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在一次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著名小说家、编剧王朔炮轰导演王扶林:“他拍的电视剧《红楼梦》简直没法看!完全是把原著给毁了!”

当时王扶林并不在场,但听说此事后,请人带话给王朔:“不要太急着下结论,一部文艺作品好不好,要由全国观众来评价,还要经过时间的考验,过十年后再评论也不迟。”

作为80年代名声大噪的小说家,王朔此时风头正劲,被千万读者追捧;而导演王扶林此时并不出名,《红楼梦》刚上映不久,电视机尚不普及,名气远没有传开。

王朔却不依不饶,多次在公开场合说:“央视怎么会选一个没名气的导演来拍经典?这演员从选角开始就有问题,在原著里都是说北京话,体现出高雅嘛,结果呢,林黛玉是鞍山来的的,贾宝玉是四川来的的……这弄的是一帮小孩,妆也不靠谱,全成戏曲妆,演员一直拧巴着,就没松下来过……”

那么,当年央视是怎么选定王扶林为导演呢?他拍摄这部经典背后又发生了多少曲折的故事?

青年导演想拍名著,央视领导争论不休

青年导演想拍名著,央视领导争论不休

1982年,央视的内部会议上,爆发了一场争论。

会上,青年导演王扶林发言说,文艺工作百花齐放了,电视机开始普及了,应该拍一部《红楼梦》连续剧。

但是副台长不同意:“《红楼梦》是我国最优秀的名著,现在时机还不成熟,万一拍砸了,可要被全国老百姓骂的。”

几个主任也纷纷表示:“拍摄经典名著,牵涉甚大,不要急于上马。”

王扶林却自信满满:“这三年来,我通读了五遍《红楼梦》,还和越剧电影红楼梦导演岑范、演员们长期交流,形成了一系列的思路,我愿意尝试……”

副台长打断道:“王扶林,你要问问自己,够资格吗?之前你只拍过一部《敌营十八年》,虽说有点名气,但也仅此而已。你在台里没有更多作品,凭什么让你来拍《红楼梦》呢?”

这时,台长说话了:“哎,我倒是挺看好王扶林的。现在我们国家思想解放了,迎来了文艺创作的春天。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要给予年轻人更多的机会,让青年人尽快登上舞台!王扶林有才干,有想法,值得鼓励嘛。”

“我也不是反对青年导演的。”副台长解释道,“但红楼梦人物众多,光是女性角色多达上百人,每位女性特色鲜明,只要其中一个把握不好,整部剧都会拉低水平……我建议啊,王扶林可以先拍点简单的,西游记嘛,妖魔鬼怪可自由发挥,岂不更适合?”

“但是,《西游记》之前已经被杨洁导演定了,她已经准备筹拍。”王扶林回答说。

“那你就拍拍《水浒传》里的几个人物,不行吗?比如拍个《武松系列》或者《林冲系列》,先练练手!”副台长依旧不同意。

台长没说话,也沉默了,侧头看看王扶林。

“我知道台里会有阻力,所以我早做了准备。”王扶林站起身来,从皮包里拿出厚厚一大叠纸张,“其实,我半年前就和红学家周雷先生,草拟了《红楼梦》的剧本——这还仅仅是前三集的初稿,就达20万字,请领导们过目。”

几位领导都有些诧异,接过剧本,翻看起来。其中文字描述之真实、场景还原之细致、以及各人物的要求标准之详尽,可谓用心至极。

台长点点头:“王扶林啊,没想到你早早就暗下苦功。”

“是的,我早就想拍名著了,但之前听说《西游记》已被杨洁导演抢了先,我得加紧呀,不然其他作品就越来越少了……”王扶林半开玩笑说道。

台长竖起了大拇指:“青年导演敢想敢干,值得肯定!”

“所以我联合了周雷先生一起,他是文化部在1974年组织审定《红楼梦》的专家,功底深厚,让他来当编剧,我做导演。”王扶林站起身来,有些激动,“我还拜访了著名话剧家曹禺、作家沈从文、周汝昌等一批老先生,打算邀请他们来当顾问,为这部剧严格把关!”

在座领导们纷纷侧目,副台长也有些心动:“没想到啊,王扶林已经做了那么多准备。这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啊?”

