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3月31日,在北京中南海的毛主席收到了一封来自湖南的信,给他寄信的既非文人雅士,也非大官功臣,而是一位在湖南乡下务农的60多岁普通农民。
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位农民在信中居然要毛主席给他介绍一份工作。
这在平常人看来简直荒唐,那时的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毛主席每天日理万机,有许多国家大事亟待解决,哪里有时间关心此等小事?况且毛主席一向大公无私,很多亲戚朋友过来要官,都被他严词回绝了,就连恩师杨昌济的儿子杨开智也不例外。
但毛主席读完信后,竟感叹道:“我曾经是他的兵!”
毛泽东和农民交谈
原来,给毛主席写信的老人叫彭友胜。1911年辛亥革命时期,17岁的毛泽东曾在湖南新军中服役,彭友胜是他的副班长(那时候叫副目)。而毛泽东和他的关系还不止如此,他们俩居然是结拜兄弟。
二十多天后,毛主席给彭友胜回信了,信中说道:
三月十四日来信收到,甚为高兴。你的信写得太客气了,不要这样客气。你被划分为贫农成分,如果是由群众大家同意了的,那是很好的。工作的问题,如果你在乡下还勉强过得去,以待在乡下为好,或者暂时在乡下待住一段时期也好,因为出外面怕难以找到得适宜的工作位置。如果确实十分困难,则可持此信到长沙找湖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程星龄先生,向他请示有无可以助你之处。不一定能有结果,因为程先生或其他同志都和你不相熟,不知道你的历史和近来的情况。连我也是如此,不便向他们提出确定的意见。如果你自己愿意走动一下,可以去试一试。去时,可将你在辛亥革命时在湖南军队中工作过并和我同事(你当副目,我当列兵)一点向他作报告,再则将你的历史向他讲清楚。此复,顺致敬意。毛泽东,三月三十一日
彭友胜接到信后相当高兴,连忙唤来全家人把信读了一遍又一遍,因为他之前看到毛主席的画像时,就对别人说毛主席是他的兵,而且还是结拜兄弟,当时根本没人信。
这下子,所有人都相信彭友胜了。
毛泽东在韶山老家和农民交谈
令彭友胜感慨万千的是,自己几十年前的这位结拜兄弟现如今是国家主席,但字里行间仍透露着对他的尊敬。
这封信的内容后来被收录到了《毛泽东书信选集》里,也正是因此,才让我们知道了彭友胜这样一位几乎被历史遗忘的革命者。而且,当初毛主席和彭友胜成为结拜兄弟的时候,不是两个人结拜,而是三个人结拜,第三个人叫朱其升。
读着读着,彭友胜的思绪就回到了40多年前他和毛泽东的那些难忘的岁月。
三人初见
19世纪80年代,彭友胜出生在湖南衡东县的一个农民家庭。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即便生长在鱼米之乡,庄稼也总有青黄不接的时候。彭友胜本来是可以很好地在私塾读书的,但因为家里很穷,所以上了半年私塾便辍学了。
辍学后的彭友胜一直处在漂泊的状态,他在家里种过地,在外面干过粗活,还在矿场干过矿工......直到流落到长沙街头,看到清政府陆军新军的招兵告示后,他的生活才稳定下来。
清政府陆军新军
彭友胜想都没想就直接报名参军了,至于这个新军是干啥的,他不想知道,他在意的就是参军能有好衣服穿,能填饱肚子,还能挣军饷。按照当时清朝新军的编制,每13人为一棚(即班),设棚长(班长)、副目(副班长)各一人。加入新军的彭友胜凭借着自己的忠厚勤劳,训练刻苦,很快就被提拔成了副目。
在新军里,彭友胜认识了和他志气相投、命运相像的知己——打铁出身的朱其升。
朱其升的出身比彭友胜还惨,他们家连地都没有,十几岁跟人家做学徒,虽然练成了一番打铁、修雨伞的本领,但并没有因此衣食无忧。
有次朱其升给一位老板干活,就因为偷吃了一点剩饭就被老板拳脚相加。朱其升受不了这样的羞辱,便愤然离开故土从军。彭友胜非常同情这个小兄弟的不幸遭遇,也对他的执拗性格很是欣赏,平日里很照顾他。
