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蓝道 编辑|寒彦

当重大公共医疗话题渗进政治计算与经济利益博弈,东西方都会左支右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7月5日18点过后,祖籍巴基斯坦的英国卫生与社会关怀部部长萨吉德·贾维德与印度血统的英国财政大臣里希·苏纳克联手宣布辞职。这场难得一见的“印巴风暴”为接下来的英国政客大规模辞职带了头。48小时之内,英国政府的内阁大臣、国务大臣及议会私人秘书等179个重要官员中,共计63人以辞职方式拒绝继续为本届政府效力。最终,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不得不在7月7日辞去保守党领导人一职,而他离开唐宁街十号,也被认为只是时间问题。

英美多家媒体将该事件称之为“2022英国政府危机”,而这场危机的焦点人物之一,正是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牌:卫生部长萨吉德·贾维德。

中国人对萨吉德可能比较陌生,但对他担任卫生部长期间倡导和推动的“与新冠疫情共存”主张,却耳熟能详。这种主张不仅与许多英国左派和医护工作者的意见格格不入,还引发了英国逐渐放宽疫情管控的一系列政策,并导致自4月1日,NHS停止向英国人民提供免费的新冠试剂盒。

NHS是什么

早在今年2月,英国政府发表标题为《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应对措施——与病毒共存》的官方文件。这份63页的计划书阐述了几个重要观点:英国政府决定将对抗疫情的重点,从 “封锁全国防止疫情的传播” 改为 “大力推动疫苗接种并针对发病人群的病症进行治疗” 。4月1日,NHS迅速调整了新冠试剂盒发放原则。

NHS,英语国民保健署National Health Service的字母简称,亦是英国四个公共医疗组织的统称,共统领150万名雇员,其中9万名医院医生、3.5万名家庭医生、40万名护士以及1.6万名急救人员,在全国有1600间医院和特别护理中心,主要为所有合法在英国居住生活的人提供大量免费的医疗服务。某种程度上,它大概是全球最大规模的公立医疗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NHS的部分资金来自英国政府的税收,其机构本身亦是英国政府的卫生与社会关怀部下属组织。NHS在整个西方社会都算得上是较为罕见且十分健全的国有医疗系统,同时也是英国人嘲讽美国人的资本之一。

NHS有几个主要特征:其一是它的去政治性。NHS的管理人员几乎全部都是公共卫生与医学背景出身,它在管理层的筛选上甚至刻意回避经济学、商科和政治学出身的人士,哪怕后者很可能都是精英。这一特征的底层原则,是不愿将国有医疗的重大决策权交给政治家和商人,而是确保此种权力始终能掌握在医疗工作者手中。NHS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其有着一定程度的自主权。NHS资源的调度并不需要完全听命于其上级,而是由其自身的信托基金完成。目的也是为了能够在公有体制中建立微型的市场,让资源与需求匹配,进而实现NHS的高效运转。

整整10年前,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600名医生和护士走进场地,摆出流光溢彩的“NHS”字样和一家医院的名称“GOSH”,全场沸腾。与莎士比亚、哈利波特一样,NHS已成为英国三岛国家软实力的象征。

当然,对于这个1948年建立的组织,新冠无疑是一场“战争”。仅2020年,在全英NHS系统中排队等待就医的人数就逼近600万,是时萨吉德即警告:未来人数很可能还要翻倍。

一年之前,英国的许多公共场所需要使用NHS的新冠追踪APP扫码才能进入,该APP也能够精确到街区及个人所在地,精准捕捉英国各地的新冠传染者,并给密切接触者发送短信提醒。然而进入2022年后,英国政府的一系列举动与NHS之前的防疫措施似乎南辕北辙。特别是夏季到来之时,外有国际形势风云突变,内有国内政治一片混乱,在通货膨胀、首相下台、俄乌战争等诸多大事影响下的英国,新冠疫情似乎已沦为一个过气的新闻,在公众的目光里失去了最后的噱头。

如今,公共场所已经随意进出,地铁与公交车的口罩要求化为乌有。至七月,英国每日仍有接近两万的感染者,但从人民到政府,仿佛都已把疫情抛到了脑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背后的原因,有人说是西方人纪律性欠缺,有人说是英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国经济作出的决定;有人说是公共卫生专家们经过仔细斟酌商讨出的 “群体免疫”策略,也有人说是愚昧的政府为犯蠢而犯蠢的故意 “摆烂” 。

现实情况自然比我们在饭桌上指点江山时的脑内推演复杂不少,但其中比较容易被人忽略的一点,便是英国政府内部的政治博弈。英国防疫政策的来回摇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英国广义政治斗争在医药领域的一场局部演绎。

政策的改变有何影响?

