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小症作为近年来越来越受重视的儿科内分泌疾病,已经成为许多家长头疼的问题,明明孩子营养充分,却还是长不过同龄人,不但家长着急,孩子的心理也容易被影响而变得自卑敏感。

要想正确判断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家长们一定要掌握矮小症的基本常识,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临“危”不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矮小症的分类

①生长缓慢性矮小:外观均匀性矮小,但生长缓慢。最常见于生长激素缺乏症,其他有染色体病变引起的特纳综合症、小于胎龄儿、慢性疾病(如营养不良、慢性肾脏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慢性哮喘等)及环境和精神因素引起的矮小症。

②体型不匀称性矮小:外观不匀称性矮小,即患儿的躯干与四肢长短不成比例,常见于软骨发育不良、成骨不全和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③特发性矮小:外观为匀称性矮小,且每年的生长速度正常,常见于家族性矮小症及体质性生长和发育迟缓。

临床表现

身材矮小,生长速率减慢,骨成熟延迟和代谢异常。

②孩子到青春期时,性器官或第二性征发育不良。男孩阴茎小、隐睾、无胡须、声调似小孩;女孩无月经、乳房不发育、子宫小、外阴幼稚、无腋毛。

③骨骼也是有年龄的,矮小症患儿骨龄通常比实际年龄延迟,即生长发育比同龄人慢、骨成熟发育落后。

④生长激素缺乏引起的矮小,这一类孩子的智力是正常的、身材比例也是匀称的,但他会有面容幼稚的表现,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鼻梁扁平、下巴突出、额头宽大、牙齿错位。

⑤软骨、骨骼发育不良引起的矮小,这类孩子一般身材比例不平衡,可能是上身比较长、下身比较短。

⑥患儿的智力一般都是正常的,但如果是甲状腺激素缺乏者,可能会伴有智力低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不光是今天介绍的这些分类和临床表现,矮小症还有许多常识需要医护人员多加宣传,需要家长朋友们主动去了解。

矮小症是当代困扰众多儿童和青少年的病症之一,又常常因为老一辈人根深蒂固的“晚长”观念而导致拖延治疗,最终耽误孩子的一生。家长朋友们一定要正确认识矮小症和晚长之间的区别,相信科学的检查和诊疗手段,给孩子一个不被定义为“小矮子”的成长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侠

育高儿科门诊特聘儿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会员;美国认证协会注册国际心理咨询师;安徽省儿童内分泌学组副组员;中国医师协会安徽省青春期医学委员会会员;国家家庭教育指导师。

擅长儿童身材矮小、性早熟等儿科内分泌及生长发育疾病的个性化方案诊疗;在大骨龄孩子身高管理方面深入研究探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