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排破旧的平房,被现代化的楼宇取代;一条条狭窄的街路,被拓宽绿化;一个个寂静的夜晚,被霓虹灯装扮得璀璨动人……走进边陲小城长白县,处处都能触摸到这座城市变迁跳动的脉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城市建设事关民生福祉。近年来,长白县深入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两山”理念,结合县域实际,坚定不移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突出项目为民,城市品质大提升。“现在的道路宽敞,风景宜人,这开车的心情也是格外舒畅。”仲夏时节,市民朴先生驾车行驶在长白街上,一路美景尽收眼底。长白县大力实施中心城区街路改造工程,将县城6条主街路和27条巷路全部纳入改造范围,累计改造车行道16万平方米、人行道5.6万平方米,县城路网从“三街三路”为主,扩展为“五横四纵”9条主干道,城区道路总长度达到36.6公里,沿街规划停车位达到700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构建安居宜居,民生实事暖人心。长白县积极实施县城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为沿街400栋建筑穿上“民族衣”、戴上“民族帽”。完成146个老旧小区328栋住宅楼配套基础设施改造,累计硬化地面25.8万平米、绿化3.1万平米、更换污水管线3.95万延米、供热管网2.27万延米、新建地下管沟3.45万延米、新增停车位2023个、安装小区照明340盏、健身器材337套。县城供水覆盖率和水质合格率达到100%,城区街路全部更换带有朝鲜族元素的路牌、标识牌和垃圾箱,东西出口新建旅游服务驿站投入使用,重点区域WiFi信号全覆盖,增强了市民的美好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改善城乡环境,多措并举显成效。走在长白大街小巷,地面洁净、空气清新。全天候保洁面积达到72万平方米,主要街路机械化清扫率、垃圾清运率全部达到100%。新建一处“环卫工人之家”和5座“环卫工人驿站”。长白县多措并举改善城乡环境,提升县城垃圾污水处理能力。垃圾场实现雨污分流处理,渗滤液处理能力明显提高,老垃圾场16.5万立方米陈年垃圾得到无害化处理。“以前不规整的排水管道都焕然一新,我们住着很舒心!”长白居民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在乡镇,老百姓也切实感受到了城乡环境改善的实惠。清除全部10处农村非正规垃圾点,在全省率先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模式,增添400余万元垃圾收集清运设备,增加139名乡镇保洁人员。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大排查大整改,五年共完成843户农村危房改造。结合长白县地质条件、农村住房面积及村民意愿,采取室内水冲式、室外“双坑交替”等模式,进行农村厕所改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重生态建设,百姓生活更幸福。鸭绿江畔,公园依水而建;居民小区,百姓闻歌而舞;大街小巷,处处花开争艳。依托边境县、民族县、生态县等优势,长白县积极打造地域特色鲜明、自然景趣相宜、民俗风貌浓郁的百年风情小镇。新建改造大型休闲广场、主题公园、特色景点、喷泉设施12处,一改过去脏乱、落后的面貌,给百姓提供宜居生活环境的同时,更吸引了许多外地游客的到来。鸭绿江大街景观带、千年崖城景区、东出口景观、民族团结广场、放排广场……处处展现长白的朝鲜族民族风情和边境特色。在江边散步、休憩,用当地百姓的话说:“长白越来越美,我们也越来越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砥砺奋进踏歌行,累累硕果满枝头。经过多年不懈努力,长白县已先后获得最值得向世界推介的50个“中国最美的小城”“中国最佳民族生态旅游名县”“中国最具海外影响力明星县”“中国最美休闲自驾游目的地”的美誉,并连续三年荣膺“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榜首。

来源:中国吉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