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至7月7日,宁波大学滴水行动之青禾小分队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活动继续进行,本次在后大街社区开展了趣味编程课,旨在渗透程序设计思想,激发孩子科创兴趣。两天的教学课程内容丰富、成效显著,四十余名小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初步了解scratch软件并进行实际应用,最终创造出了个性化的程序设计。
第一天的课程主要以简单应用为主,小杨老师用两个简单案例,展示编程的创造性与严谨性。
小杨老师先用一个简单的“小猫快跑”的程序设计,带领孩子初步了解scratch软件的使用方法。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正式设计程序前,需要先向学生们介绍软件界面与用法。一位学生自告奋勇地要向大家介绍,他拿着话筒站在讲台上,一边操作一边侃侃而谈,俨然一副小老师的样子。之后由老师演示设计“小猫快跑”程序的基本操作,过程中遗漏了任何一步都无法达成小猫来回快跑的目标,学生们在一次次失败中感受到了程序的严谨性。
编程更精彩的还是在于它的创造性。小杨老师用“大鱼吃小鱼”的程序给学生展示了编程的无限可能。老师先请学生画一画自己心目中的海底世界,构思自己想要的游戏设计。孩子们反响热烈,主动上台分享自己的作品。“我想以灯笼鱼为主角!”“我想设计一个鲨鱼竞速!”学生们各有各的奇思妙想,展示过程欢声笑语不断。
第二天的课程追求进一步应用。在充满理性思维的编程课上,小杨老师还注重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所学知识服务社会的意识。
本次课程以当下新冠疫情为切入点,开展“病毒主题编程课”,通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模拟”“细菌分裂”等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病毒相关知识,增强日常防护意识,同时渗透程序设计思想,尝试自己制作“疫苗保卫战”小游戏,将学所学知识落实应用。
小杨老师通过趣味的教学设计、清楚的任务规划,利用简单的图形模块编程,由浅入深,引导孩子理解程序设计的流程,轻松学习编程。在课堂上,知识讲授与动手实践相结合,孩子们在动手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在轻松的课堂上构建逻辑。从对编程一无所知,到能够设计简单的动画、游戏等程式,充分激发了孩子们对计算机编程的兴趣,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有助于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同时,科学知识的学习可以更好地贡献社会,青禾分队希望从一节编程课出发,共筑学生家国情怀。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