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21年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年份,因为这一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每一位中华儿女都应该铭记的年份。100年前,全国各地的先进知识分子建立起了早期组织,并在上海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革命青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增添了不少新鲜血液,将革命思想播撒到全中国。

其中最为出众的便是革命圣地江西,这里先后走出了无数知名的革命家,留下了不少红色文化遗址。但对于江西省杰出的女共产党员,想必人们了解十分稀少,甚至很多人没有听说过“万绍芬”这个名字。万绍芬是新中国历史上首位女省委书记,她的大半生都奉献给了伟大的革命事业,今天就让我们进一步了解这位杰出女性的事迹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1930年,万绍芬出生于江西南昌的贫苦人家,父亲是当地一名普通的教书先生,薪水十分微薄。曾经万绍芬的祖上是晚清名臣,奈何战火连天、家道中落,到了万绍芬这一代家产所剩无几。但祖辈留下的不单单只是物质财富,更可贵的是文学典籍等精神财富,这也使得万家成为了一个书香门第。在家庭氛围的影响下,万绍芬也渐渐对学习产生了热爱,哪怕学习条件再怎么艰苦她也会执着地学习,不肯放过任何机会。

靠着顽强的毅力,万绍芬接连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父亲也会在学习方面帮助她,希望将她培养成一名先进知识分子。后来万绍芬受到学校领导的推荐,来到了省城的学校读书,在那里她可以享受到更加优越、舒适的学习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惯了苦日子的万绍芬来到省城后,并没有被优渥的生活所迷惑,她将父亲对自己的嘱咐挂在心中,没有忘记自己的第一任务便是努力学习。长大成人后,万绍芬考入了一所知名的大学,在那个战乱年代一个女孩子能够取得如此高的成就,是一件极其难得的事情,从此身边的亲友都对万绍芬刮目相看。

02

迈入大学后的万绍芬接触到了革命思想,她回想起自己童年时乡亲们饱受官僚欺压的景象,心中的愤怒喷薄而出,她决定参加革命事业,要为人民讨回公道。19岁那年,万绍芬主动参加地下党的活动和学生游行示威,号召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反抗国民政府的压迫,帮助解放军解放全中国。万绍芬的做法无疑触犯到了国民政府的利益,为此她将会受到一定的威胁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但这位年轻的革命者无所畏惧,一次又一次地走上街头宣传革命思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万绍芬被调回家乡南昌工作,而她过去为党的革命事业所作出的贡献得到了上级的肯定,最终被推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7年之前,万绍芬主要从事于文职工作,直到1957年后她被派到西北航空工业部国营514厂工作,靠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厂党委委员、团委书记,后来还成为了陕西团省委委员,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女性在工作方面并不逊于男性。特殊时期,要强的万绍芬坚决不向反动势力低头,她也因此激怒了敌人,并被调到了最为艰苦的地区参加劳动,身心受到了一定的摧残。

03

特殊时期结束后,万绍芬稍作休整后便立马回到工作岗位上,在陕西艰苦奋斗十多年后又一次回到了家乡,担任江西省劳动局副局长、江西省妇联主任等重要职务。有了先前的经历,万绍芬深刻意识到底层劳动人民的不易,她在政府制定决策中提出了不少重要的建议,处处都在为劳苦大众着想,因此备受江西人民的爱戴。1985年,万绍芬在江西省第八次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江西省委书记,同时它也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省委书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政期间,万绍芬高度重视对江西省经济发展的改革,下定决心一定要破除经济发展落后的局面。万绍芬首先调动各地区领导干部,对城镇化发展进行了大范围的改革,并尽可能地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另外,万绍芬还大力扶持九江长江大桥的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该项目得到了国家批准,为江西省人民带来了不少的好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61岁时,万绍芬仍旧在岗位上艰苦奋斗,还被任命为中纪委员。工作之余,万绍芬还特别喜欢撰写文章,她的作品多次被刊登在大大小小的报刊上,在文学领域也获得了不小的成就,如今91岁的万绍芬,身体还很硬朗,祝她福如东海寿比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