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是刘邦、项羽集团交锋的关键事件。不少人为项羽丧失一个杀掉刘邦的绝佳时机感慨不已,甚至赞同谋士范增的话:“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这未免是“事后诸葛亮”的历史观,是基于结果推断的浅薄之见。

教材《鸿门宴》的节选只是展现了众多矛盾中的一对矛盾,如果以更宽广的视角去分析,引导学生以大语文的方式走进历史现场,我们就会发现,身处历史漩涡中心的项羽,杀与不杀刘邦都有着无数的不得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项羽为什么要杀刘邦

1.刘邦“欲王关中”抢占了胜利果实

项羽发怒起于曹无伤的告密:“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从这里看起来,项羽对刘邦愤怒的原因无非有两点:一是“欲王”,想当关中王;二是“珍宝”,掠取了秦国都城咸阳的全部珍宝,夺取了胜利的果实。这两点哪一个是项羽发怒的根本原因呢?是“沛公欲王关中”。当时楚国灭秦部队有两支,一支是刘邦率领的西入秦部队,一支是宋义、项羽率领的北救赵部队,而真正消灭秦军主力的是项羽为上将军的北救赵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国在当时的反秦军队中数量多,影响大,如果赵国被灭,反秦的力量必将受到致命打击。在赵国危亡的关键时刻,项羽率领楚军前来救援,上演了名垂史册的“巨鹿之战”,并留下了“破釜沉舟”“作壁上观”两个成语。战斗结果是秦军大部主力被击溃,楚军大捷。战斗结束,“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从此时开始,各诸侯将领一致公推项羽为诸国联军统帅,“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然而,意想不到的是,率先攻入关中的却是刘邦统领的西入秦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二世二年十月开始,刘邦领军北上,一路攻薛郡、战昌邑、经陈留、击开封、进武关,因为没有遇到秦军主力,行军进程总体上来说很是顺利。一年之后,刘邦军攻破武关,秦王子婴开城投降,秦帝国灭亡。刘邦进入咸阳,约法三章,布告安民,召集咸阳近处的父老豪杰,明确表示按约定破秦入关,未来会做秦王。刘邦的这一表态经曹无伤传到项羽这里,自然激怒了项羽。各国联军苦战一年多,核心目的就是入关灭秦,没想到自己率领的联军建功最多,却被刘邦抢占先机,夺取了胜利果实,项羽怎能不怒?

2.章邯“洹水之盟”留下了矛盾死结

项羽要杀刘邦的另一个原因是要兑现与章邯的“洹水之盟”。巨鹿之战章邯大败,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章邯仍然拥有三十余万秦军,利用漳河天险,与项羽率领的联军在河北对峙,从二世三年一月到七月,反复拉锯作战,双方不分胜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对峙中,秦朝内部发生剧变,章邯最强有力的支持者丞相李斯被赵高诛杀,更危险的是,赵高又对章邯极为猜忌。失去了朝廷的后援,作为武将又被猜忌,章邯痛感自己朝不保夕,极有可能落得个像蒙氏兄弟一样被诛杀的结果,在这种疑虑恐惧中,他秘密派遣心腹前往项羽军中谈判。

二世三年十月,项羽与章邯在洹水南岸的殷墟,筑坛结盟,签订约降协定。章邯率领残余二十余万秦军投降项羽,作为安抚,项羽立章邯为雍王。雍指雍州,在今天陕西和甘肃东南部一带,基本上就是秦国的土地,雍王相当于秦王。项羽此举,是以联军统帅的名义,许诺灭秦之后,把关中封给章邯,让他当关中王。这既有对自己作为联军统帅权威的确认,又隐含了对“怀王之约”的否认。这显然留下了一个矛盾死结,“王关中”的应该是谁?是践行“怀王之约”还是履行“洹水之盟”?结果不言而喻,项羽不可能自食其言,最简单的解决办法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杀掉刘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项羽为什么不能杀刘邦

1.昔日约为兄弟的战斗情谊

秦二世二年四月,刘邦归属项梁,与项羽同在楚军为将,从此时开始的半年时间里,两人作为亲密战友共同攻打章邯军,战东阿,破成阳,攻定陶,并肩战斗于外黄、陈留一带。项梁战死之后,两人在极其危险的形势之下,密切协作,领军安全撤退回到彭城。半年的风雨共舟、生死患难,两人结为兄弟,这种在血雨腥风里结下的战斗情谊对于两人未来的关系有着巨大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鸿门宴上,对于往日的兄弟情谊两人谁都没有直接提及,但言语之中还是能够看出端倪。刘邦以“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一句希望唤起项羽对兄弟情谊的珍重,以缓和紧张关系。项羽的回答则非常委婉:“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揣摩这句话,我们就能体味到,项羽在这里不是政治幼稚、出卖曹无伤,而是对往日兄弟之情的间接回应:你我的兄弟之情我没有忘记,可是怪你刘邦野心太大,内部又不团结。项羽的这句话既含有杀机,也包含有内心的矛盾犹豫:没有充分过硬的证据和借口,就草率杀掉往日结下战斗情谊的兄弟,是很难做出这个决断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眼前诸侯联军的团结整合

鸿门宴上的主要矛盾是刘邦集团和项羽集团的矛盾,似乎只要杀掉刘邦,所有矛盾都能迎刃而解。可是如果我们站在项羽的角度,扩大一下视野,就会发现刘、项矛盾不是项羽眼前要急于解决的主要矛盾,甚至正好相反,团结、拉拢刘邦才是解决眼前主要矛盾的有效手段。

坑杀二十万秦军之后并没有解决所有的矛盾,四十万的六国联军虽然在入关灭秦的战略目标上一致,但利益分配、协调指挥仍然问题重重。最理智的选择是,不杀刘邦,逼刘邦妥协,让出关中地区。鸿门宴实质上是一场协商关中地区统治权的政治谈判。鸿门开宴以前,项羽和刘邦已经谈判讲和,刘邦将咸阳及关中移交项羽,刘邦只领本部人马,暂驻灞上,统一听从项羽的指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鸿门宴,就刘邦来说,低头妥协,让出关中地区,保住了性命,保存了实力;就项羽来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取得关中地区,维护了自己盟主的权威,团结了楚军,顾及了并肩战斗的兄弟情谊,这对双方来说都是最好的结果。

3.未来天下分封的形象塑造

鸿门宴以和平的方式解决矛盾,既是项羽基于现实的理性选择,也是面向未来主持天下分封,塑造自身形象的绝佳时机。要想未来顺利地推进天下分封,项羽需要树立自己天下共主的形象,鸿门宴就是塑造这一形象的绝佳时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杀掉战友刘邦,激化矛盾不说,必然会有损项羽自身形象;不杀刘邦,既能够团结楚军内部,又向各诸侯表现自己善于化解矛盾的智慧,还向各将领彰示宽容大度的胸怀。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鸿门宴上,项羽当仁不让地“东向坐”,这是展现自己联军统帅、未来天下霸主的权威;整个过程中,项羽话并不多,甚至略显沉闷,而这种表现正是塑造霸主“言之不出”形象的绝佳表演。

综合以上,不难看出,对于项羽来说,在鸿门宴上手起剑落、快意恩仇地杀掉刘邦是容易的,但这样不但解决不了实际的问题,反而可能带来更多更大的矛盾。谋大事者做不得快意事,需要权衡方方面面的利弊,做出各种退让取舍,那种因为项羽不杀刘邦就冠之以“妇人之仁”“优柔寡断”“刚愎自用”的标签无疑是简单的。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说:“对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提升领悟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