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历史上,朝代是划分历史的一道界线,在工艺史上,不同朝代也同样是不同技艺发展的界线。

而文物最具典型性,它们不仅凝聚着一个时代美学上的标准,还是一个时代发展的代表。

可是因为战争、朝代更迭等原因,不少文物都流落民间,甚至被辗转带到海外,很多文物因为其精妙非凡的工艺身价倍增,有些文物可能被埋没,甚至被轻视。

但是它们就好似等待伯乐的马一般,静静得等待着一双眼睛发现它们身上闪耀的光芒,这光芒穿越百年甚至是千年,让古今相汇,让历史的美学在今世熠熠生辉。

让今人从这些文物中能够窥见中国漫长历史中的卓越技艺的发展脉络,有些文物背后也承载着传奇的故事。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一件文物,它不仅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它的“流浪之路”也让人唏嘘。

它从鸡食碗变成了惊世国宝,它的旅行是从哪开始的呢?

老太太深藏不露,破布包文物

在上个世纪,为了召回文物,政府会特别设有文物商店,希望通过商业的手段,将在民间的一些文物收集回来。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就凭借这种方式收集到了不少文物。

这些文物在被发现之前,四散在外,直到被专业人士看到,才能显现出它们战争的价值。

这天北京文物商店的工作人员正在整理东西的时候,发现商店门口有个老太太站在大门一边向里看着,神情看着有些犹豫不决。工作人员感到很好奇,就上前询问老太太是否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

老太太这才表明自己是想要来卖点东西,这个时候工作人员还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位“不同寻常”的客人,说她不同寻常是因为她走进文物商店要卖的竟然自家的鸡食碗。

衣着朴素的老太太抱着一个布包在工作人员的邀请下,走进了文物商店。在那个年代,有不少老百姓都会拿着自己家祖传的物件来卖钱,有真有假,也出了几个传世之宝。

老太太慢悠悠的从布包里拿出了一个瓷碗,询问工作人员这个碗能不能卖掉换些钱。

工作人员看着瓷碗上厚厚的污垢有些犹豫,这是只蓝色大碗,釉色也是浓淡均匀,工作人员端详着应该是有些年份的,但是因为被污垢包裹着,一时也看不出什么。

看着晚上的污垢和“特殊”的气味,工作人员询问老太太这个碗是什么来历。老太太表示这碗是自己家里的鸡食碗,最早之前是家里用来装盐的,可是后来用它装盐太不方便,老太太后来就用它来喂鸡。

两个人就此闲聊起来,老太太告诉工作人员,这碗并非是自己家传之物,而是某一年修茅坑的时候,从土里挖出来的,当时挖出来之后,大家都很震惊,没想到土里还能挖出来东西。

老太太的家里人想到原来这一片地方是地主家的,便猜测到这可能是地主藏下的什么宝贝。

刚开始拿回去还有些宝贝,但是后来老太太看着瓷碗虽然是蓝色的,但是上面还有很多白点,看着像瑕疵,心里估计应该值不了多少钱,就不在意了,就这样在家用了好久。

不过是因为最近家里困难,才想到这碗的来历,于是想拿过来换点钱。

讲完这碗的故事,老太太便急忙询问工作人员这碗能值多少钱,工作人员看着碗上的污垢,思考过后表示可以给老太太八十元,老太太一听高兴极了。从工作人员手中拿过钱后,就欢天喜地得离开了。

当时的八十元对于庄稼人来说可以说是相当多的一笔钱了,刚开始老太太没想到这碗能值这么多钱,后来工作人员拿出八十元后也没有犹豫就离开了。

鸡食碗变国宝,专家惊叹不已

老太太走后,其他客人接踵而至,当闲下来的时候,工作人员才想起这碗还没有清洗。

于是就将碗放在水中清洗起来,当洗到碗内底部的时候,工作人员惊奇的发现,碗内底是有字的。工作人员更加仔细清洗着碗,直到这些字全部露出来。

工作人员才发现,这碗内底正有六个大字——“大明宣德年制”。工作人员马上就意识到这碗的不一般,落款就是年份的证明,好似这个碗的“身份证”,这就说明这碗极可能是明朝宣德年间的。

