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安次区杨税务镇麻儿营村党支部书记 陈国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国洲,安次区杨税务镇麻儿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自2011年7月上任以来,他全身心投入村街各项建设,不断提升百姓的获得感,曾获得廊坊市优秀共产党员、 河北省“千名好支书”等多项荣誉,并先后当选安次区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廊坊市人大代表。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优化配置农业生产要素、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完善农村社会治理、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不仅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还对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进程中,村“两委”是具体实施主体,必须充分理解“因地制宜”这四个字的内涵。麻儿营村近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础设施更完善、环境更优美、人心更稳定、村风更文明,村民获得感大幅提升……这一切正是村“两委”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想办法、找出路,制定具体方案、调动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共同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结果。

让土地产生更大效益

土地是农民之本。土地面积不容易发生大的改变,但如何让现有土地长出更多“金元宝”,就要看村“两委”的智慧和能力了。

麻儿营村是传统农业种植村,过去,多数村民只种植大田作物,一年下来,除去成本,收入往往达不到期望值。大幅提高土地利用率,让村民有更高收入,是村“两委”解决的第一个问题。首先,通过规范管理凝聚人心。2012年,新一届村“两委”进行清产核资,对程序不规范、期限过长、费用过低、显失公平的土地承包合同做了统一规范管理,回收集体土地220亩,将集体土地承包费由每亩不到30元增加到每亩1000元,村集体每年增收土地承包费22万元,仅此一项举措就让村民看到了希望。其次,果断更新种植模式。结合所在区位考虑,为实现更长远、更健康的发展,麻儿营村新的种植模式既要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又要实现林粮产业融合推进,因此,“林粮间作”生产模式成为最佳选择。在此基础上,采用“连片集中开发、综合高效利用、发展林业经济”的办法,栽种杨树、国槐、白蜡等林木,通过销售木材,全村年收入增加120万元;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采取林下套种玉米、大豆等兼作模式,实现了“林粮长短结合、优势互补”的“立体式种植”,全村年收入增加10万元。

借助区位、环境等优势发展乡村产业。

区位优势可遇不可求,在此基础上,打造突出的环境优势,体现出村“两委”的远见。

麻儿营村地处安次区西南部,距廊坊市区10公里,交通便捷,另外,通过近两年的不懈努力,全村绿化面积持续扩大,生态环境极佳,这都是招商引资、发展乡村产业的优势。如果仅凭这些优势坐等机会“光顾”,也会制约发展速度和程度。村“两委”既打“人情牌”,又打“乡情牌”,吸引众多企业界朋友前来创业,也号召早些年离家去城市发展的村民回乡创业,并在符合政策的基础上,加大优惠扶持力度。因为招商引资既有力度又有温度,麻儿营村先后引进廊坊市池林牧业公司、正安防护门厂、三璐化工商贸公司、饶隆纸箱厂等多家优质企业,带动本村及周边村街160余人就业。另外,全村通过土地租赁、门市出租,每年增收31万余元。

党建护航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办好农村的事,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党建。

麻儿营村党支部自觉把抓好党建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认真做好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考察和管理,以党建促进全村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在此过程中找到了党建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结合点,由此,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强便成为麻儿营村的另一个优势。优势形成后,就要充分利用。以党建引领人才培养,积极营造尊重、关心人才,支持人才创新干事的良好氛围,让人才愿意来、留得住;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让乡风更文明,引导村民爱党爱国、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营造秩序良好、健康淳朴、文明和谐的民俗乡风……这一切又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供了更为有力的支撑,由此形成了良性循环。

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我们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得到了上级的肯定,也得到了百姓的赞扬,但我们很清醒,未来的征程上还有很多困难和坎坷,要不断探索、不懈努力,付出更多艰辛。只有把握好方向,坚持因地制宜,永葆为民初心,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走下去,才能交出一份无愧于祖国、无愧于时代的优秀答卷!

廊坊日报记者 辛建伟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