不久之后,也就是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打响了第一枪。
辛亥革命雕塑
湖北革命军一路凯歌高奏,请求湖南新军一同伐暴救民、共襄义举。作为响应,清政府湖南新军也随之起义,同湖北革命军一起进攻长沙。
彭友胜在长沙起义中立了功,率领部队打下了北门。此战过后,很多官兵都升了职,彭友胜因为不会溜须拍马,也不想抢功劳,所以仍当他的副目。
副目这个职位在军队里很低,低到任何一个军官都可以对其颐指气使,但彭友胜问心无愧,他是凭着自己的本事当上副目的。朱其升也对彭友胜的人品很敬佩,两人的关系越来越好。
有一天,朱其升带了一个年轻人来见彭友胜。那人个子很高,长相还带着些许英武之气。朱其升告诉彭友胜,这个年轻人刚才和征兵处的人吵起来了,他觉得此人性格倔强,是个当兵的好材料,所以带过来给彭副目见见,看能不能担保他入伍。
原来,参加湖南革命新军是有条件的,要么有一技之长,要么得有人担保,这个年轻人显然两项都不符合,所以才会当面跟人争论了起来。
年轻时的毛泽东
彭友胜见那人一副文质彬彬的书生模样,便问道:“年轻人,你叫什么名字?”
那少年答道:“我叫毛润之!”
“你一个学生,为什么想要参军?”
“为了革命而尽力!”
彭友胜看着他的眼睛,刚好和他坚毅的眼神相遇。直觉告诉彭友胜,朱其升说得没错,这个年轻后生满腔热血,是个当兵的好材料。
这便是彭友胜和朱其升第一次见到毛泽东时的场景。
那时的毛泽东只有17岁,是长沙湘乡驻省中学的学生。恰逢武昌起义爆发,胸怀大志的他不甘心就这样活着,更不愿意看到普通百姓在乱世之下命如蝼蚁,于是他毅然违抗父命投笔从戎,加入湖南新军。
毛泽东(后排左四)
之后,在彭友胜和朱其升的担保下,毛泽东顺利成为了湖南革命新军二十五混成协五十标第一营左队的一名列兵,月饷7块大洋。
义结金兰
毛泽东正式入伍后,作为副目的彭友胜主动让他睡自己上铺,为的就是方便照顾,不让他受欺负,朱其升则成了毛泽东的同班战友。
毛泽东刚到军营的时候,朱其升见他没带冬天的衣服,就将自己的棉衣借给了他。军营的生活一开始还让毛泽东不太适应,作为副目的彭友胜经常帮助他。
平日训练里的立正、稍息、向左转向右转这些基本动作,毛泽东练习得十分刻苦,他练习的时候,彭友胜和朱其升就在一旁指导他。除了队列训练,就连射击是怎么瞄准、怎么扣动扳机、怎么拉枪栓退弹壳,也都是朱其升手把手教他的。
甚至有时候,毛泽东的枪支出了问题,朱其升也都帮他修好。毛泽东夸赞朱其升手艺好,朱其升谦虚地说:“哪能啊,不过是家里穷,学手艺讨生活罢了,哪比得上你们这些读书人?”
辛亥革命新军
在两位战友的帮助下,毛泽东不到两个月就掌握了很多军事知识和战斗技能,就连教官都常常请他做示范。在第一次军事考核中,毛泽东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
一开始,彭友胜还觉得毛泽东当兵的目的很单纯,无非就是为了混口饭吃,而且毛泽东那么高的个子,八成是个很能吃的人。但和毛泽东接触越久,彭友胜就越是发现此人器宇不凡,胸怀坦荡,而且学识相当渊博,天文地理,古今中外,没有他不知道的。他隐隐觉得,此人绝不是等闲之辈,将来必成非凡大器。
同班士兵们平时很相信毛泽东,战友之间有了纠纷都会找他调解;士兵想给家里写信,一般也都会找毛泽东代笔;到了晚上,毛泽东会把彭友胜、朱其升和其他战友聚到一起讲故事。
毛泽东给他们讲岳飞的故事,讲文天祥的故事,讲古典名著的故事。什么“赵子龙大战长坂坡”、“武松血溅鸳鸯楼”、“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在这支队伍里,毛泽东就是知识的源头,那些士兵们从他那里听到了自己过去从未听到过的知识,觉得快乐极了。
后来彭友胜感叹道:“自从毛润之来了以后,整个班的风貌都变了。”他还经常逢人就炫耀:“咱们班可有个大秀才!”