在深入讨论新冠政策改变背后的原因之前,很多人可能会关心新的政策究竟有没有导致疫情失控——对于这个问题,能够给出的答复是十分有限的。

从NHS公布的数据上看,自四月份英国取消免费核酸测试以来,英国的感染者数量在稳步下降。不过,稍有统计学常识的读者都能够敏锐地指出这一数据的不可靠因素:核酸测试的成本上升伴随着英国疫情管控力度的直线下降,必然会导致大量的新冠感染者无法被统计。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轻症状和低致死率,更是促进了阳性群体的隐秘性增加,使其无法被官方数据精准统计。这类统计学误差在德尔塔变异株席卷印度时发生过,因此并非意料之外的现象。其效应与当时类似:它使得英国的新冠感染数据失去了不小的参考价值。在此之上,要证明英国的感染人口下降与新的防疫政策有正相关关系,更是难上加难。制度变更更加可观的影响反而是英国政府向人民传递的信息,即疫情已经过去/疫情并不危险。按常理来说,这种信息并不利于人民积极注重疫情防控。

已经

如果抛去公共卫生不谈,转而关注新的防疫政策对英国政治经济的影响,可量化的因素就多了一些:取消试剂盒压缩了防疫的成本,叫停管控让经济恢复了些许活性。更重要的是,取消核酸检测所回收的成本能够有效填补到其他缺钱的社保资源中去。从社保运作的可持续性上讲,取消免费核酸测试不失为一种十分合理的政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9月发表在《公共卫生》杂志上的有关新冠病毒防控的研究结果显示,高密集度的核酸测试本身对于疫情防控的帮助是有限的。其主要原因除了相关组织的执行力,更主要的是核酸检测本身极不稳定的精确度。谢菲尔德大学的统计结果是,常用试剂盒的精确度被估计不到78%,最低可达38%。除此之外,官方数据显示,英国先前的“检测+追踪”防疫政策,2021~2022年花费了纳税人157亿英镑,这笔巨额开销迫使英国政府思考资金这样分配是否合理。而就结果来看,政府最终在政策上180度掉头,显然是无法自信地认为精准防疫策略对社保的可持续性毫无害处。

话虽如此,如若认为英国改变防疫政策的动机全部是出于对社保的维护,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以鲍里斯为代表的支持放松防疫的政治家最常提及的,不是从新冠防疫中节省的资源能够充实其他社保项目,而是放松防疫能够盘活国家经济。支持放宽防疫政策的保守党主打国家经济这张牌也合情合理——毕竟保守党在英国为自己树立的形象,就是一个效率高且服务于市场经济的政党,其手握大权的正当性也来自对国家经济繁荣的承诺。了解到这个情况,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在传染病防控这一重大问题上,优先照顾公共卫生难道不比优先照顾经济重要吗?这个问题将我们带回了上文描述的政治话题。

博弈

NHS的运行模式注定了它是一个希望优先照顾公共卫生的机构,但英国政府却另有想法。把以鲍里斯为首的英国政府的核心目标说成“保护英国经济”,恐怕有些片面。对于鲍里斯和保守党来说,英国经济的恢复固然是能够稳固自己政治位置的因素之一,但他们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目标:那便是尝试利用自己的权力,为私有制医保在英国开辟疆土。因此,这番政治博弈背后也暗藏着国有医保和私有医保两种体制的较量,而对峙的双方分别是NHS和英国政府。

