的人情。黛玉忙陪笑让坐,说:“难得姨娘想着,怪冷的,亲自走来。”
又忙命倒茶,一面又使眼色与宝玉。宝玉会意,便走了出来。
作者使用横云断岭法,把宝玉关于燕窝的话给截住了。
第五十七回,紫鹃再次提到燕窝的话头,书中写道:
紫鹃也便挨他坐着,宝玉笑道:“方才对面说话你尚走开,这会子如何又来挨我坐着?”
紫鹃道:“你都忘了?几日前你们姊妹两个正说话,赵姨娘一头走了进来,──我才听见他不在家,所以我来问你。正是前日你和他才说了一句‘燕窝’就歇住了,总没提起,我正想着问你。”
宝玉道:“也没什么要紧。不过我想着宝姐姐也是客中,既吃燕窝,又不可间断,若只管和他要,也太托实。
虽不便和太太要,我已经在老太太跟前略露了个风声,只怕老太太和凤姐姐说了。我告诉他的,竟没告诉完了他。如今我听见一日给你们一两燕窝,这也就完了。”
紫鹃道:“原来是你说了,这又多谢你费心。我们正疑惑,老太太怎么忽然想起来叫人每一日送一两燕窝来呢?这就是了。”
《红楼梦》中燕窝事件一直惹人议论纷纷,作者把它切成三段展现,最后竟然又是轻轻抹去。
可是,经过再三渲染,燕窝事件却成为读者心中一个重要的梗。
宝玉要嘱咐黛玉什么?宝钗送的燕窝怎么了?
类似这样的情节,书中很多。
红楼梦中给出的几乎都是冰山一角,它借助许多梦境来隐写故事内容。
梦境本来就是一些碎片的堆积,这样读者跟随着作者一起陷入到许多故事的碎片之中。
每一个碎片,都是冰山一角。每一角的下面,都有着巨大的整体。
三
如何才能看见冰山全貌
真正伟大的作品,穿过历史的长河流传下来,它携带着作者的灵魂;它所等待的读者是作者的知音。
1
细心体贴,和作者达到情感共鸣
细心的读者能够透过阅读作品和作者达到一定情感上的共鸣;隔着时空,和作者进行灵魂上的交流。
司马迁著完《史记》在自序中写道:“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脂砚斋在评石头记时也说要“以待高明”。
脂砚先生在“贾天祥正照风月鉴”一回,指出:
[凡看书人从此细心体贴,方许你看,否则此书哭矣。]
他把《红楼梦》这部书都比作有情感的人来看待,我们要想读懂这部书,就要像理解一个人一样,深入其情感世界,了解其感受。
在心理学上,这种能力称为共情。我们要去体贴书中人物的情感,去触摸他们的脉搏,感受他们的喜悦、忧愁、哀伤和其中的大无可奈何。
2
把握故事主要情节
我们在理解人物的情感的同时,还应该去把握整部书的脉络,也就是作者要讲的故事的情节。
《红楼梦》中塑造了许多有血有肉的形象,王熙凤、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刘姥姥等等,每一个形象都以他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读者。
解析《红楼梦》人物的书籍也有很多,可是,《红楼梦》作者想要说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至今却仍然没有定论。
我们没有把握住故事的情节,就不能谈自己读懂了这部书。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作者呕心沥血、花费十年之功想要表达的东西,也需要我们倾尽情感去理解去体贴。
我们唯有随着作者一同入梦,跟随书的脉搏,用情感来感受作者所经历过的一切。把自己变成书中的人物,想他所想到的;看他所看到的。
鲁迅先生说,他看到了贾宝玉的眼中看到了许多的死亡。
这许多的死亡,就是贾宝玉的“家亡血史”,为此,我们可以感受到贾宝玉的那种极度的哀伤和大无可奈何。
四
挖掘冰山全貌的方法
要想弄清楚《红楼梦》中隐去的真相,必须破除作者幻笔设下的结界。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几个方法:
1
把天上的神话拉回到地上
找到历史背景
1
1女娲补天暗示皇位更迭的末世
《红楼梦》以女娲补天的故事作为引子开篇,女娲补天的前提背景是,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争夺天下。
《红楼梦》以女娲补天的故事开头,这实际上映射的是当时的社会背景是战乱时期,有不同的势力在争夺天下。
《红楼梦》中总是在提示末世概念,贾府生逢末世、贾雨村是末世之人、王熙凤“生于末世运偏消”等。
末世概念正是对女娲补天神话故事的延续,暗示皇位争夺、朝代更替的敏感历史阶段。
1
癞头和尚背后谋划事端
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是《红楼梦》中自创的神话体系中的神仙角色,他们是引领和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线索。
《红楼梦》中癞头和尚为金玉良缘不辞劳苦,苦心谋划。他并非未卜先知的神仙,而是金玉良缘的背后谋划者。一切都是他们背后策划的,所以他才能预知未来。
2
聚拢不同的角色分身,
回归到历史原型身上
脂砚斋指出,作者是“攢花之笔”:他把一个历史原形投射到几个不同的小说角色身上。
这就好比:一朵花由许多花瓣组成,他把花瓣撒落于书中。
我们要想看到一朵花的全貌,就要从诸多的种类的花瓣中,辨别出这种花瓣,找到一片,对接一片,直到找全这朵花所有的花瓣。比如:
