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原本预计于今年7月底前公布的债务重组方案,终于在7月29日公布。

此前重组方案迟迟未出的原因,据说是因为债权人的原因:

主要是关于恒大在重组后将承担多少债务等问题,各方没有达成一致。

此前恒大所有的辉煌和风雨,所有的荣耀和痛楚,都伴随着方案的出炉,而逐渐风轻云淡。

再精彩的商战剧或许都没有“恒大风云”更跌宕起伏。“恒大风云”的全剧终,留给后人的,除了一声叹息外,或许还有一些思考和启迪。

01、恒大官宣重组进展

让我们来看公告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来对这份公告划重点:

1、上半年恒大正努力复工了!已售未交楼项目中96%已部分或全部复工。

2、恒大的新赛道正式进入销售模式了!新能源汽车已经开售了,恒大自主研发的新能源汽车恒驰5汽车7月6日正式开始预售,已收到3.7万台订单。

3、近期恒大正努力推进境外债务重组!在尊重所有利益相关者权利和国际重组原则的前提下,促进境外债务重组方案,目前可行的境外重组方案还在探讨中,尽职调查工作仍在推进中。

4、下一步工作:积极与债券人接洽、协调。根据本公告提到的几个债务重组原则,尽快制定境外债务重组方案。希望在2022年内尽快公布境外债务重组方案。

看得出目前这份公告一半是为了释放信心:复工复产ing、保交楼ing、新赛道新能源车也开始卖了ing;

另外一半则是就之前承诺的近期会给到境外债务重组方案一个说法的阶段性回应。

虽然没有太多实质性内容,但也算阶段性回应。

在7月,恒大也有一波小高潮剧情。

经过4个月的调查,7月22日,恒大发布公告,恒大物业134亿元存款质押被相关银行强制执行事件疑云谜底揭晓:

执行董事夏海钧及潘大荣,以及子公司恒大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柯鹏参与了相关的安排。

尤其是夏海钧,是恒大的得力干将,也是房地产黄金时代明星职业经理人的典型代表,巅峰时期,他的薪酬一度被传高达2亿元。

潘大荣也是恒大的首席财务官,这个岗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据说柯鹏在恒大内部被视作福将,因为能解决前任解决不了的棘手问题,而得到了许家印的赏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点魔幻的是,一纸公告出炉,三位重量级高管集体告别恒大,这在高管离职史上史无前例,引发行业巨大关注。

一家企业的门面,除了老板本人外,剩下的或许就是职业经理人。当这些老板亲信或重用的人都离开公司,预示着一种结束,和一种新的开始。
此前香港媒体报道,7月28日,恒大正寻求出售位于香港湾仔的恒大中心物业,市场估值约90亿港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恒大中心

据传接盘侠为李嘉诚的长实集团,对于李嘉诚来说是抄底,而对于恒大来说,则是亏了30多亿。这栋建筑是2015年恒大以125亿从华人置业手中购入的,后来改名中国恒大中心,一时让恒大风光无限。

这已经是恒大爆雷以来,在公开层面最大的单笔资产交易了。虽然对于恒大的巨量债务是杯水车薪,但对于恒大来说,有资产变卖总比没有好。至少在传递给业界一个讯号:

恒大还在积极处置资产,积极应对债务。

在经历了高管的集体退场,重大资产的出售后,恒大的重组方案出炉对于恒大来说是一件好事,此次只是公布方案,想要执行重组的话还需要一段时间。

但对于恒大来说,过去所遭遇的种种风雨,最终都将在债务重组阶段而云淡风轻。

这个曾经房地产黄金时代的巨无霸,也将和我们渐行渐远。

02、恒大暴雷始末

在恒大的发展模式,不经意间给自己种下了雷。

从恒大成立之日起,商票是一直刻在恒大DNA里面的东西。

恒大大多数工程款,都是通过商票支付。根据商票圈统计的数据来看,2020年恒大商票余额高达2052.67亿元,相当于华润、绿地、融创等十余家房企的总和。

在恒大发展的黄金时期,拖欠商票一年半载一切都好说,但当恒大遭遇资金困难时,就会引发较大的危机,引发较大的连锁现象。

2008年,恒大走出破产危机后,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多元化之路。恒大冰泉、恒大足球、恒大粮油,让全国人民都知道这个做地产的房企,也能做快消品,干体育事业。