当工作人员清洗完整个碗,它的全貌才得以展露出来。

在仔细检查过这碗后,工作人员放心了,虽然被当做鸡食碗,但是碗的磨损还不算太严重。

不过工作人员有些疑惑,一般碰到的文物,都是在器物外面的底部才会有落款,但是这个碗却是在碗内底,一时间工作人员也把握不好如何评定这个碗,就联系了自己的领导。

领导在看到碗后,与工作人员商量了半天,他们一时之间也无法有什么定论,但是他们一致认为这碗肯定不一般,领导走进屋里,拿起了电话。

于是就在老太太卖碗的这天下午,商店所在的这条街接连开进来了好几辆汽车,都停在了商店门口。

汽车里走下来好几位专家,其中还包括当时中国著名的瓷器专家耿宝昌、傅大卣等人。

为了保护文物,商店当即闭门谢客,周围的市民见此情景就议论纷纷,猜测是否商店里出现什么宝物了。

市民们所料不错,这碗从一位又一位的专家手中转过,专家们一声不吭,盯着碗仔细的查看审视,这严肃的情景有些吓坏了那位工作人员,让他汗流浃背。

他一时有些拿不准,一只碗就能招来如此多的专家,如果是自己看走了眼,那该如何是好。

不过专家们的话很快让他松了一口气,在仔细讨论过后,专家们一致认为这碗的确是一件烧制于明朝宣德年间景德镇的物件。

可是下一句话,让工作人员的气又提起来了,因为它远比专家们想象中的珍贵,它的价值正在于那些被老太太认为是瑕疵的白点。

国宝技艺,竟来自皇帝一个爱好

这个瓷碗所用的工艺可以说是非常精妙,是一种被称之为洒蓝釉的工艺。这种工艺是以元代蓝釉为基础发展而来,在明朝宣德年年间经过再加工后诞生出的一种瓷器色釉新品种。

这种瓷器的制作过程也比较复杂,先在器物上施以白釉,然后入窑经过高温烧制,这只是第一次烧制。

然后再用口吹竹管的方式,也就是吹彩的制作方法,在胚胎表面均匀吹上青花料,这样就会出现斑点状。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使吹上去的色深部分均深,还能够有凹凸不平的感觉。然后再进行二次烧制,这样才算是成功。

可以说这小小的一件瓷器,经过了千锤百炼才呈现出了如此精妙绝伦的色彩。烧制完成后的釉色非常鲜亮,根据蓝釉白釉色彩呈现的不同也分为不同的种类。

当时技艺已经相对比较成熟,但是因为要经过两次的烧制,成功率就很低,烧制的数量也相当有限,每一件流传下来的都可以说是稀世珍宝。后来这种技艺失传,更让仅剩的洒蓝釉瓷器的价值超乎想象。

正如专家们没有想到瓷碗被老太太当做鸡食碗,可能令很多朋友也没想到的是,这种洒蓝釉在宣德年间的用处竟然是被当做筛盅。

宣德皇帝也就是朱瞻基,他是一位爱好非常广泛的皇帝,历史上我们熟知的很多皇帝,他们不仅有治国之能,艺术素养也非常的高。

在这些皇帝统治的时代,很容易出现让后世为之惊叹的超高艺术成就,在朱瞻基的年代也是如此。

当时因为朱瞻基非常喜欢斗蟋蟀,他也将这份爱好发挥到了极致,当时因为他酷爱这项娱乐,对于蟋蟀罐也有很高的要求。

于是朱瞻基就让当时景德镇御窑厂为他制作一个蟋蟀罐,既然是给皇帝制作的蟋蟀罐,自然是要最好的,这也在某一种程度上促进了御窑厂技艺的发展。

在制作出青花云龙纹蟋蟀罐后,朱瞻基对于这个罐子非常满意。他后来又喜欢起掷色子的游戏,在朱瞻基的带动下,后宫也风靡此游戏。

于是朱瞻基就又下旨让御窑厂在制作一个专门用来玩色子的瓷器,这一次御窑厂交上的作品就正是这种洒蓝釉瓷器。

烧制出这种瓷器之后,连朱瞻基都赞不绝口,可是这种技艺后来渐渐消失也是因为朱瞻基。

但是这种瓷器备受追捧,是因为朱瞻基的影响下,可是在朱瞻基染病驾崩之后,掷色子的游戏也不再流行。

传世技艺,历经元明清价值不菲

加上烧制这种瓷器不仅成功率低,而且还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导致这种瓷器的制作成本也相当高,所以在朱瞻基死后,这种瓷器就几乎再也没有烧制了。直到清代康熙皇帝时期,这种技艺才重新出现在世间。

虽然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各种技术变得更加成熟了,呈色也更加稳定,做工更精细,可是因为审美的变化,这个时期的洒蓝釉多了金彩、五彩、釉里红装饰,比较起明代的洒蓝釉会显得更加多元。

