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丽是一名高二的学生,学习成绩在全年级都是数一数二的,学习生活却比同龄人多了些许“难题”。面对老师让自己在班上公开分享学习经验的要求,小丽称病“逃”了过去。面对学校组织的夏令营活动,小丽以自己需要补课为由再次“躲过一劫”。家人提出要给小丽介绍一个学习小伙伴,她毫不犹豫地再一次选择了回避。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由此产生逃避心理无可厚非。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可怕的是每一次面对问题都选择回避。偶尔选择逃避虽然可以暂时获得安逸,但是不利于从根源上解决矛盾。

在心理学领域,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对负面评价过分敏感,不善社交且缺乏自信,被称为回避型人格障碍。

日剧《逃避虽可耻但有用》的主人公就是典型的逃避型人格,女主角硕士毕业后难以找到心仪的工作,面对迷茫的未来和家人的殷切期盼,她决定与男主角签订婚姻契约,就如同就业一样结婚。

即便契约婚姻无法解决失业和职业前景不确定的问题,却给女主带来了短暂的安逸。

图源:Pexels

为何会选择回避

和遗传、心理、家庭等因素有关

回避型人格障碍也被称为逃避型人格,是人格障碍的一种,患者在童年时就表现为孤独或害羞,一旦面对陌生人或陌生环境就会产生强烈的逃避感。

成年以后,患者自认为缺乏社交能力,吸引力不足,常处于过分敏感和自卑的情绪中,害怕被拒绝,难以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

由于人格障碍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尚未有科学的依据证实致病原因,专家和学者普遍认为回避型人格障碍与遗传因素、心理因素、家庭教育因素以及社会环境因素有关。

图源:Pexels

一是遗传因素。遗传对人格的发展和形成有着相对重要的影响,如果患者的家属中患有人格障碍,患病率也会普遍高于其他人。

二是心理因素。人格是指一个人日常生活中待人处事的习惯方式和固定的行为模式,通常在幼年和童年时期开始发展。

如果患者在童年时期受到精神创伤、遇见重大精神刺激或经历不良事件,就会对人格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增加患人格障碍的风险。

三是家庭教育。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人格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在童年时期遭受父母的训斥、嘲笑和批评,孩子就会将屈辱经历内化,从而形成消极的自我意象。

长期发展,孩子就会产生自己不值得被爱以及无法真正得到他人的爱等想法,从而形成回避型人格障碍。

图源:Pexels

如何走出习惯性回避,拥抱健康生活

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通常较为自卑和内向,在社会交往活动中表现为手足无措,可能会对成年后的职业生存和亲密关系造成明显的影响。

由于患者缺乏自信且害怕被嘲弄,因此往往避免冒险或回避涉及人际接触多的职业活动。

为了改善现状,建议患者尽早到正规的医院接受专业的诊治。临床上可以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以及训练干预等方式减轻或消除不良的行为模式,其中药物治疗主要针对情绪不稳定的患者,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

在日常交往中,患者应该正确认识自己并提高自我评价,走出自卑的消极情绪,提高自信心。此外,平时也应该积极的进行自我暗示和自我鼓励,形成正向激励。

-END-

编辑:Monica

(文中部分图片均来源网络,侵权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