恒大的多元化业务仍然是高举高打的模式,并且非常烧钱,多元化业务的高负债模式也成为恒大爆雷的诱因之一。

另外从2010年左右开始,恒大就通过借新还旧的方式来维持公司的运作,然而2020年三道红线的出炉,让恒大无法通过借新钱来还旧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恒大资金链断裂。

综合来说,恒大的爆雷还是因为其高举高打的模式,就如同一辆高速行驶的列车,却突然被要求降速,产生脱轨风险甚至翻车。

2021年5月,恒大部分商票陆续被曝出无法兑付,之后越来越多的拒付消息被曝出,引发市场挤兑,一发不可收拾。

2021年6月,恒大在河南许昌的悦龙台被曝项目停工,发生民工讨薪事件,再次将恒大拖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2021年9月初,恒大的理财产品被曝在没有任何警示的情况下,全部停止兑付。

据报道,恒大财富未兑付的理财规模达到400亿元。而恒大内部超过九成的员工都“自愿”购买了恒大的理财产品。

2021年9月10日,许家印在恒大财富专题会上明确表示:“我可以一无所有,但恒大财富的投资者不能一无所有!”

2021年10月22日,许家印在恒大集团复工复产会议上透露了3大“震撼人心的战略决定”:

一是坚定不移、全力以赴实现复工复产保交楼;

二是全面实施现楼销售、大幅压降房地产开发建设规模;

三是10年内实现由房地产业向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转型。

虽然许老板的战略无比正确,但是要实现现房销售谈何容易?想要在大量资金沉淀的汽车领域实现盈利,对于外行人恒大来说或许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021年12月6日,恒大发布公告称,考虑目前在经营上和财务上面临的挑战,恒大董事会决议设立风险化解委员会。

该委员会不属于恒大集团董事会下属委员会,除了恒大自身高管,还引入了粤海控股、中国信达、越秀集团、以及国信证券、中伦律师事务所机构人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阵容可以用“明星级”来形容:粤海控股、越秀集团、中国信达、国信证券四家均为国资。其中,中国信达更是中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AMC)之一。

从角色和分工上看,粤海控股和越秀集团代表了政府的监管,同时在必要时也兼具接盘的实力;
中国信达是专门从事不良资产处置机构;国信证券和中伦律师事务所则提供资本运作和法律中介上的帮助。

如此多元、专业化的明星阵容,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恒大解决目前面临的各种困难。

今年来的恒大,从官微上看,主要在忙着保交楼。恒大集团官微最新的内容停留在了2022年5月5日,标题是:

许家印:4月销售30.9亿,5月交楼目标10万套。

恒大最近一次振奋人心的消息是,7月5日恒驰5发布。15天后,恒驰官方宣布累计订单量就已超过3.7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恒驰总裁刘永灼此前也表示:

恒驰大卖已成定局。

这份信心值得肯定,但这个数字也只是停留在预售阶段而已,最终能够交到客户手上才是关键。

相信在重组方案正式落地后,无论在保交楼、还是保交车上,都能有一个比较好的结果。

03

许家印的梦

到此为止,许老板或许不太会再出现在公众场合了。他会否再出现在商业界?又或者从此不闻窗外事,我们不得而知。

但许老板作为房地产黄金时代的典型人物,确实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至少对于许老板来说,他也曾达到事业的高峰,也曾实现过自己的商业梦。

许家印1958年生,从小由奶奶带大的他,童年生活不易。18岁时,仓促地参加了刚刚恢复的高考,没通过,第二年又一次参加,数理化成绩优异,总分位居全市前三名。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钢铁厂,3年就成为车间主任。

许家印的发迹和时代机遇和社会发展不无关系。1992年,许家印加入下海大潮,来到深圳;1996年,创立了自己的公司;2009年公司在香港上市,项目遍布全国各地。

2020年,恒大销售额超过7000亿。当时还是众人艳羡的巨无霸房企。

2021年,剧情反转,跌落神坛。

2022年,剧情阶段性落幕,留给我们的是无限的思考和回味。

作为昔日业界第一大的行业巨鳄,许老板的魄力和能力毋庸置疑,只是这一波行业大背景洗牌太猛烈。我们也希望接下来看到恒大能够顺利交楼,也能在新能源汽车这条新赛道创出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