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民公园就是当你站在里面

你能清晰感受到

这里是西安

公园,绝对是西安这座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不管是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像西安这种城里每个片区都有个公园的,实在太少见。兴庆宫,革命公园,莲湖公园,等等大大小小散落在西安版图上的公园,被定义为“人民公园”。

在居民的眼里,人民公园就像是肉夹馍里最后浇上的那勺肉汤一样,司空见惯,不可或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兴庆公园改造之后,一大批人一边高喊着痛失童年,一边愤而从兴庆宫出走。

在离开兴庆宫的人里,有跳新疆舞的大妈大爷,有爱拍照的写真摄影师,还有喜欢老街老巷的年轻人们。他们说,现在的兴庆宫哪儿都好,就是没那味儿了。

啥味儿呢?大概就是那一股子“人民”的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害,现在谁还去兴庆宫啊,跟个旅游景点儿似的,你要人民公园,你得往丰庆公园去。”一个的哥操着陕普对我说。

人民公园,该是什么样子呢?

于是,我去丰庆公园看了看。

提起人民公园,西安人都会记忆翻涌,小时候迷恋的糖人、每天都要来玩的旋转木马、和朋友泛舟游湖的时光、每年必看的菊花展…

它就像一张无限内存的碟片,将一代代人的回忆典藏在这里。

而对于外地游客而言,想要体会本地的市井民俗,也一定要来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一座公园,连大爷大妈都不愿意光顾,那它一定不算是一座“人民公园”。

就像曾经的兴庆宫一样,丰庆公园从早到晚,就像是一场退休人的联欢会。

早上7点,亭子里的秦腔准时响起。一首“人面桃花”唱得路过的上班族都黯然神伤。

拉二胡的大爷精神矍铄,领唱的大妈声如洪钟的教育合唱队里的十来个人,哪里要停顿,

那里要看准谱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上10点,日头正经暖了起来。

到了舞蹈队上场的时候。服装专业,旋转跳跃,不用闭着眼都能看出来,人家跳舞,从来不是玩票心态。

中午,暑热上涌,是丰庆公园难得的中场休息时间。

人们吃饭,午休,躺在长凳上打盹,鞋子随意得放在地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点以后,下午场开始,拿着手机支架的大姐,一曲映山红唱醒了公园的角落。

有了阴凉之后,吹萨克斯的,跳街舞的,录短视频的,年轻的,年老的,每个拐弯都是一场“演出”。

不同年龄段,不同爱好的人,在这里都达到了和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花草树木的人民公园,不叫人民公园。

人们为什么喜欢老公园?

老公园的树生多年,林荫如盖。老公园的花草种植讲究,三步一景。

拱桥配垂柳,池塘配荷花,红鱼锦鲤,红掌肥鸭,古诗里常见的意向,老公园里也可见一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没什么名贵的树种,但只要足够清脆葱郁,品种搭配得当,也能美得刚好。

丰庆公园里,石楠花,凤凰木,河边上一看,红绿黄白,各是各的美丽,又连成一片画卷。

日头再大,只要树荫里散散步,湖边上吹吹风,暑热就消散大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边一定要有树荫,有可以亲水的平台。

妈妈带着孩子,拿上一把水枪,就是一下午的亲子时光。

带个网子,带个钩针,鱼虾甚至小龙虾,都能变成囊中之物。

走在路上,总能听见不知道哪儿传来的鸟鸣。这种声音,在这种大树成林的公园里总是时常听到,但新公园总是少见。

仿佛就在你的身畔,但就是找不找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公园的草木,为啥不够“人民”?

一则,原来的参天大树,留的不多,变成了正待成才的新书。林荫不大,挡不住阳光。

其次,现代感的审美在树木花草的栽种之中,旧人的审美难寻。

同样是郁金香,很多人就觉得,新兴庆宫的比不上老的。

花还是那些花,景却不是那些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安的众多人民公园,几乎每个人都留下过回忆。

坐在父亲肩头逛公园的小姑娘,现在已变成相亲角里正在为孩子找对象的妈妈;曾经哭着坐完过山车的男娃娃,现在也变成了公园里下棋吹曲的大叔。

人民公园,人民的公园,不仅仅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地方,更是一代代回忆的载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代在变,一切都在变,而唯一不变的是人对人民公园的美好怀念,那些青涩时期的回忆啊,全都留在这人民公园里。不止过去,还有将来。

在丰庆公园路边玩手机的爷爷,推了推眼镜,说:

"现在时代发展多快啊,我们这些人每天都在被迫学新的东西。什么智能手机呀,什么智能电视呀。有的人或许爱学吧,但我如果不需要的话,真的很不想学这些。"

“我就喜欢没变化的生活。我每天下午到这儿遛弯儿,一遛就20多年。除了进门要扫码之外,都没什么变化。有一天这公园儿没了,我就真没地儿去了。”

说话的时候,爷爷看着水面上埋下头找食物的鸭子,眼神若有所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城市,几千万人。

有人喜欢变化,有人钟爱怀旧。

兴庆宫变新了,丰庆公园和其他公园还老着。

有人说:“人民公园,就是要人舒服,不是要网红,要多美,要多像个景点儿。”

还有人说,“真庆幸,丰庆公园没有兴庆宫那么有名,改不到它头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哥说】

小时候,家门外的铁道边儿有个废弃的大烟囱。

烟囱里,住着一大群燕子。

下雨天,燕子会在我们家门口穿行。

楼里的小孩儿就一边儿叫着“燕子低飞要下雨了”,

一边打闹成一团。

后来,城市改建,烟囱要拆掉盖楼。

炸掉烟囱那天,燕子们围着烟尘废墟盘旋鸣叫了整整一天。

然后消失无踪,再也没有回来过。

大人们都说,这是天大的好事儿。

从没人记得过那群燕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起城市的新旧碰撞,说起兴庆宫和丰庆公园的对比,我脑海里就想到了小时候的这个故事。兴庆宫改造完成了很久,但是我却很久没在去过了。偶然间踏进丰庆公园,感觉就好像是没有改造前的兴庆宫一样。莫名其妙的有一种亲切感。坐出租车的时候,跟司机聊天,司机说“西安现在改的越来越没有西安的样子了。”所以内心有感而发。

新旧迭代的时候,总有像燕子一样的牺牲品,纵使它们代表着一些人无可替代的美好,但终究要被牺牲,且被大部分人淡忘。但我想,在城市发展的过程里,城市韵味不应该成为牺牲品。就像人民公园属于人民一样,应该有城市的烙印,有居民的烙印,有人间烟火气的烙印。

 谁,才是西安人民公园顶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谁,才是西安人民公园顶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