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我不怀疑视频作者的精神内耗是被“二舅”治愈的,因为这是他主动从生活中探索到的,但是当视频爆火后,大家纷纷表示非常感动,但是自己的精神内耗并没有得到缓解。

重要的一个差别在于当事人是主动想改善自己的精神内耗,还是被动卷入到一种方法中。如果当事人体验不到自己情绪是被允许的、被理解的,而是被动卷入到一种缓解内耗的方法中,再多的“二舅”都没用。

常见的精神内耗无非就是抑郁、焦虑、强迫等。

1、忙起来你真的就没工夫抑郁了?

“忙起来你就没工夫抑郁了”,抑郁症患者恐怕对这句话并不陌生,但经验告诉我们这样的表述不仅无法让患者启动去做事情,反而会加重他们的自责感,“我之所以落到今天这步田地,就是因为我懒惰,我没有养成做事的好习惯”。

但另一方面,心理治疗最终能够对来访者产生扰动,并非他们明白了什么道理,或者接受了某个观念,而是他们真正地付诸了行动,哪怕只是做日常的事情。

那么作为治疗师,如何能够启发来访者让他们产生扰动便成为了一个课题。李松蔚老师在新书《5%的改变》中提出这样的思路:请当事人尝试的变化一定要小之又小,近乎不变。变化如果大刀阔斧,甚至于指向“你从前的活法要不得”,就会变成用不上的大道理。这不难理解。关键是变化要“小”到什么程度呢?我个人的心得就是5%,不太起眼,几乎不解决问题。这反而是合适的。我那些效果好的建议,都是请提问者在未来一段时间近乎原地踏步,维持从前的困苦。这样一来不就等于没变么?其实也有一点变化,那就是提问者在同样的困境中多了一份觉知,至少是奉命而行的立场。这已经是变化了,会进一步催化更大的改变——这在系统治疗中有专门的原理,叫“悖论干预”。有时候,我还会把对方深陷其中的行为模式重新做一番演绎,请他带着游戏的心态重复一遍,这也是改变。

这一点在森田治疗中也有体现,不少治疗师都反馈“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治疗理念在治疗强迫症时都会遇到阻力,这个听起来很“管用”的方式为何不管用呢?其中一个因素就是治疗师直接将“你应该去做事情来转移注意力”的理念强加给来访者,不仅不会起到促进的作用,反而可能加重心理负担。但一百多年前森田正马并不是直接口头要求他的神经症患者的,而是亲自带着患者在田间劳作,身体力行,而非高高在上或者作壁上观。

起效的方式总是想办法激发来访者内心的动力,而非施加压力。

2、有时正能量的言语并不能起到对应的作用。

疫情期间偶然换到中央五台,播出的是19年的某一场世界级别的举重比赛,轮到中国选手上场,在抓举失败的情况下,继续尝试挺举。央视解说道“一定没问题的,他实力在这儿摆着呢”。

这句话似曾相识,初中以前,自己成绩一直不错,但高中后却变得不稳定,每次老师找我谈话“你没问题的,入班理科成绩那么好”,我明明知道班主任是在鼓励我,可内心中总是有个声音“别人越是这么说,我越是担心表现不好,越是害怕无法达到预期,让人失望”,我甚至会不自觉地认为以前取得的成绩都是碰运气。

对于当时玻璃心的我,想听的不是鼓励,不是“正能量”,如果有个人能陪着我一起丧,我会更轻松一些。

3、内向一定是劣势么?

小时候我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每次父母带我去参加一些聚会时,自己总是不好意思称呼别人,更不用说主动攀谈了。所以大人们经常说“这孩子怎么这样,你就不能活络些么?”或者“主动喊个叔叔阿姨,你有不会吃亏?”奇怪的是,他们这么说完之后,我非但不会变得更加外向活跃,反而更“自闭”了。

成长过程中,我一直认为内向是不好的特质,身边不论是老师还是长辈总是会称赞那些活泼外向的孩子,所以我有些时候会“逼迫”自己大胆一些、活泛一些,倒也不是完全没有效果,如果内向和外向是一个连续谱系的话,我的确从内向这一端向外向那一端偏移了些,但距离那些天生外向的人来说,还是有很大差距。

但这个自我不接纳的状态着实令人痛苦,它令我无法自洽地独处,也造成了很多的情绪内耗。明明自己不善言辞,非要逼迫自己像外向者一样变得能说会道。

其实性格并没有绝对地好坏之分,如果你是一个自我协调的内向者,你只是在公共场合没有那么爱表达自己而已,但你可以很好地与自己单独相处,你可以找到取悦自己的方式,比如一个人读书、看电影或者运动,自洽的内向者并不会出现精神内耗。