但是烧制工艺依旧相当复杂,成功率也很低,依然是比较珍贵的瓷器品种。

在清代后期,因为当时的烧制水平开始下降,也导致洒蓝釉的品质下降,远不如康、雍、乾时期的质量,后来这种技艺也就逐渐消失了。

有些专家甚至在此之前也只是听说过,从未见过实物。

在老太太拿着这个瓷碗出现之前,国内几乎没有明代洒蓝釉瓷器的踪影,而唯一有踪迹的据说在解放前就已经被带去了国外,直到1981年才在香港苏富比公司举办的一次东方艺术品拍卖会上出现。

1981年出现的这件洒蓝釉瓷器,从造型、大小、颜色与所介绍的这件瓷碗非常相似,但是两者的花纹却有不同,这成为了区分两件瓷器的标准,但是1981年这件洒蓝釉瓷器在拍卖会上出现的时候,也是惊艳了众人。

后来耿宝昌先生还专门在书中进行了记录,也提到了这两件瓷器,他表示这种瓷器品种极为稀少,他在北京文物商店见到其中一件,另一件就是侨居瑞士的仇炎之先生所收藏的,也就是外壁装饰着暗刻云龙纹的这一件。

所以当专家们看到我们所介绍的瓷碗,确定了它的身份之后,真是异常兴奋。这个瓷碗不仅是名副其实的洒蓝釉,还是洒蓝釉当中的精品。

在起名的时候,几位专家有了不同的意见,在此之前专家们一直将其当做是瓷碗,但是它的形状与标准意义上的瓷碗有些不同,在查阅了详细的资料之后,专家们将这件瓷器定名为景德镇窑洒蓝釉钵。

重新定名,80元变5亿

之所以叫钵,是因为它的形状比碗更大,而且也很符合它的用途,因为在宣德年间,后宫玩掷色子的游戏正是用钵。

这个景德镇窑洒蓝釉钵在确定了名字之后,也被专家带走了,后来经过有关部门的界定,景德镇窑洒蓝釉钵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后来根据估价,十年后这个景德镇窑洒蓝釉钵的价格就达到了5亿元,没想到当初八十元的鸡食碗摇身一变就变成了价值不菲的国宝。

后来确定了文物的价值之后,有关人员曾想要寻找那位老太太详细询问景德镇窑洒蓝釉钵的来历,并且想要给予她一定的补偿。

可是后来却怎么都找不到那位老太太了,这件文物也被送到了首都博物馆收藏了起来。

很多人听到它的故事之后都十分唏嘘,一个制作之时被当作玩耍用途的器皿,在历经了百年之后,出现在了乡村的土地上,几经辗转再回到了博物馆,成为受人瞻仰的国宝。

景德镇窑洒蓝釉钵的故事是相当传奇了,很多人好奇它是如何流落到民间的,但是这可能永远都会是个谜了,那位老太太就好似一位使者,将文物送到了它该去的地方就消失不见了。

这个瓷器也像一个饱经风霜的老者一样,可以在博物馆“安享晚年”,用另一种方式将自己的故事介绍给每一个为它身上的技艺而惊叹的游客。

在景德镇窑洒蓝釉钵之后,经过考证,国内外可以见到的洒蓝釉还有五件,分别出现在瑞士仇氏、天津博物馆、英国大维德基金会中国艺术馆、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佛山博物馆、香港苏富比拍卖行。

结语

每一件文物都是一段历史的代表,也是一个朝代文化的象征,在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从未断绝。而很多技艺都是随着朝代的更迭在不断的发展,这其中有继承,有革新,有突破,当然也会有衰退。

如果这些文物会说话,它们所想要表达的应该不仅是来自自己身上的高超技艺,还有它们诞生之时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那些工匠是如何突破了当时条件的限制,让它们从高温中孕育而生的。

而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都是中国历史中的星星点点,就如同洒蓝釉钵一样,这些星星点点共同构成了中国瓷器技艺这条璀璨的星河。

很多技艺虽然已经失传,但是它依然代表着中国瓷器制作技艺的最高水准,即便是到现在也都望尘莫及的。

参考资料:

[1].从皇帝玩物到流落民间的“鸡食盆”——讲述宣德洒蓝釉钵的辗转身世[J].东方收藏,2011(03):95+94.

[2]李宗扬.明宣德洒蓝釉盔碗[J].紫禁城,1984(00):41+2.

[3]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