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市场商会常务副理事长苏晖

本报记者 李海楠

新一轮促进汽车消费政策的落地能否切实转化成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市场商会常务副理事长苏晖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以及市场自身逐步恢复,经济重回常态化发展,市场消费信心也会逐步恢复,从而酝酿新一轮的汽车消费市场回暖。

平抑成本上涨 引导需求释放

在6月起实施的如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等一系列促进汽车消费的利好刺激下,车市迈开回暖向好步伐。

“‘真金白银’的财政补贴有助于消费者重拾消费信心,平抑因油价上涨、新能源汽车提价等一系列汽车消费的成本抬升。”苏晖认为,要想真正消化市场负面影响需要政策的快速下场,更需要拿出时间等待政策发酵。“毕竟,等消费者重拾消费信心才能期待新一轮的市场回暖。”他说。

有市场人士估算,由于排量标准提升至2.0升,购置税减免可以覆盖乘用车市场90%以上的车型。

苏晖认为,政策覆盖的车型越广,就能更大程度上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新购、置换等消费升级需求,参照以往执行过的购置税减免政策成效,其释放的购买力想必不小。据中汽协初步测算,此次购置税减免政策今年有望拉动汽油车消费200万辆—300万辆。

期待政策效果不打折扣,引导需求有效释放至关重要。“要坚持新能源和传统能源并重,让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汽车消费观念。比如,应鼓励节能当先,下大力气推动混动汽车发展。”苏晖呼吁,针对消费者对纯电动汽车的消费热情高涨,是否可考虑延长即将于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

这样的呼吁渐成车市主流。6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将考虑当前实际研究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年底到期后延期问题。这无疑对市场释放了积极信号。

汽车消费须稳存量、促增量并进

在苏晖看来,确保疫情防控形势的持续好转和经济信心恢复是稳汽车市场消费预期的关键所在。考虑利好政策效果的延迟效应,只要确保疫情防控形势的整体稳定,避免再度出现大规模对市场生产、销售的冲击,潜在汽车消费规模预期在今年底系列促消费政策到期前会维持扩大。

“频发的不确定性因素造成的冲击和影响对汽车产业稳定发展敲响了警钟。”苏晖强调,从维护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角度,重申和确定“稳”是主基调的产业政策必不可少。他认为,要按照政府稳生产、稳民心、稳市场的政策要求和标准,约束整个汽车行业。他强调,“要稳住存量、稳住客户,让市场保有信心。”

对于汽车市场而言,稳存量、促增量并进堪称不二法则。

在促进增量市场方面,除覆盖面史无前例的购车税减征力度之大,会带来百万辆级的新增汽车销售外,汽车下乡当被寄予厚望。“这也是被证明过可对汽车产业形成带动作用的宝贵历史经验。”苏晖强调,农村地区和四五线城市的疫情防控形势相对乐观,且存在巨大的潜在汽车消费市场待挖掘,“要真正下大力气组织汽车下乡,促其与稳住存量车市场形成呼应。”

此外,也要千方百计稳住存量车市场。苏晖提醒,基于已知的疫情防控政策可能对汽车市场带来的影响,以及国际复杂形势造成的包括芯片在内对汽车产业链内部的冲击,汽车产业部门和汽车制造商、经销商实际上已经形成了较为一致的认知,除激活增量外,还要将“宝”压在存量车市场上,通过加大汽车服务力度、促进优惠保养维修等手段挖掘存量车市场潜力,稳住固定汽车消费客户,继而优先确保市场稳定。

苏晖认为,现阶段稳定汽车消费,必须确保汽车产业和汽车市场政策的稳定,切忌多变,要重申市场恢复信心是首位,“当前的关键是要从生产端到需求端稳住汽车产业发展基调,要确保汽车产业生存,再谈恢复汽车市场增长。”他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