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发现了隐藏在完好保存的陨石尘埃中的前所未见的晶体类型。尘埃是九年前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上空爆炸的一块巨大太空岩石留下的。

2013 年 2 月 15 日,一颗直径 59 英尺(18 米)、重12,125吨的小行星以约 41,600 英里/小时(66,950 公里/小时)的速度进入地球大气层。幸运的是,这颗流星在俄罗斯南部车里雅宾斯克市上空约 14.5 英里(23.3 公里)处爆炸,周围地区被细小的陨石覆盖,避免了与地表的巨大碰撞。当时的专家将这一事件描述为对小行星对地球构成的危险的重大警钟。

车里雅宾斯克流星爆炸是自1908年通古斯事件以来在地球大气层中发生的最大规模的流星爆炸。据美国宇航局称,它的爆炸威力是轰动广岛原子弹的 30 倍。 该事件显示,太空岩石在短暂比太阳还亮的闪光中燃烧,然后产生强大的音爆,打破玻璃,损坏建筑物,并在下方城市造成约 1,200 人受伤太空网。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流星爆炸后留下的一些太空岩石的微小碎片,即陨石尘。通常,流星在燃烧时会产生少量灰尘,但这些微小的颗粒会丢失给科学家,因为它们要么太小而无法找到,要么被风吹散,要么落入水中,要么被环境污染。然而,据美国宇航局称,在车里雅宾斯克流星爆炸后,一股巨大的尘埃在大气中悬挂了四天多时间,最终落到地球表面。幸运的是,在事件发生前后不久落下的雪层捕获并保存了一些尘埃样本,直到科学家们能够在不久之后恢复它们。

研究人员在标准显微镜下检查灰尘斑点时偶然发现了这种新型晶体。当一名团队成员通过目镜凝视时,其中一个仅大到足以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微小结构,恰好在其中一张幻灯片的中心聚焦。

在用更强大的电子显微镜分析尘埃后,研究人员发现了更多这样的晶体,并对它们进行了更详细的检查。然而,即便如此,“由于尺寸小,使用电子显微镜寻找晶体相当具有挑战性,”研究人员在他们的论文中写道,该论文于 5 月 7 日发表在《欧洲物理杂志》上。

晶体有两种不同的形状;研究人员在研究中写道,准球形或“几乎球形”的贝壳和六角棒,都是“独特的形态特征”。

使用 X 射线进行的进一步分析表明,这些晶体是由石墨层构成的——一种由重叠的原子片制成的碳,通常用于铅笔——围绕着晶体中心的中央纳米团簇。研究人员提出,这些纳米团簇最有可能的候选者是巴克敏斯特富勒烯 (C60),一种笼状的碳原子球,或聚六环十八烷 (C18H12),一种由碳和氢制成的分子。

该团队怀疑这些晶体是在流星破裂造成的高温和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尽管确切的机制仍不清楚。未来,科学家们希望从其他太空岩石中追踪其他陨石尘埃样本,看看这些晶体是流星破裂的常见副产品,还是车里雅宾斯克流星爆炸所特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