全场笑声一片,大家之前的担心疑虑,都释然了。

台长点点头:“如果有这些红学专家、大师泰斗们的支持,那我们就有底气来拍这部剧了。”

就这样,名不见经传的王扶林,接下了重任。

新老导演观念冲突,演员人选几经波折

1984年春节,王扶林开始启动电视剧的拍摄。

他信心满满,但没想到,一连串的挫折才刚刚开始!

最初,王扶林想邀请著名老导演成荫加入:“成导演,您资历很高,执导过《西安事变》、《红色娘子军》等多部著名影片,有您助阵,我这个青年导演才有说服力啊。”

“我倒是很想加入,这也是我毕生的愿望。”成荫老先生剧烈咳嗽,“可是,我去年已患肺癌,身体条件跟不上了……”

成荫导演在这一年因病去世,非常可惜。

王扶林又去拜访另一名大导演岑范:“岑老,您是越剧电影《红楼梦》的编导,早在1962年就家喻户晓,我郑重邀请您加入。”

岑范导演也年过70,但好在身体健康,他欣然同意了。

只是,万万没想到,在人物选角上,大家发生了激烈矛盾。

岑范提出自己观点:“红楼梦是经典中的经典,一定要慎重,所以我主张,要用已经成名的、有经验的演员——比如杨丽坤、张娟,她们之前参演过《阿诗玛》《五朵金花》,能力、名气有保障,能撑得起这部剧。”

但王扶林却明确反对:“我认为,原著中的主要人物都在14-18岁,那些成名的演员都年纪偏大了,而且老式的演技痕迹太重。我们必须选拔年轻一代,在一张白纸上熏陶,才能还原原著。”

“小王啊,你这样的想法是不负责任的!”岑范导演摇头说,“我拍了一辈子电影,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你这样会毁掉经典的!”

就这样,演员尚未敲定,导演组内部就意见不合,最终,岑范导演以“自己年纪太大”为由,退出了剧组。

当时,王扶林观念超前,许多有资历的老人是不同意的。

但王扶林坚持己见,力排众议:“现在是改革开放时代,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要让年轻人尽快上马。文艺工作领域也是一样的,所以我坚持从年轻一辈中选角,从全国进行海选,允许自由报名。”

全国各地的女孩子们写信,寄上自己的照片,纷至沓来。就这样,又花了三个月,导演组从全国各地数万名候选人中,遴选出一百多名演员。

只是,最重要的两位主人公——林黛玉和贾宝玉,迟迟定不下来。

竞争林黛玉角色的人选非常多,最后集中在两个女孩:邓婕和陈晓旭。

邓婕非常自信,落落大方,而且她自1973年就在四川川剧团学习,1978年后参演过多部话剧,对舞台表演的拿捏非常到位。

另一名叫陈晓旭的女孩,则有些腼腆害羞,刚满18岁,见人还会脸红,她来自辽宁鞍山,并没有表演经验,只是自幼就爱模仿林黛玉,对诗词歌赋很拿手。

副导演们和主任都看好邓婕,唯独王扶林一眼看中了陈晓旭:“晓旭的眉宇间,有着林黛玉的清冷气质,她的身形弱如柳扶风,包括她说话时低眉含羞的模样,几乎像极了林黛玉。”

王扶林最终拍板:由陈晓旭饰演林黛玉,让邓婕饰演王熙凤。

女主角定了,可是男主角呢?难度更大!

又两个月过去了,大家始终没有确定满意人选——贾宝玉这个角色,既需要他玉树临风的公子哥儿的外貌,又要有一些天真孩子气的俏皮,同时又不能年纪太小,需要有一定阅历成熟心态,才能把握好现场的分寸尺度。

导演们看过很多男演员,都不满意:有的男孩子长得太清秀了,像女孩子一样柔弱,这种感觉并不符合;有的男孩子太灵动了,又会显得油滑,像个纨绔子弟……

大家都有些灰心,于是有人建议说:“不如让女孩子来反串吧?1962年越剧《红楼梦》中,贾宝玉就是由女演员徐玉兰反串的!”

王扶林摇摇头,拒绝了这个提议。

直到欧阳奋强的出现,才让王扶林眼前一亮!他时年21岁,有一定演绎功底,心态较为成熟,但同时又长着一张娃娃脸!皮肤很好,看上去显年轻,就相当于17-18岁的模样。

欧阳奋强与陈晓旭站在一起时,剧组人员都发出了惊叹声:两人像极了宝玉和黛玉!