作为内向者,你要去挖掘自己的性格优势,你可能无法成为聚会时的焦点,但可以在独处时更加深入地思考工作或学习中的某个问题,你完全可以自得其乐。

4、允许自己拖延反而不纠结了

有许多来访者会谈及自己拖延的问题,有趣的是大家虽然背景经历各不相同,但在拖延的问题上倒是很一致——内心里渴望自律,但就是行动不起来,习惯性地滑落到拖延的状态里,然后陷入焦虑、自责的泥潭中。循环往复、无法自拔。说来惭愧,我自己曾经也是重度拖延症患者,三年级之前课业简单,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在周五晚上就把所有的作业写完,然后就能没有负担地畅玩两天,我确实够自律,这个状态总是能轻松获得。四年级之后老师开始布置写作文,可我偏偏最怕的就是写作文,因此周五晚上写完所有作业的计划自此便被打破了,一开始我还能坚持先把其他作业写完,只是作文部分拖延,但后来因为缺少了一鼓作气的感觉,我会一股脑地把所有任务都推到最后一刻才启动。童年的周日晚上是最难熬的。看了许多励志书籍,干了很多鸡汤,想过各种方法调动自己,反复强调“这次一定不要再拖延了”,但无情的现实一遍又一遍地吊打我。后来我也常常自我怀疑,“我是不是不适合学习”“我能力不足”,甚至有点担心“我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最近听到过一句话“想要自律的人才会拖延”,这句话有点反直觉,但我见到过的几乎所有拖延的人都是对自我有要求的,大多数人因为事情没办法一下就被解决掉而选择拖延,或者因为对完美的追求而导致拖延。让人痛苦的不是拖延,而是自律。意识到这一点后似乎让我有了一点变化,我对拖延的行为不再那么排斥,我开始主动思考拖延的价值,比如拖延拖延能给我争取到一些时间来做前期的准备,拖延到最后一刻会激发高效表现。后来我甚至主动地、有计划地拖延,神奇的是内心里少了很多阻力,反而拖延变得不那么严重。

5、思维反刍的作用

思维反刍是说一个人沉浸在自己的思维中,反反复复,不能自拔。而且反复思索的常常还是偏负面的内容,所以时间久了,难免会出现抑郁、焦虑情绪。但人们即便在了解到这个过程后,仍然控制不住去反刍。控制不住是个很有意思的说法,同义词有“情不自禁”“身不由己”“鬼使神差”,当你使用类似表达的时候,常常能够说明事情本身是具有吸引力的。思维反刍有什么吸引力呢?相比于着手解决具体问题来说,思维反刍可能还是轻松点的。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是很辛苦的,它需要动脑子、投入时间和体力。而且即便投入了,有时也难以确保一定能得到预计的结果。而思维反刍的代价可能就相对小一些,我只需要坐在那儿纠结一下、痛哭一番,就可以不用面对现实中的问题了。另外一个与此类似的例子就是拖延。人人都知道拖延不好,我应该日积跬步,而不是临终突击。但很多人宁可选择承受拖延带来的焦虑痛苦,也不愿承受日拱一卒的辛苦。思维反刍和拖延可能属于一种保护机制,不用持续地关注解决问题,只用把焦点放在内心里,不用整天思考“怎么办”,只需要去关注“我能悟出什么道理”或者“我能想到一击制胜的解决办法”。显然这比解决问题要轻松。

6、不被允许的焦虑反而成为困扰

人人都会焦虑,当你焦虑的时候,身边的亲人朋友经常会说——“别想了,肯定没事儿的”,大多数焦虑的人听了这样的劝慰后可能真的能做到不去想,但总有一些担心到骨髓深处的人会思考——“你说不想就能不想么?我可控制不了自己的想法。”“你为啥不让我继续想了,是不是因为它太可怕了,所以才建议我停止思考?”“这样的后果太糟糕了,我肯定得想尽一些办法避免它的发生”。

对于后面这个群体来说,直接告诉他们“别想了”,反而有可能让他们更加沉浸在“脑补”出来的困境中。不妨反其道而行,你可以先别着急劝阻他们,而是让他把想象中的灾难现实化。

比如有人表示“担心自己得了重病”,整天惶惶不可终日,学习学不进去,工作也无法专注。可以不着急劝阻,而是询问“然后呢?”他可能表示“如果我得了重病,家中上有老下有小,没人照顾很可怜的。”这样看来他真的是很有责任心的一个人,他这样担心也不无道理。

但问题就从脑补出来对自己得病的恐惧转移到了对家人生存问题的担心,“再然后呢?”“老人还有点退休金,即便真的发生担心的事情,似乎也能撑一段时间”“孩子还小,但我已经未雨绸缪,给他买了一些人身保险”,所以似乎担心程度缓和了一些。

“每当你担心自己得重病的时候,就告诉自己,不要心存侥幸,它注定会发生,剩下的问题就是你还能做点什么?”

“我在还有体力和能力的时候,多赚些钱,努力给他们提供更加充足的物质保障”“我趁现在还能运动,就多锻炼锻炼,尽可能保持健康饮食”“这么想的话,反而不太担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