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冬,张静江28岁,他偶然相遇孙中山,当时就决定把自己的钱拿出来资助孙中山的革命事业。

张静江此前只是听过孙中山的事迹,他们彼此并不认识。他与孙中山经过商量,为安全起见,定好了汇款的暗号:用字母A、B、C、D、E,分别代表1、2、3、4、5万元的金额。当时孙中山因与张静江是不期而遇,对这种好事半信半疑,并未放在心上。

孙中山与张静江(图源: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中山与张静江(图源:网络)

他们分别后不久,孙中山到了东京。当他计划再次在国内发动起义时,却发现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撑。他和黄兴商议此事时,忽然想起了张静江说过的话。

在一旁的黄兴表示怀疑,他不相信世上有这么傻的人会把钱无偿送人!孙中山虽然心里也没底,但当时他们是束手无策。无奈之下,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按照约定的地址,拍了一封只有字母A的电报。

没想到不多久,一万元真的就汇到了!他又拍出第二个字母、第三个字母,钱都是分毫不差地收到了。此事还不止一回!后面每当革命资金不够时,孙中山都会想到张静江,而他每次都能将钱如数汇到。做出如此举动的张静江,究竟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

张静江(图源: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静江(图源:网络)

张静江(1877年9月19日至1950年9月3日),又名人杰,浙江湖州南浔人。南浔有“四象八牛,七十二只小金狗”的谚语,是用来形容一个家族拥有的财富。据说,在那个时代,拥有银子百万两以上称作“象”,五十万两以上不足百万两称作“牛”;三十万两以上不足五十万两称作“狗”。张静江的张家与外祖父的庞家都是“象”。

祖父张颂贤和外祖父庞云矰均是近代知名的实业家。他们极有抱负,且热心公益事业。他们对张静江的一生影响颇大。

张静江的祖父张颂贤(图源: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静江的祖父张颂贤(图源:网络)

张静江十岁那年,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路边一栋房子着火,一个小女孩被困在二楼。张静江来不及多想,便用水打湿身上的棉衣,冒着生命危险冲上了楼,抱起小女孩就从二楼窗口跳下。

他虽然大难不死,但左腿骨折,经过医治仍成了残疾。贵为富家子弟的他,不顾自己安危救下小女孩的举动,被当地人广为传颂。

真正让张静江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是从他远去法国开始,此行彻底改变了他的一生。1902年,25岁,张静江以驻法使馆商务参赞的身份,随钦差大臣孙宝琦出使法国。

张静江与原配夫人姚慧(图源: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静江与原配夫人姚慧(图源:网络)

在巴黎,家族的商业基因在他身上展现了出来。他敏锐地察觉到中国特色商品,在巴黎市场上奇缺和空白,有着极大的市场空间;而且是有市无价。同时,他还发现日本商人在法国市场很强势。他在想同是亚洲人,中国人怎么可能不行!激起了他的斗志,他想与气焰嚣张的日本商人一决高下。他的眼界还不止如此,他想以巴黎为基地,先把中法贸易做起来,进而开拓欧洲市场。

他去考察了一些从事外贸的洋行。摸透了他们的运作模式后,成立了一家贸易公司,准备借鉴他们的模式,先模仿后超越。那时国内华人开展海外贸易的风气尚未打开,只有法国人到中国来开公司、洋行,还从未有中国人到法国去办商行的。因此,张静江是中法贸易的中国第一人!

公司最初只经营中国最有特色的生丝和茶叶。这两个品类历来都是外国人最喜欢的,再加上他中国人身份的加持,凭着这两个品类他的公司很快就在法国市场站稳了脚跟。而且生意比预想的还要好!