但王扶林还有些不满意:“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欧阳奋强的腮帮子有点鼓,下巴短了点,稍微显得脸大了。”

“欧阳奋强,你愿意整容吗?把下巴加长。”化妆师问道。

当时的中国人,很少听说过整容术,但21岁的欧阳奋强为了争取到这个角色,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愿意整容。”

就这样,欧阳奋强经过整容,脸型完全契合了。只是,由于当时技术落后,他的下巴留有隐患,后来每到下雨天会隐隐作痛,这伴随了他后来的几十年。

演员们集体学习,观众争议各有看法

演员们集体学习,观众争议各有看法

终于,演员角色都敲定了!

正当大家以为要开拍时,王扶林却说:“不急,所有演员都先封闭式培训3个月,集体住进红楼梦影视基地,同吃、同住、同学习。”

当时,剧组在北京宣武区建造了大观园,一百多位姑娘们,就住在里面,开始每天紧凑的培训,她们的时间表排得满满的:

早晨6点:起床,锻炼,压腿,下腰,练习形体。
上午8点-12点:听红学专家讲解原著,分析人物情节。
下午2点-4点:根据不同角色要求,针对性训练琴、棋、书、画。
晚上7点-9点:集体讨论,寻找灵感。

三个月里,这群女孩子们接受密集的熏陶。

邓婕说:“我光是听课,做笔记,就写了满满三个本子。”
陈晓旭说:“我们每天聚在一起唱《枉凝眉》,练身段气质,我哪怕洗衣服还在唱这首曲子,一边唱一边落泪。”
张莉说:“我在这里学会了下围棋,画国画,写书法。”

80年代的演员们,对待拍戏,非常有敬业精神,这背后发生了许多故事。

比如,邓婕为了演好王熙凤,差点拼上性命。在后期有一场戏:贾府败亡,树倒覆靡散,王熙凤死后被破席子裹着,在雪地里拖行。由于需要皑皑白雪的场景,剧组专门等着北京冬天来临,在零下10度的天气,邓婕穿着件单衣,光着双脚,脚丫子还露在外面,被人拖在雪地里往前走。这段剧情要配合哀伤的曲乐《聪明累》,当时尚未完成曲不知道时长,于是就加长拍摄时间。邓婕在雪地里长时间受冻,最后晕了过去,还因此发高烧一个多星期。

再比如,陈晓旭为了演好林黛玉,从情绪、心态、神色各个方面,都陷入了忧郁的情绪中。尤其在“黛玉葬花”和“黛玉之死”两个片段,陈晓旭一遍又一遍地听着悲戚的曲调,念着原著中伤感的诗词,每天都在落泪,悲伤的情绪萦绕心头,久久不能自拔,这也让她塑造出了一个完美的黛玉形象。但正因为如此,陈晓旭的性格中也打上了抑郁的烙印,她的后半生越来越像林妹妹,追求精神上的完美主义,甚至长期有自杀倾向,最终患乳腺癌,又拒绝手术治疗,而早早地香消玉损,成为观众们心中的遗憾。

经过长达3年的拍摄,《红楼梦》这部剧自1987年上映。

但在当时,遭到了两极分化的评价:许多年轻观众非常认可该剧,对剧中人物称赞不已;但一些年龄较大的观众,因为长期受“又红又专”影视形象的影响,对该剧嗤之以鼻,甚至批判其是封建主义的“复辟”;还有许多文人、作家,对原著有着自己的理解,产生了对电视剧的排斥心理……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作家王朔,他多次在媒体上批评该剧,认为电视剧是把原著给毁了:“红楼梦明明写的是清朝,很清楚是旗人打扮,贾宝玉梳一大辫子,你却弄得不三不四,披着头变成了明朝装?还有这些人物,弄一帮小孩来演,都像背台词似的,极其僵硬,就像舞台表演戏剧一样,缺乏生活化……”

而导演王扶林当时名气并不大,在遭受这样的批评后,默默承受,他说:“希望十年、二十年以后,经过时间的沉淀,再由全国观众们来定义”。

时至今日,《红楼梦》87版电视剧已重播了一千多次,成为了几代人的经典记忆。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心目中的林妹妹、宝哥哥、凤姐的形象都是不同的,那么,不知你对这部剧的看法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