建国后的毛泽东
士兵们喜欢听毛泽东讲故事,毛泽东还能从中得到一些“特殊照顾”,有一天他要去长沙城外的白沙泉挑水,路途很远很辛苦,彭友胜见了便一把夺过扁担:“毛润之,我命令你去营房看书,晚上给我们讲故事!”
彭友胜和朱其升打心眼里佩服有文化的毛泽东,他们知道毛泽东爱吃红烧肉,每次军队里“打牙祭”的时候,总会把碗里的红烧肉分一点给他。
时光流逝,毛泽东、彭友胜和朱其升三人的关系越来越好,便一致认为,他们目前的关系还可以更进一步。
毛泽东给他们讲了《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故事,称他们三人不妨效仿古人也来个“三结义”!毛泽东告诉他们:“我们周围没有桃园,但是有红枫,不如我们‘红枫坡前三拜把’,自此结为异性兄弟,今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如何?”
彭友胜和朱其升双手赞成,随即三人便折下树枝为香,捧起泥土为炉,一同跪地拜了三拜,就此义结金兰。彭友胜最年长,做了大哥;朱其升第二;毛泽东最小,做了弟弟。
三人约好一起奋斗,为民族革命尽心尽力。
桃园三结义国画
几十年后,毛泽东每每提到两位结拜兄长,总认为大哥彭友胜最有威信,二哥朱其升则最讲义气。当毛泽东受欺负的时候,两人总是挺身而出,为他打抱不平。
兄弟情深
三人结义之后,毛泽东深受两位兄长的照顾,有时在军营里没事干,毛泽东就教彭友胜和朱其升写字,就连他们的握笔方法都会耐心纠正。在那期间,毛泽东帮朱其升写了好几封家书,但后来都没能保存下来。
夜里毛泽东睡觉不安稳,喜欢踢被子,朱其升便将被子为他盖上,以防他受凉。
有一次朱其升患了重感冒,还发起了高烧,毛泽东便忙里忙外地照顾他,给他敷冷毛巾,烧热水给他喝,直到他完全康复为止。
每当彭友胜和班长商量事情的时候,也会拉上毛泽东一起,毛泽东总是会给出些十分有价值的建议。
当然,以毛泽东年轻时那个倔强的性格,在军队里也没少跟人起冲突。
革命军进攻模型
有一次,军队里一个兵痞拿了卖烟老人的两包烟,不给钱就想走。毛泽东一向看不惯这种行为,于是就逼着人家付账。那个兵痞自知也不占理,就乖乖地给了钱。但经过此事后,他和毛泽东之间结了梁子。
因为毛泽东爱洗澡,经常向挑夫买水,有一次他买水时刚好被那个兵痞看到了,于是便笑话毛泽东手无缚鸡之力,连水都要买,就这还过来当兵?
毛泽东直接反唇相讥:“我用自己的钱买水,也比你欺压老百姓来得正当!”
那个兵痞见说不过毛泽东,上去就要干架。这时候,朱其升跑过来为兄弟抱不平:“你故意惹事,说不过人,还想打架吗?”
火药味正浓时,彭友胜也赶来了,弄清事情原委后便把那个兵痞狠狠地大骂一通。那兵痞自知理亏,又不想把事情闹大,只好自讨没趣地走了。
1911年12月,毛泽东所在的部队接到向浏阳进发的命令,彭友胜、朱其升和毛泽东三人随大部队火速开拔。有一次行军途中和清兵交上了火,毛泽东在朱其升的保护下捡了一条命。
清末新军
枪声停后,新命令到了:全军急行150公里!
