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我们继续来介绍镰仓幕府灭亡后岛津氏的发展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倒幕获得了成功,但是从镰仓幕府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新政权,却被以后醍醐天皇为首的朝廷公卿势力所取得,他们所主导的“建武新政”只顾维护公卿们的权力,而极大地伤害了为倒幕做出巨大贡献的武士阶级的利益,使得各地武士失望至极,最终在建武二年(1335年)爆发了中先代之乱,贡献了镰仓等地,朝廷无力镇压,不得不求助于足利尊氏,之后足利尊氏很快便平定了叛乱,但是他其实对于朝廷已经失望至极,平叛之后拒不回京,并最终也举起了反旗,于建武三年(1336年)攻陷了京都,转而拥立光明天皇,建立新的政权,被受封征夷大将军,建立了室町幕府,而后醍醐天皇则被迫逃亡吉野,建立了另立朝廷,由于京都在北,吉野在南,因此京都政权被称为“北朝”,吉野政权被称为南朝,日本历史正式进入“南北朝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九州地区成为了南北方势力争夺的焦点,使得当地混战不断,在此过程中岛津氏主要作为北朝方势力与南朝方的菊池氏、少贰氏等势力展开了观日持久的交战,由于此方面内容较为混乱所以再次不做累述(主要还是讲起来太麻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朝正平十八年、北朝贞治二年(1363年),岛津贞久去世,享年95岁,死前他将萨摩国守护让给三子岛津师久(岛津氏第6代、总州岛津氏初代当主),大隅国守护则让给四子岛津氏久(岛津氏第6代、奥州岛津氏初代当主),至此岛津氏一分为二。因岛津师久官拜上总介,所以他的家族被称为“总州岛津氏”;岛津氏久官拜陆奥守,所以他的家族被称作“奥州岛津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两家分家,但是在之后双方仍然保持这十分紧密的关系,并在南北朝的战斗中始终保持着一致的行动。

南朝天授元年、北朝永和元年(1375年),室町幕府的九州探提今川了俊,于水岛设宴宴请九州豪族时,岛津师久、岛津氏久、少贰冬资、大友亲世等九州豪族悉数参加了宴会,但是席间以暗通南朝的罪名将少贰冬资当场擒杀,是为“水岛之变”造成与会各家的极大不满,最终造使得岛津氏转投南朝。(不过此后岛津氏又数次在南北朝之间横挑,在此不做累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川了俊

南朝天授二年、北朝永和二年(1376年),岛津师久去世,其子岛津伊久继承家督之位,是为总州岛津氏第2代当主(岛津氏第7代当主)。

南朝至德四年、北朝元中四年(1387年),岛津氏久去世,其子岛津元久继承家督之位,是为奥州岛津氏第2代当主(岛津氏第7代当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岛津元久

南朝元中九年、北朝明德三年(1392年),随着南北朝完成一统,岛津氏正式归顺室町幕府,但是统一之后后,两家岛津氏失去了共同的敌人,两家之间摩擦也逐渐增多,并开始互生嫌隙,为了各自的利益争斗起来。

明德四年(1393年),总州岛津氏2代当主岛津伊久(1347-1407)由于与嫡子岛津守久不和,而遭到了岛津守久的进攻,幸而得到了堂弟岛津元久(1363-1411,奥州岛津氏2代当主)的帮助才平息了事端,事后岛津伊久将萨摩守护一职以及岛津氏的传家宝和领地川边郡(包括硫磺岛)等作为回报转赠给了岛津元久,此时双方的关系还算和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硫磺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到了应永七年(1400年),可能是为了避免被总州岛津氏吞并的考虑,岛津元久突然解除了与岛津伊久三子岛津久照的收养关系,并与岛津伊久一族的夫人离婚,还在岛津伊久的领地萨摩国内修建了城堡,使得关系瞬间破裂。

应永八年(1401年),岛津伊久拉拢了涉谷五氏中除鹤田氏以外的其他四家向奥州岛津氏发起了进攻,是为“鹤田合战”,双方真正开始兵戎相见。此战岛津元久大败,被驱赶到了菱刈,幸而得到伊集院赖久和伊作久义等人的支援才逐渐稳定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涉谷五氏·早川/东乡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涉谷五氏·入来院氏

此后两家一直处于战争状态,一直到应永十一年(1404年),才在幕府的调停下,两家达成了短暂的和睦。

应永十四年(1407年),岛津伊久去世,其子岛津守久继承家督之位,是为总州岛津氏第3代当主(岛津氏第8代当主)。

应永十八年(1411年),岛津元久去世,由于其子仲翁守邦已经出家为僧,所以其弟岛津久丰和侄子伊集院赖久之间为争夺奥州岛津氏家督之位发生了战争,是为“伊集院赖久之乱”,这场家督争夺战最终以双方和解,岛津久丰继承家督而完结,由此岛津久丰成为了奥州岛津氏第3代当主(岛津氏第8代当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伊集院氏家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岛津久丰继任后以武力压制了家族内部的反对势力,并开始向总州岛津氏用兵,更是在应永二十四年(1417年)诱杀了总州岛津氏4代当主岛津久世(1397-1417),到了应永二十九年(1422年)岛津久丰已经彻底的击败总州岛津氏,将岛津守久(总州岛津氏3代当主)和岛津久林(1413-1430,岛津久世之子,总州岛津氏5代当主)驱逐到肥后国,完成了岛津氏的统一,由此岛津久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岛津氏第8代当主。

