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既是一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又是一位造诣颇深的美食家。他以“老馋嘴”自居,尝遍了各地的美味,还经常自己动手烹饪佳肴,写过许多反映各地佳肴名馔的诗文,因此用他名字命名的菜肴很多,如“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玉掺”“东坡腿”“东坡芽脍”“东坡墨鲤”“东坡饼”“东坡酥”“东坡豆花”“东坡肉”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轼与宝鸡颇有渊源。嘉祐元年(1056年)三月初,由父亲苏洵领着,21岁的苏轼和19岁的弟弟苏辙第一次离开偏僻的西蜀地区,经过汉中后,于四月初经过今宝鸡、凤翔、扶风等地,赶赴京城开封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兄弟二人同时中进士。在宝鸡歇脚时,父子三人曾登上背靠蟠龙塬风水宝地的卖酒楼,品尝着本地名吃,感觉比起家乡的川菜来说,这里的饮食文化别有一番滋味。虽然行色匆匆,但苏轼父子三人对宝鸡这块风水宝地印象颇深。
由于苏轼文笔豪迈、思想敢于创新,受到主考官欧阳修、小试官梅尧臣等人的一再称赞和推介,一时间声名大噪。不料,在苏家父子名动京师、正要大展身手时,突然传来苏母病故的噩耗,二兄弟急忙随父回乡奔丧。
嘉祐四年(1059年)十月,苏轼守丧期满回京,依然路过宝鸡等地。与前次一样,宝鸡山清水秀,树木森森,民风淳朴,楼阁亭台古香古色,使苏轼流连忘返。尤其是再次登上卖酒楼,苏轼坐在窗前餐桌旁,极目远眺对面鸡峰山苍翠峻拔,渭河水滔滔不绝地从楼前流过,周围古建筑雕梁画栋、气势恢宏,倍觉心旷神怡。放眼周围,发现无论达官贵人还是文人墨客,亦无论大商巨贾还是平民百姓,都把卖酒楼当作品尝美酒、领略风光、休闲散心的好去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大理寺评事乃掌管刑狱的京官,而节度判官则是州、府的幕职,具体职责是掌管文书,佐助州、府。由此可见,苏轼是以京官身份出任凤翔府签书判官的。凤翔是我国古代西北重镇之一,辖宝鸡等十县。当时的凤翔府太守名叫宋选,为人做事老诚持重,对苏轼的才学非常器重,将有许多要事交由苏轼办理。在凤翔,苏东坡尝尽了当地名吃,后来著名的“东坡豆花”就是他受到凤翔豆花泡馍的启发改造创新而成。他还经常去岐山品尝岐山臊子面、岐山擀面皮、岐山锅盔等名吃。
嘉祐七年(1062年),苏轼奉命到宝鸡县(治所在今宝鸡城区)检查、处理囚禁工作。稍有闲暇,他想起几年前逗留在卖酒楼品尝西府名吃的情景,就健步如飞地走去。谁知当他登上卖酒楼后,却发现眼下的情景与几年前大相径庭,昔日繁华、安详的画面不见了,映入眼帘的是满目苍夷、烟煤狼藉的“珠帘甲帐皆焦土”的情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晓入陈仓县, 惟余卖酒楼。烟煤已狼籍, 吏座尚呀咻。”陈仓古城,满目瓦砾,四处狼藉,而“尚呀咻” 的吏卒吆三喝四,使人倍感心情压抑。于是,苏轼抑制不住内心的激愤和担忧,写下了这四句五言诗,记录下了劳动人民无比心酸、为生存而拼命挣扎的历史画面,同时,也抒发了诗人的无限忧虑和希望。
苏轼在《卖酒楼》一诗中,敢于正视客观现实,秉笔直言官吏骄横、民间疾苦,对人民的艰辛状况给予深深的同情,饱含了他忧国忧民、关切民生的清官情怀。
据清《宝鸡县志》载,卖酒楼在陈仓故城内,原宝鸡县城东南隅。自唐至宋,历经兵焚,此楼犹存。民国时犹存卖酒楼残屋,今毁。
苏轼从政为官40年,曾经历过三次巨大的贬谪生涯,但一直坚持为官以民为本,坚持做人以廉为首,理政以廉为上。即使是在以后的被贬生涯中后,他仍然专注于为民办实事。
说起“老馋嘴”的嗜好,其实人尽皆知,苏东坡还喜饮两杯。在京城当官的时候,官员、社会名流排队等着做东宴请他,喜欢请他即兴写诗留存;后来因为性情耿直、快言直语而遭了贬,他还是照饮不误,恰如诗中所言:“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或者是他自己带上酒去拜访当地父老,或者是老百姓设酒杀鸡款待他,从不寂寞。他不仅喜欢喝酒,还有自己酿酒的雅兴。贬居惠州时,他就曾自酿糯米甜酒,据说此酒中有“雪花浮动”,味道极佳,人称“东坡酒”。
苏东坡还精通茶道,对茶叶、水质、器具、煎法等都有独到的见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次,苏东坡去拜访他的好友、前宰相文彦博。文彦博不好意思地对苏东坡说:“近日老夫拉肚子,只怕时间长了有失体统。”
苏东坡劝慰道:“潞公(对文彦博尊称)之疾不过小恙一桩,尽管以茶代酒。我特地带来太后的龙团好茶,你就放心陪客吧。”
不一会儿,异香扑鼻的茶端上来了,文彦博了几口茶汤后,肠胃竟不知不觉地舒畅起来。肚子里暖融融的,十分舒坦。整个晚上文彦博与苏东坡欢声笑语,精神越来越好,中间没有上过一次厕所。
次日,文彦博因身体意外康复特意去回访感谢苏东坡,苏东坡顺手从案几上递过一盏茶,请文彦博品尝。
文彦博喝了几口,咂咂舌,说:“这茶跟昨夜是一样的,看来真的是这茶水治好了我的病。”
苏东坡笑着说:“昨晚我说是龙团茶,是为了吊你的胃口。这是姜茶,一半蜀茶,一半生姜,用新汲的井水浓煎而成。昨夜我已经教会了你的厨子,以后,你可多喝此茶。”文彦博不断地点头赞叹。
苏东坡笑着说道:“姜助阳,茶助阴。姜茶消暑、解渴、祛毒,且一寒一热,能调补阴阳。眼下这个季节,肠胃病多,常饮姜茶,无病防病,有病治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姜茶价廉物美,又有防病治病的良效。此后不久,便流行起喝姜茶来。人们还特意给它取了个雅名,叫做“东坡茶”。
话说有一道名菜是“东坡豆腐”,其原创应是苏东坡的好友佛印和尚。据说有一次,苏东坡去拜访佛印,刚一踏进庙门,就感觉浓香四溢,不禁喜形于色,原来是佛印刚烧好一盘豆腐。只见此菜非常别致,盘中的豆腐色泽金黄光亮,尝一口汁浓味醇,鲜咸滋香。苏东坡一边品尝,一边连声赞叹。临走时,还向佛印请教了烧制该菜的要领,回家后立即下厨试制。从此,苏东坡宴请朋友时必上此菜,客人吃了均赞不绝口,视为珍品。久而久之,人们就称这道菜为“东坡豆腐”。
作者简介

宋婉琴,中共宝鸡市委党校校委委员、行政管理与法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宝鸡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宝鸡市社科联常务理事,陕西社科院宝鸡分院特约研究员,《宝鸡美食》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