行军途中要翻越一座大山,毛泽东因为体力不支几乎要掉队了,朱其升不想抛弃结拜兄弟,就搀扶着他一起行军,但渐渐地自己也掉队了。
军队停下来休整时,作为副目的彭友胜见同班的朱其升和毛泽东都不在,心想大事不好,于是立刻转过头去找他们。三人碰面之后,决定趁着夜色一起回营队。
天快亮的时候,三人才走到一个叫陈家大土湾的村落。但天有不测风云,一队清军骑兵突然冲了过来,直接将村子包围了。这帮封建王朝的鹰犬正四处捉拿革命党,尤其是那些“狂悖犯上”的革命军人,在他们眼里简直是“罪该万死”。
三人身心俱疲,哪里能和他们硬碰硬?过了几分钟,他们突然发现一面土墙之下有条阴沟,可供三人藏身避祸。因为他们相信,这群清兵如果搜寻不到革命党,自然就会撤离。
可没成想,这帮人居然在村子里足足待了三天。
清末革命新军
彭友胜、朱其升和毛泽东三人便在阴沟里硬生生挤了三天,到了第四天,清兵见抓不到人,终于悻悻地撤离。
他们三人早就饿得头晕眼花,找当地人要了些吃的喝的,休息了一会后,终于按时赶上了大部队。
患难见真情,三人遭此大难,感情也是越发地深厚了。
就在彭友胜和朱其升以为,可以和毛泽东一辈子这样相处下去。但过了一段时间,毛泽东却对他们说道:“两位哥哥,我要离开队伍去读书了。”
原来,当时中华民国已经成立。1912年4月,孙中山和袁世凯也达成了和议,没有了仗打,新军接到了就地解散的命令,每人发三个月的军饷回家,三个月后再集结待命。
毛泽东没有选择回家,而是要脱离队伍去读书。
虽然彭朱二人心知肚明,新军这一亩三分地是留不住毛泽东的,但他们仍十分不舍。两人劝不住,不过也知道毛泽东绝非池中之物,彭友胜对他说:“润之兄弟,我晓得你不是凡人,这小池子里容不下你这条巨龙。海阔天空,你就迈步向前走吧!”
事实证明,彭友胜虽然书读得不多,但看人是非常准的。
毛主席在延安讲课
然后彭友胜用自己的军饷买了些酒菜,请毛泽东、朱其升和关系不错的几名士兵吃了顿散伙饭,也特意给毛泽东准备了他爱吃的红烧肉。
从那以后,三位结拜兄弟便分道扬镳。毛泽东去了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毕业后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朱其升不想当兵,决定回家种地打铁;大哥彭友胜不愿回家种地,便继续他的军旅生涯。
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和美国记者斯诺交谈时,斯诺为了写《西行漫记》,特意请毛泽东讲讲他的人生经历。于是,毛泽东便将自己的生平和盘托出。
其中,毛泽东还十分高兴地提到了彭友胜和朱其升两位哥哥:“在我那个班里,有一个湖南矿工和一个铁匠,我非常喜欢他们!”
也许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毛泽东还在想着何时能见到这两个年少时期的结拜兄弟,如果有幸见到,或许能和他们把酒言欢,共叙兄弟情义,然后带着他们共谋大事。
毛泽东和斯诺在延安
“苟富贵,勿相忘”
毛泽东的两位结拜哥哥都说他是做大事的人,而毛泽东也经常调侃:“我将来要是成了大事,一定不会忘记你们这些难兄难弟。古语说:‘苟富贵,勿相忘’嘛!”