应永三十二年(1425年),岛津久丰去世,享年51岁,家督之位由其长子岛津忠国继承,是为岛津氏第9代当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岛津忠国

于此同时岛津久丰的其他儿子也都获得了属于自己的领地并分别建立了分家,其中次子岛津用久(1401-1459,萨摩守)建立了萨州岛津氏;三子岛津季久(1413-1477,丰后守)建立了丰州岛津氏、四子岛津有久(出羽守)建立了羽州岛津氏(后来成为大岛氏)、五子岛津丰久(伯耆守)建立了伯州岛津氏(之后成为义冈氏和志和地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永享二年(1430年),岛津忠国突袭了逃亡的岛津守久和岛津久林,岛津守久和岛津久林自杀,总州岛津氏彻底断绝。但是岛津氏的内部动乱却还远没有结束,从永享四年(1432年)领地内爆发了以涩谷氏、伊集院氏等国人众为中心的“国一揆”为开端,使得岛津氏陷入了长久的内乱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宝德元年(1449年),分家伊集院氏8代当主伊集院熙久由于不满岛津忠国将曾属于集院氏的领地的石谷赐予町田高久(又名石谷高久),而在一宇治城杀害了町田高久。

得知此事岛津忠国震怒,于次年的宝德二年(1450年),出兵将伊集院熙久驱逐到了肥后,并没收了其居城的一宇治城,伊集院氏领地成为岛津氏的直辖领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禄三年(1459年),岛津忠国由于与家臣之间的对立,遭到了新纳忠治、桦山长久等重臣驱逐,此后直到文明二年(1470年)其去世,岛津氏一直由其次子岛津立久代理家督之位(并未正式继任)。

岛津立久掌权后,与日向国伊东氏达成和睦,开始专注于萨摩、大隅两国的经营,他将诸兄弟分封与各地,并对一族和家中重臣的领地进行了调整,将伊作岛津氏从伊作城移封到栉间城,将新纳氏从志布志城移封到经肥城,以牵制他们势力,以维护领地和平稳定。此外,他还进一步加强与琉球和朝鲜的交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志布志城

应仁元年(1467年),应仁之乱爆发,并逐渐席卷全日本,在经过两年的观望后,这样做可能是出于保全家族的考量,岛津氏最终分成两派分别加入了东西两军,其中岛津立久加入了细川胜元的东军一方,而分家丰州岛津氏的岛津季久则加入山名宗全西军一方,这样无论哪一方获胜,岛津氏都可以得到保全。(两头押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应仁之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细川胜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名宗全

文明二年(1470年),岛津忠国去世,享年70岁,岛津立久得以正式继承家督之位,是为岛津氏第10代当主。

岛津忠国与父亲岛津久丰一样也拥有众多的子女,所以在其死后,岛津氏又分立出了数家分家,其中岛津忠国长子岛津友久创立了相州岛津氏,三子岛津久逸被过继给了伊作岛津氏的岛津教久为养子,四子岛津胜久成为了岛津流桂氏之祖、五子岛津忠经成为了迫水氏(予州岛津氏)、七子岛津忠弘成为了岛津流喜入氏之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岛津流桂氏家纹

文明三年(1471年),岛津氏领内的樱岛火山发生大规模喷发,此次喷发一直持续到了文明八年(1476年)左右。其产生的的火山灰等物质给附近日向、大隅等地的农业造成十分巨大的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樱岛

文明六年(1474年),岛津利久去世,享年43岁,家督之位由其子岛津忠昌继承,是为岛津氏第11代当主。岛津忠昌早年出家为僧,不知怎么回事在岛津利久去世后突然还俗继承了家业,因此使得岛津氏家内风云再起,文明八年(1476年),以岛津国久(岛津用久之子,萨州岛津2代当主)、岛津季久和岛津友久为首的一门众向岛津忠昌举起了反旗,国内的相良氏、伊东氏、菱刈氏、涩谷氏等地方豪族也都积极响应,事态急速发展到了“国中骚乱”的地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岛津忠昌

最终经过短暂的交战和对峙,双方最终于文明九年(1477年)达成议和条件,签订名为“一家中”一揆的合约,以承认岛津忠昌继承家业为条件,大幅削弱了他的权力。在内部危机的勃发中,岛津氏进入了战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