生丝和茶叶(图源: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丝和茶叶(图源:网络)

另外,他还在巴黎的繁华商业区,开设了一间以旗舰店为标准的茶馆。在形象上中国风浓厚,在当地十分抢眼!走进店内悠扬的古筝声扑面而来,店员统一着装旗袍;在展示区,各式各样的茶叶琳琅满目,店员热情地向客人介绍茶知识、茶文化;在品茶区,或纱幔或屏风隔开几张中式风格的桌子,融入了灯笼、竹子、山水画、古代诗词等古典元素;还有茶道艺术表演等。很快,这里变成了一个举办沙龙、聚会的高级场所,也成为了游客必经之地。

同时,他瞅准时机,及时把经营范围拓展到了绸缎、地毯、漆器、竹器,以及名贵的古董、字画、玉器、瓷器和青铜器。那个时候,法国对于一切古代文化艺术品的进口实行免税的政策,加上中国文物在欧洲市场上本就走俏,所以,张静江的生意做得是顺风顺水。

张静江经营头脑异常灵活,不错过任何一个商机。他趁法国牛奶涨价、供应紧张之际,开办了一家豆类加工厂,供应物美价廉的豆浆。来自中国工艺的豆浆,莹白如月,滑若牛奶,香味醇厚,深受大家的喜爱。

豆浆(图源: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豆浆(图源:网络)

张静江在法国的生意,可谓是马到功成!财源滚滚!获利无法估算!这个中国早期的商务随员,就这样在清末民初担当了出国开拓商业的领路人。

1905年,张静江乘船返回法国,在船上遇到了孙中山,这成为他人生重要的转折点,从此他不再只是一位商人,将个人财富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了一起。

张静江的哥哥曾对他讲起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的事迹,所以张静江对孙中山推翻清朝的革命之举十分钦佩。不过,张静江是清政府驻外人员,孙中山对他存有戒心,刻意避开他。不料张静江却在甲板上拦下孙中山,直截了当地说:“我知道你是孙文。你不要以为我反对你,我是最赞成你的人!”

1905年孙中山(中左三)在布鲁塞尔与留学生合影(图源: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05年孙中山(中左三)在布鲁塞尔与留学生合影(图源:网络)

由于形势复杂,孙中山哪敢轻易相信!于是,张静江讲了一件往事。1904年,孙中山为宣传革命到了法国。几名叛徒潜入孙中山的卧室,偷取了同盟会重要文件,向清驻法使馆告密。若按大清律法追究,孙中山免不了再次遭受灾祸。多亏张静江说服了公使放过此事,并在次日安排人将文件送了回去。文件失而复得,一直是孙中山心中的谜团,直到今日,终于弄清楚了。

1904年孙中山照片(图源: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04年孙中山照片(图源:网络)

张静江告诉孙中山,他坚信只有革命才能救中国,将来革命事业需要用钱,孙中山可以拍电报给他。对于孙中山来说,从革命以来,资金一直是他的痛处。他筹集资金的渠道主要是海外华侨的赞助,在当时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筹到的数额都不大。相对于每次起义需要数十万元的花费,难免杯水车薪!这时好事突然从天而降!但由于张静江身份特殊,他虽然讲了一些过往,孙中山还是半信半疑。

后来,正如本文开头所讲,经过反复验证,张静江的确能兑现自己的承诺!自此以后,每次遇到革命资金不足,孙中山便想到了张静江的汇款之约,而张静江每次总能按时如数将款汇到。甚至有一次,由于需要较多资金,张静江就将他在巴黎所经营的一个茶店卖掉来资助起义。因此,孙中山曾说:“自同盟会成立之后,始有向外筹资之举,当时出资最勇而名者,张静江也,倾其巴黎之店所得六七万元,尽以助饷。”

1912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图片(图源: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2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图片(图源:网络)

孙中山对于张静江资助革命的举动十分感激,曾去信表达感谢!张静江回信告诉他,我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我坚信只有革命才能推翻清朝的统治,而你又是最有能力做这件事的人。另外,我们既然成了同志,就没必要说这样感谢的话,这样的来信也容易被敌人发现。

聚集财富是商人向往的目标,而能像张静江这样把自己的财富无条件地支持革命事业,历史上并不多见!称他为“现代吕不韦”也不为过。孙中山称张静江为“奇人”,民国时期又称他为“革命圣人”、“民国功臣”,并题写了“丹心侠骨”赠送他。

张静江雕塑(图源: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静江雕塑(图源:网络)

注:文中图片仅作示意

大家好!我是历史元素,专注叙述商业人物心路历程!欢迎点赞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