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弟子

所谓做学问,是要从人生的经验中去体会,并不是读死书。

人的体悟能力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可以从自己的经历和经验中悟得道理,有的人善于从别人的故事或书本中悟得道理。能够把经历和信息、知识变成自己体悟的人就是有学问。

假使一个人文章写得好,只能说他文学好;这个人知识渊博,只能说他“见闻广博”,不一定能说他有学问。一个人即使没有读过书,可是他做人做事完全对了,就是有学问。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中国古代老师对于学生,看成自己的儿子一样。“一日从师,终身如父”的情形,而老师对于学生,也负了一辈子的责任。

在人文世界里有三道:一个是“君道”,讲究如何领导,如何当家长,乃至如何当一个班长。其次是“臣道”,就是说我们怎样做一个忠实的部下,怎样帮助部下完成一件事。再其次是“师道”。中国过去文化中,这三道是合一的。师道的精神就形成了中国人尊师重道的观念,所以老师称学生为弟子,弟子等于兄弟,有朋友之间的友情,又等于自己的孩子。

“出则弟”,出门在外面与兄弟分开了,在外面,对朋友、对社会、对一般人能够友爱,扩而充之爱国家、爱天下都是这“弟”字的意义。

“谨而信”,做人非常谨慎,但是谈到这“谨”字要注意,不要变成小气。谨慎与拘谨是两回事,有些人做人很拘谨,过分了就是小气。所谓“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一切都言而有信。同时又“泛爱众”,有伟大的胸襟,能够爱人,尤其在此时此地来讲,对同志的友爱,扩而充之,对其他人的友爱。对那寻常的众人,都是一样的爱护,不会瞧不起谁、憎恶嫌弃谁。对那些有仁德的人,则更加亲厚。

假使一个人这些都做到了,“而亲仁”,再亲近有学问道德的人做朋友,“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做到以后,还有剩余的精力,然后再“学文”,爱做文学家也可以,爱做科学家也可以,爱做艺术家也可以,量力而行,各听自由。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把这些都做到了,还有余力,就可以读书学习文献了。德行实践是本,读书学习是末。体悟生活是本,阅读书籍是末。每天都经历生活本身,没有从生活中留下点滴印象,却埋头钻进书里去找,那是舍本求末。

何为学问

“贤贤易色”,一个人学问好,修养好,看到他就肃然起敬,态度也自然随之而转。看到一个好人,总会不自觉地对这好人比较友善。

“事父母能竭其力”,孝道也要量力而为,孝要竭其力,不要过分了。有一副对联说:“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

天下的善事,以孝顺为最善。一个人有没有做到孝顺,要看他内心是不是想孝顺,而不是看他怎么做的。否则的话,如果非要让父母吃好穿好,才算孝子,那穷得揭不开锅的人家就没有孝子了。

天下的恶事,以淫乱为最恶。一个人是不是恶,要看他做的事情,而不是看他内心怎么想的。如果心里产生过邪念的人就算坏人,而不管他做没做坏事,那这世上就没有好人了。

“事君能致其身”,不论朋友或同事,他跟你感情好,他了解你、认识你,认为非你帮忙不可,而你答应了,那他就是君,你既已答应帮忙朋友完成一件事,要抬轿子就规规矩矩一定尽心,答应了就言而有信。“能致其身”,竭尽自己身、心的力量。替人家做事的道理就是忠,也就是尽自己的力。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和朋友交往,守信用。实际上轻于许诺者多,能守信做到的少。要与朋友说的都是着实的话,自己说过的话,不管多久,都不忘记,始终信守承诺。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一个人如果能做到以上四件,他虽自谦说他没学习过,没什么学问,我也说他已经有学问了。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总结一下,“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看到好的人能肃然起敬,在家能竭心尽力地爱家庭,爱父母,在社会上做事,对人、对国家,放弃自我的私心,所谓许身为国。“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对朋友言而有信,想尽办法去做。“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尽管这个人没有读过一天书,我一定说这人真有学问。

先别着急读书学习,而是要读生活,做实践,习人伦。人伦品格是本,读书学习是末。若有那厚本,则应事接物,自然无不恰当。若自以为读过很多书,却不过是浅薄之人,那就舍本逐末了。

学习的目的是明事理、增智慧、洞人性,知晓人类社会运行规律,进而得窥宇宙大道。读书只是学习的一种手段,并不是学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