林黛玉、香菱、晴雯等人属于同一个原型,影射合法皇帝或太子;
薛宝钗、袭人、麝月等人共演一个历史人物,影射篡位的皇帝。
贾宝玉、甄宝玉、史湘云等共同饰演一个历史原型,影射皇帝或太子。
木石前盟的寓意是皇帝合法传位计划;金玉良缘是皇位篡夺事件。最终金玉良缘战胜木石因果,暗喻皇位被篡夺。
皇帝是非法获得皇位的,《红楼梦》中隐写的正是皇位篡夺事件的真相,所以许多问题相当敏感,作者不得不采用隐曲的方式来暗示。
3
把梦境变为现实
甲戌本凡例写道:
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作者笔下的“一番梦幻”,其实就是作者亲身经历的生活现实,书中的梦幻之处,也正是隐藏真相之处。
因为《红楼梦》以小说的方式写成,其中有架构的环节。作者切断了事情的连续性,历史真相在书中以碎片的形式存在,这也是书名定为《红楼梦》的原因之一。
我们读《红楼梦》常常感觉有些地方忽然间断了,有些地方又觉得突然出现了。
人们在回忆过去的时候,往事也是以片段的形式呈现在脑海之中;梦境也是一种碎片的存在。
作者以梦的形式作为对往事的回顾,撰写成为《红楼梦》这部书,这部书就是作者的生活内容。
作者把记忆中的那些悲欢离合、荣宠衰丧等经历揉碎了撒在书中字里行间,一字一泣、一泣一血珠地写来,令人一嗟三叹、肠回九曲。
梦境只是作者设置的一道意识上的屏障,为了迷惑读者以隐去真相。我们要解读真相就要去掉这道屏障,把作者刻意隔开的故事情节连接起来。
《红楼梦》中描写了许多梦境,比如: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第一回) 、 贾宝玉一游太虚幻境(第五回)、 贾瑞梦中会凤姐儿(第十二回) 、 凤姐梦可卿劝谏如何治家(第十三回)、 小红梦中被贾芸拉手(第二十四回) 等等。
我们如果认为那是睡觉时的生理现象,恰好就掉进作者挖下的坑里。
蒙府本第四回回前批中有一句“阴阳交结变无伦,幻境生时即是真”,这就告诉我们书中的所有梦境都是作者隐写真相的幻笔。
这些梦境看似虚假荒唐,却正是作者设下的冰山一角。它的下面有着巨大的山体等待有心人发掘。
小结
要想读懂《红楼梦》,必须破除结界,实现三个对应:
从神话世界的天上到现实世界的地上;从书中的艺术形象到历史上的人物原形;从架构的的梦幻生活到他真实经历的历史事件。
五
《红楼梦》大旨谈清初的皇位更迭,
是一部稗官野史
书中第一回交代,“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
“大旨谈情”,即“大旨谈清”,意思是主要讲述清朝的事情。
以“情”代“清”我们很容易想到的是谐音法,其实,“清”字的篆字写法,看起来和“情”字很像。
在清朝皇帝的宝玺上,“清”字是篆书。见下图:
总之,《红楼梦》全书主要内容“大旨谈情”,就是“大旨谈清”。
得到这个结论,其实没有什么可惊奇的。清朝当局早就看出了这个意思,人家那是真正的专家。
不过,清朝可以谈的事情多了去了,作者要谈的是哪方面?又是哪些具体事件呢?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其实这个答案作者在最开始就告诉我们了,那就是女娲补天事件。说白了,《红楼梦》隐写的是清朝皇位交替的政治事件。
但是,因为当时的皇帝是非法登基,所以这在当朝是最大的隐讳。作者要怎么谈才能逃过文字狱之劫呢?
作者只好把皇位继承隐藏到婚姻关系之中去,以风情月事来影射国朝大事。
《红楼梦》中给出的三足鼎立的角色是宝黛钗三个人,以他们之间的爱恨情仇为主线,记录了清代著名的三位帝王间皇权的交替之间的历史事件:
康熙之死、雍正登基以及乾隆继位的真相是什么?
雍正弑兄屠弟、残害宗族、诛杀忠臣、霸嫂为妃等是否属实?
年羹尧之死、弘时除宗背后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隐情?
雍正究竟是不近女色还是荒淫无度?雍正期间真实的社会状况是“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还是“水旱不收,鼠盗蜂起,抢田夺地,鼠窃狗偷,民不安生”?
雍正这位“来历不明”的皇帝,他的生命又是以什么样的方式终结的?
雍正皇帝亲自操刀出版发行《大义觉迷录》,以正试听,申诉自己是正当皇帝。
《红楼梦》是小说版的《大义迷觉录》,《红楼梦》中所要揭露的,正是《大义迷觉录》中雍正皇帝所要辩驳的。
这两部书都要读反面才能读出真相。
结论
《红楼梦》最初名字是《石头记》,是一部“史偷记”。它是稗官野史,补充和修正了清朝历史上的一些空缺和谬误,解答了许多清史中的谜团。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小说,它具有很高的史学参考价值。
思考
以上那些历史事件,作者是怎样投射到小说中去的?
我们又如何转译出来而不失作者本意?
且待后期揭晓
正是:
冰山一角隐文章,花看半开意味长。
皇位更迭乱朝纲,风月情浓枉思量。
说出来你信吗?红楼梦的真相是皇位篡夺之争
末世是个什么概念?撕开大观园的繁华,揭露风月宝鉴背面的骷髅
说出来你信吗?红楼梦的真相是皇位篡夺之争
原创不易,感谢关注,青溪邀您:
共话红楼,同解其中味。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