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镇安县政协民族宗教社会法制和港澳台侨外事委员会结合全县“人盯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1844”运行实际,在全县探索建立首个政协委员学习组及界别委员工作室,并探索建立了“135”工作机制,有力提高了政协委员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为实现“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先行地”目标贡献了政协智慧和力量。

建好一个阵地。成立专委会学习组和委员工作室,设置委员公示栏、报刊亭、委员读书吧,制定了学习组职责、工作室职责、委员坐班制度、接待制度等6项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依托县“人盯人+”总指挥部指挥中心,建立了委员活动中心,确保活动有场地。成立了专委会学习组党支部,建立了学习组委员微信群,开通了委员坐班专用邮箱,确保了阵地有人建、有人管、有作用。

发挥三大作用。着力发挥好政协学习组和委员工作室建言资政、凝聚共识、服务大局三大作用,组织开展“发挥基层协商民主作用·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调研活动,撰写调研报告,提出意见建议,为县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先后组织开展“焕发正能量·绽放新活力”、“弘扬建党精神·助力乡村振兴”、“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主题党日活动3次 ,表彰优秀共产党员12名,进一步激发了委员履职积极性、建言资政主动性。落实政协委员累计坐班23人次,接待群众30余人,帮助化解问题13个,使政协工作不断向群众、向基层拓展延伸。

实现五大成效。通过“135”机制的实施,极大的发挥了政协学习组和委员工作室作用,实现了委员活动经常化、委员联系群众常态化、委员履职最大化、协商民主广泛化、基层治理高效化五大成效,画出了政协工作最大“同心圆”,真正将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效能。镇安“人盯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1844”机制被《中国乡村振兴》、陕西省委《决策与研究》、《陕西政法》刊载推广。《五治融合 六长管理—构筑农村社会治理长效机制的创新探索》被评为全国创新社会治理优秀案例。镇安县综治中心荣膺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先进集体。镇安县被评为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全市平安建设及维护稳定考核优秀县。(陈风军 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