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琼山区古村落这两块“神道碑”,纪念北宋吴氏渡琼始祖后裔,表达了一个父亲对两个孩子的思念,也揭开了一段不为人知的温情故事。然而,这两块碑却犹如历史风尘掩盖的沧海遗珠,陌于乡野,沉寂百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驱车抵达云龙镇后,沿着云美路东行数里,演丰河畔有座绿树成荫,地势起伏,良田沃土,村屋错落的古村落。这便是我今天探访的目的地,博洽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博洽村,也称博合村,当地方言音同“北合”,得名于东南数里的“北合铺”。从地理方位判断,“北合铺”,即为“博合铺”,乃是《正德琼台志》卷十四记载的琼山县7个铺舍之一。铺舍,也做铺屋,是古时街坊巡逻军卒驻扎、办公之所,有些类似官驿。

博洽招魂神道

村中两块“神道碑”,一块在吴氏宗祠前,一块在村外吴氏墓地里。所谓“神道碑”,指的是立于墓道前记载死者生平事迹的石碑,多记录逝者生平年月和事迹,以及寄托未亡人的哀思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氏宗祠前的神道碑,刻立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长2.18cm*宽0.48cm,大字刻写:纪念琼山县立中学毕业生吴桂英神道。吴氏墓地里的神道碑,同样刻立于民国二十八年,大字刻写:纪念广东陆军学校授业生吴桂华神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神道碑上碑文还可以读取到吴桂英、吴桂华两个人的生平事迹、祭田、亲属等重要信息,二人曾分别就读于广东中山大学、广东军事政治学校军官队(后改为中央陆国军官学校第四分校,即黄埔军校广州分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探访过程中,村民杜大姐告知这块碑是其夫家祖上先人为两个儿子刻立。通过她借阅的《吴氏族谱》,集合博洽吴氏“兰桂腾芳”派序,初步判断这块石碑应为博洽村吴兰心老人为高中毕业后,前往广东求学,而后杳无音信的两个儿子吴桂英(广东中山大学)、吴桂华(广东军事政治学校)立的衣冠冢前的墓表,即民间所说的招魂神道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块神道碑大小形状相近,措辞恳切,多处引用“木兰辞”中“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等古籍经典,实属海南民间金石碑刻的不朽之作,也能看出主家具备着较高的文化修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杜大姐所说,因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寇破坏,两个的衣冠冢早已不复存在。村里有心人将两块碑刻偷偷藏了起来,方才得以留存至今。令人惋惜的是时至今日,吴家兄弟仍然音讯全无,再未回归故土,他们的老父亲也在无尽的等待中凄凉离世。

博洽宗族源流

说回博洽村,村中吴氏开村始祖吴宗魁,乃是海南吴氏迁琼始祖,北宋南京吏部侍郎吴夫第十五世孙。宗魁公生于明朝泰昌年间,原居万都图岐上邨(今云龙镇岐上村),后于清朝康熙年间迁居博洽,为博洽吴氏一世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外坡地之上还留存着先祖墓园。整体墓葬形状形如半月弯,前俯后仰犹如太师椅一般,起建于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后重修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博洽吴氏宗祠位于村子中央,面向田洋,背依民居群落,前后两排两进,建有高大门楼,被立为海口市不可移动文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宗祠与村中古屋一样都是由火山石垒砌,至今还保持着古琼山县特有的古味。从那些古老的砖石和斑驳的纹饰依稀能够一窥博洽村悠远的历史及璀璨的人文。

一切皆为“水”

村口榕树下,演丰河畔立着“东沌桥碑”。这块立于清嘉庆六年(1801年)的石碑,刻写着村人感念曾祖吴启泰八十一岁捐资修桥的事迹。沌,释义为水势汹涌的样子。以“东沌”作为桥名,可以看出该桥所在之地水流湍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民国琼山县志·建置志·桥渡》记载,“南朝桥,在县东南五十五里万都二图,下流有东沌桥,吴启泰建”。有关东沌桥的基本信息与碑文记载一致。值得一提的是,捐资修桥的吴启泰是开村始祖吴宗魁公与续妣陈氏所生的第三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地处水势汹涌,地势低洼之地,每逢雨季,河中水位总会不同程度上涨,博洽村良田因此常年遭遇水灾。清康熙年间,为了疏导水流,灌溉农田,吴、杜二姓族人奏请琼山县主,修建了一座拦水闸,名为“南朝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遇到旱季,河水水位下降,附近村子为了引水灌溉农田,挖沟、堵埝、截流等争抢水源之事时有发生。之后百余年间,博洽村与南山村等附近村子因水源之事多次对簿公堂。琼山县衙先后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光绪十五年(1889年),在此地刻立禁碑,要求各村“悉照旧章办理”,“如敢故违,本县必按法究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石碑尽管年代不同,但所记载之事内容相仿,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官府以刻碑乐石的方式,立规条以端民心,约束村民日常行为,并作为解决乡村问题的依据,体现了古时候琼山县官民间相互配合共同治理社会的模式,对研究古琼山县的社会状况、民风、民俗提供了翔实资料。

博洽怀古思今

一番游历下来,走走停停一个半天,仍不能探访完博洽村的人文历史,不免有些惋惜。这座古村落沉淀的乡土文化基因遍布村中每一个角落,每一块砖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次到访,尚未了解她的历史,就会被鳞次栉比的古石屋、长庭深院的残檐破拱、岁月沧桑的金石碑文组成的人文画作深深吸引。缓缓前行,当你流连在神道碑的温情故事,东沌桥碑的乡贤事迹,民间禁碑的“约法三章”等,与博洽村的历史展开对话,富有人文气息的古风古韵就如一团青墨在心头渲染开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海南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和乡村振兴正在有序开展,成效颇为明显,我由衷期待着博洽村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让整个村落的乡风文明更好地传承下去,迎来新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