鲍里斯和保守党在干什么

鲍里斯和英国保守党近些年来对待NHS的策略一直是削减其资金,并压缩其生存环境。上文提到的《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应对措施——与病毒共存》这一政府文件中,对调整防疫政策的解释是“节省纳税人的钱”。表面上看,这是英国政府铁了心要将新冠防疫政策当作经济政策而非公共卫生政策的态度。稍微深究,便会发现这种解读暗藏了一句潜台词:我们认为削减在公共医疗上的开销是好的,我们不在乎这种削减会不会威胁到群众的健康。这与英国保守党近些年来对NHS资金分配的政策是高度契合的。前首相特雷莎·梅(梅姨)任期的英国政府承诺,为NHS英格兰分属机构在 2018-2019年度到2023-2024年提供年均3.3%,总计200亿英镑左右的资金增长。然而,在需求上升和通货膨胀的双重打击下,这些基金增长被认为远远无法满足NHS和其上属部门的要求。因此,这种幅度的资金增长本质上仍是变相的资金削减。保守党压缩NHS的资金导致的直接结果,便是英国国有医疗的质量下滑:除了无法提供免费的核酸测试,英国医疗系统近些年还面临护士岗位紧缺,排队就医时间过长,电话预约服务极差等诸多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保守党为什么要针对本国的医疗系统呢?其中一个核心原因便是上文提到的,为私有医保在英国开辟疆土。随着公共医保覆盖面的缩水和医疗质量的下降,英国保守党政客便会借此机会大肆宣传医疗私有化的好处,而私有医保也会在群众和医护人员中变得越来越诱人:更好的服务态度,更贴心的就医流程,提供给医疗工作者更好的待遇和薪水……这些煽动舆论的努力,往往会伴随着一些瓜分NHS业务的实际行动。最直截了当的方式,便是将国有医疗的业务甩卖给私人企业,甚至是外国企业。比较典型的例子,便是原本属于英国公共医疗旗下的血浆供给业务,在英国政客的安排下被甩卖,几经转手后被中国的科瑞集团从美国人手中收购一事(顺便一提,该美国企业的创始人之一是美国知名政客罗姆尼,2008年奥巴马的竞选对手)。因此,便出现了关乎英国人民健康的社保项目,经由美国人卖给了中国人这一魔幻现实主义的现象。

保守党能够得手吗?

也许有人会想不通——英国民众对NHS的支持是大范围的、跨政党的,保守党怎么敢逆民意动NHS的蛋糕?

这的确是个好问题。了解英国政治的人都很清楚,削弱NHS有巨大政治风险。即便是掌握舆论和政治优势的保守党,也无法让自己的选民在NHS的去留问题上坚定不移地支持将其肢解(上文中也强调了,热衷于销售国家业务的只是已知的部分保守党人士,保守党内部亦有诸多NHS的支持者)。因此,拿NHS开刀轻则容易被人民视为缺乏常识、不怀好意,重则直接被贴上 “与群众利益为敌” 的标签,失去选民的选票。

那么,是让部分保守党人愿意承担政治风险呢?原因大致有两点:

什么

其一,是保守党强大的政治实力让其几无对手,连它最大的对手工党,多年来都对它缺乏实质性的威胁。自2015年起,保守党与工党的平衡便严重向保守党倾斜。政治立场左翼的工党至今仍处在内部斗争、身份危机、丑闻频出的烂泥之中。尽管保守党在生产丑闻上并不逊色于工党,但近期的民调仍旧显示,在大部分英国人民的认知中,眼下的工党仍是一个难当重用的浮躁组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二,当下几个英语系民主国家的现代政治特征之一,便是 “长期掌权不再是政客追求的终极目标”。游说集团对政治的渗透和其所能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使得政治岗位相比之下显得不再诱人。大量英美政客的职业生涯规划,也把从政只当成一个中间步骤,其事业的终极目标反而是从政治中脱身之后,利用人脉和影响力进入游说集团并赚取大量财富(顺便一提,这种新时代的官商勾结的民主特色,在其他如德国这样的国家是不被法律允许的)。

当然,保守党是永远不会承认这些的。它为自己的行为找了诸多理由——有的宣称这是维护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有的解释说私有医保和公共医疗的有机结合才是英国所需要的。大部分维护NHS的英国人则更愿意相信,保守党的这些行为来自贪污和腐败。NHS业务的销售对象多为美国企业,而在英国试图立足的私有医保机构也多为美国医保组织。美国医疗模式背后的许多重要人物,都被曝出与英国保守党成员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

尽管这类猜想有不少有力的佐证,在有限的篇幅内下结论还是略显仓促,毕竟验证阴谋论的过程相比构建阴谋论要枯燥不少。但是,英国保守党对医疗私有化的向往,和该党政客为了这个目的做出的诸多努力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些努力不论在道德上还是国家利益上,都有许多令英国人民担忧的地方。而保守党的行为,这时便会以迫使NHS取消免费核酸的形式影响整个社会。在可预见的未来里,国有医疗与私有医疗的斗争还将在英国继续,NHS所代表的去政治化的医疗,可能终究还是过于美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