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律师事务所是中国律师行业的主体,也是当事人和客户获取法律服务最重要的来源。县域律所发展的成败与律师个人有关,也与中国的法治建设息息相关。县域律所本身具有很多特点,这些特点在今天的律师江湖中更应该多多强调,而不应有意忽略。下面笔者结合近十年的执业经历和行业思考,谈一谈自己对县域律所发展的八个关键点的看法。
一、公司化与适度公司化
公司化是这几年来中国律师行业的活跃话题,也是众多律所正频繁尝试的动作。在京沪深,已有数家律师事务所在资本的扶持下成功实现了有中国特色的律所公司化,一跃而成中国甚至国际知名律所。
作为县域律师事务所,不可以拒绝公司化,但也必须清晰认识到公司化的本质和弊端,及其实现过程中带来的成本变化。不要赶时髦,为了公司化而公司化。
实际上,公司化不但可以大,也可以小。笔者认为,在未来“精品所”的探索道路上,公司化同样是必然的选择。作为县域律师事务所,受制于市场和人才的限制,在果断选择“精品所”的同时,适度的运用公司化的优势,实现自我发展,不失为一条良策。但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不可盲目追求规模或屈服于资本。
二、发挥主任个人优势,带动律所整体发展
毋须讳言,县域律所都会打上主任深深的个人印记。无论其是否为创始人,一个律所主任的人脉资源、专业方向、办案风格甚至生活习惯都会深刻影响到律所本身的发展和潜力,这也是大城市的规模化律所所不可能有的特点。
如何避免“成也主任、败也主任”,会成为众多县域律所主任和非主任律师终身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要处理好县域律所主任与律所的关系,首先必须正视主任对律所发展的正面影响;其次,必须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问题,要清醒认识到主任本身的局限就是律所未来的局限,一定要有这一心理预期;最后,就是尽可能的发挥主任的个人优势,带动律所整体发展,而同时又要尽可能避免主任本身的对律所发展形成的劣势。当然,这一过程一定是痛苦的,甚至伴随着律所的不断重组。
三、“万金油”与“专业化”并不矛盾
很多律师和律师行业的观察者写文章抨击“万金油”型律师,号召大家提早“专业化”,成为高精尖的律师,似乎只有“专业化”才是律师行业唯一的发展方向,“万金油”模式已经彻底被淘汰了。
其实,至少在县域律师行业中,所谓“万金油”型律师依然有广阔的舞台。这主要是由县域法律服务市场本身的特点与规律决定的。
1、在一个县城,发生最多的法律纠纷仅限于几种,一个律师很容易就能掌握这几类案件的全部办案技能,如果你非得从这有限的几类案件当中选择一种,而放弃其他类型,反而是浪费资源。
2、所谓“专业化”,一般必须伴随着巨大的非诉法律服务市场的发育,否则就是一句空谈。而县域经济较为单一,并不发达,没有一线城市的丰富的非诉法律服务市场,这就决定了县域律师必须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诉讼业务的钻研当中,从而产生了更多的所谓“万金油”律师。
3、县域律师数量有限,而当事人的需求又比较繁杂,民事刑事行政纠纷一旦发生,往往没有什么太多的选择。这就逼迫着县域律师必须成为“万金油”,否则满足不了当事人的需求。
4、“万金油”与“专业化”并不矛盾。很多县域律师专攻一两个领域,同时兼顾多发类型案件的办理,在二者的结合中实现了很好的创收。
总之,不要盲目跟随一线城市的脚步,发展必须结合自身实际。
四、慎重对待资本
资本已成为中国律师行业挥之不去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律师行业如此受资本青睐,除了资本逐利的本性和我国投资渠道比较缺乏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律师行业本身所具有的低投资门槛、高投资回报的特性。
在中国某些著名的借助资本一跃而起的律所成功案例的阴影下,是更多与资本结合后默默挣扎的律所。笔者只能说,律师都是法律专家,而不是资本专家。法律问题与资本问题是两个世界的问题,法律的逻辑和资本的逻辑有天壤之别。
在资本面前,笔者建议律师谦卑,虽然你可能是金融纠纷领域的诉讼或非诉争议解决高手,但是你永远不可能是一个金融项目的操盘手或投资人,不要用律师的头脑去商场中和商人的头脑碰撞。术业有专攻。
