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夏天,水很差,今年夏天,水清了,环境也好了。”南湖大道旁的庙智桥上,买菜回来的许老伯忍不住多看了几眼脚下的庙湾浜。

为了提升庙湾浜水质,沿河的4个排口进行了整治,沿河道的地下,增设了多个“神器”。

今年以来

梁溪启用了全新的污水处理工艺

现已完成58个河道排口的治理

让河水变得更清

同时增加了雨水的可循环利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庙湾浜是运河支浜,夏季多雨,路面污水严重影响水质稳定。支浜净,运河才能清。为了从源头上治污,梁溪水利局赶在夏季到来之前就将“神器”安装到位。

这是一种水质净化设备。首先在排口处设置生物滤笼,将排口污水截留收集,再进入设备深度处理,达标后,才排入河道中。

以前是劣Ⅴ类的河,经过整治,现在部分断面已经达到了Ⅲ类水,新安装的生物过滤设备起到了关键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占用地上空间、处理能力强,能快速实现水质净化,这一治水“神器”,被梁溪水利的工作人员们形象地称之为“微型污水处理厂”。

目前,一座座“微型污水处理厂”正在梁溪河道旁的地下和水中建起。今年梁溪将集中整治100个河道排口,现已完成了一大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眼下,梁溪不但致力“把水更好地排出去”,还在“把水更好地用起来”上出实招。

马夹浜位于老城区,存在水源难以识别、水流路径变化多等难题,极大地增加了城市内涝治理和水污染防治的难度。

马夹浜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建造了雨水花园、下凹绿地、透水铺装等,对雨水进行吸收储存,并对初期雨水进行源头净化,有效缓解了径流高峰,减轻管网防洪排涝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雨后的马夹浜旁港务路的路面径流和小区一侧沿街路面径流,可通过过路暗涵,流至雨水花园进行消纳和收集回收

系统收集的雨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可用于冲洗马路设施,按照每次冲洗约15立方米水计算,年平均冲洗150余次,可节水约2250立方米。

改善水质

刻不容缓

让我们携起手来

以科学辅佐信念

共建洁净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