三人分别后十多年,彭友胜还在广州和毛泽东见过一次。
那时的毛泽东正在广州举办第六期农民讲习所,彭友胜也跟随部队到了广州,毛泽东和结拜大哥“他乡遇故知”,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毛泽东告诉大哥,他现在的志向就是打倒军阀,相信国民革命总有一天会成功的!说罢便邀请彭友胜参加革命队伍。
彭友胜觉得自己没读多少书,大字不识几个,于是便婉拒了毛泽东的邀请。
毕竟人各有志,毛泽东也没有强求。回到军队的彭友胜后来参加了北伐,但他看不惯国民党部队里的上奢下贪,横征暴敛的习性,从40年代起就解甲归田了。
建国后,彭友胜和朱其升听说毛泽东做了国家主席,心里由衷的欣喜。
毛泽东和革命战友们合影
1951年,彭友胜请了老家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委婉请求毛主席给他找一份工作;朱其升在次年也托人给毛主席寄了封信,信里写了什么内容不得而知,但从毛主席的回信看,应该是想做小生意找毛主席资助点本钱。
由于不识几个字,朱其升请别人给自己读信,那回信上写着:
“其升兄:来信收到,甚为高兴。寄上人民币200万元(那时的旧币,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200元)聊佐小贸资本。彭友胜尚在人间,曾有信来,知注附告。顺祝兴吉。毛泽东,1952年8月30日。”
朱其升听完信后,眼中热泪盈眶,内心也激动地说不出话来。
“润之弟,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你官做得这么大,也没有忘记我......”
毛主席给朱其升写信的事传遍了乡邻,朱其升把自己年少时与毛主席义结金兰的往事告诉了乡亲们。
毛主席会见客人
在那之后,朱其升便萌生了去北京见他的想法。1952年10月份,他揣上毛主席的亲笔信,坐火车从汉口北上进京,顺利地在中南海见到了毛主席。
故人相见分外亲,毛泽东安排朱其升在北京住下。此后他只要有空,便会坐下来陪朱其升聊天。晚上吃饭的时候,毛泽东还会特意叫厨师多做一道红烧肉来款待他。
那段时间,毛泽东和他的结拜二哥经常促膝长谈,他们一同回忆过去的青葱岁月,谈论当初的革命理想,当然还有那昔日的大哥彭友胜。除此之外,毛主席还特意安排人带朱其升到北京各大名胜古迹好好游玩一番。
朱其升在北京待了整整一个多月,临走前,毛泽东给了他500块钱补贴生活,这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目。朱其升不愿意要,毛泽东说:“这是我的稿费,个人的心意而已,你收下吧。”
朱其升这才不好意思地收下钱,回到了老家。但他并没有将这笔钱用来补贴家里,而是以此为本金,将汉口附近的很多补伞匠、修鞋匠、补锅匠、箍桶匠集中到一起,成立了一个“和平油布雨伞厂”。
解放前的油布雨伞
之后,朱其升这个油布雨伞厂渐渐做得有声有色。1954年他又去了一趟中南海,带上了事先拍好的“和平油布雨伞厂”很多照片,毛泽东看了照片以后连连称赞:“很好,这个工厂不错,有点社会主义的气魄。”
这也是朱其升最后一次来北京看毛主席,两年后他便以63岁的年纪匆匆离世。
毛主席对彭友胜的照顾也相当周到,除了给他回信,还特意让中共中央办公厅照会湖南省委,说彭友胜老人和毛主席于1911年在湖南新军中共过事,他年纪大,不宜安排工作,请省委按照一般国家公务人员标准,给老人家发放一定的生活补助。
与此同时,土改工作组也根据彭友胜的贫农成分,给他们家分了土地和耕牛。
毛主席之所以破例帮助彭友胜,绝不是给这位结拜大哥开后门,而是因为彭友胜为辛亥革命和北伐战争立过功。
从1951年6月起,彭友胜就享受到了政府给他的每月30元生活补助,这笔钱一直发放到1969年彭友胜去世。和朱其升不一样,彭友胜后来再也没见过毛主席。
毛主席在办公
但彭友胜每年都把自己种的谷前茶邮寄到北京,从未间断过,毛泽东对彭友胜种的茶叶赞不绝口。
彭友胜和毛泽东如此深厚的关系,身边的人也不免问道:“既然连毛主席都是你的兵,你为什么不跟着他走到底呢?”
彭友胜听罢,半开玩笑地说道:“呵,只怨我脑后没长眼睛。要是有先见之明,一直跟定毛主席,现如今我也去北京干大事去了!”
毛泽东、彭友胜和朱其升三人于革命时期义结金兰,实为一段佳话。虽说解放后三人境遇不同,但真情仍在。陶渊明有诗云:“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可谓三人的真实写照。他们横跨几十年的革命友谊,更令后人们感佩不已。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