同时,笔者也承认,资本是不可阻挡的,很多知名律所将分所开在县城就是明证。在大趋势下,对资本可以利用,但不要依赖。律师要有商业思维,但永远不可能变成商人,不要用自己的短板去和别人的长板博弈。
五、合纵连横,为我所用
律所扩张又进入了新的阶段,江浙一带的大所已经大量在县域开分所。其他地区的县域律所必然会面临这一问题。
要么与之结合,挂上别人家的牌子;要么与之竞争,但是别忘了人家背后是集团军的实力。实际上,解决这一问题完全可以从实际出发。外来的和尚不一定好念经,如果这个大所不了解当地的情况,如产业结构、文化风俗、司法环境等等,那么合作的空间就产生了。作为县域的本土所,应该主动迎接大所的扩张,与之结合,各取所长,合纵连横,为我所用,化危机为转机,最终实现共赢。
六、公铁打的营盘与并不流水的兵
人才问题在县域律所的表现是,律师人才总体偏少的情况下,高端律师人才更少。
多年媳妇熬成婆,好不容易过了法考,很多年轻律师都会选择去一线城市。县域律所在面对人才缺乏的局面下,不应该模仿一线城市某些律所“常年招聘”
的模式,要想法设法留住本所的年轻律师,使之成为自己的未来生力军和后备力量,从而获取人才的长期价值。
高端律师人才的缺乏,也许是个伪命题。由于县域本身缺乏高端法律服务市场,这一问题似乎只是发展阶段的问题。也许有一天,一个县城升级为二线的城市的时候,这一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七、不要盲目追求“计点制”
“计点制”的顺利运行,有两个前提条件:
1、长期大量稳定的营业收入。模式;
2、长期大量稳定的营业收入。
以上决定了县域律所不可能真正实现“计点制”。这里说的公司化,不单单指律所的公司化改造,而是要求律所完全像一个公司一样运行,建立各个职能部门,内部实现权利制衡,是律所公司化的高级形态,其本质是要求律所像公司一样进行成本核算,甚至对股东负责。只有在这个基础上,讨论“计点制”才有意义。不然合伙人之间肯定会打起来。
同样道理,如果没有长期大量稳定的营业收入,“计点制”就会成为无源之水,甚至一个笑话。要知道,实行“计点制”本身就会产生大量的成本。
所以,县域律所要么搞不成“计点制”,搞成的,也最多是其变种。
八、公共法律服务是巨大的机会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律师,也是人均拥有律师最多的国家。很多人不解,为什么美国人这么喜欢打官司。实际上,在美国,大多数的律师从事的是政府出资购买的公共法律服务业务,这些业务为老百姓服务,但根本不需要老百姓付钱,而是由政府买单。也就是说,律师实际上赚的是政府的钱。所以,美国的律师不缺案源,因为他们只要等着政府派活就行了,而政府的活儿是干不完的。虽然不能赚大钱,但却能维持一个平均线以上的收入水平,让你能为未来的发展蓄力。
另一方面,美国律师的业务不单限于诉讼和非诉而已,美国人对法律服务的需求无孔不入,如结婚离婚,房屋买卖,买人寿保险,买车险,入学,搬家,入职离职,等等等等,这都需要律师做大量的见证、公证、咨询工作。法律实际上是美国人生活的一部分。美国商人信奉一句话:法律是教你赚钱的。这些都是公共法律服务的表现。
目前,中国政府层面在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建设,例如法律进乡村,法律进社区,一村一法律顾问等等,这尤其对于县域律师事务所来说是巨大的机会。由政府出资购买公共法律服务,县域律师提供劳务,赚取合理的律师费,政府既达成了提供公共服务的目标,律师也增加了营业收入,老百姓之前解决不了的法律问题现在也解决了,实在是一个三方多赢的局面。考虑到县域律师市场狭窄、业务低端的特点,其更应该抓住这一契机。
笔者预测,政府主导的公共法律服务将是中国律师行业新的重要增长点。
以上是笔者多年经验和思索的总结。总之,县域律师事务所的发展应努力走出一条自己的路,而不应盲目跟随所谓潮流,忽视县域经济文化本身的特色和局限性,最终导致东施效颦。中国应该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法律服务体系,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县域律所大有可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