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1912年元旦,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宣布退位,与隆裕太后等其他皇室成员幽居于紫禁城中,中国从此再无封建王朝。

短短12年后,因冯玉祥的强硬逼宫,清室众多贵族子弟又被逐出了紫禁城,溥仪也被迫离开了北京。

那么,彼时滞留在北京的清室遗老遗少们,此后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呢?

其实,虽然家族衰败,权力也不复存在,但诸位同姓亲王、郡王的家族仍然保留了大量财富,他们依旧维持着皇室作风。

肃亲王府的十七格格,爱新觉罗·显琦,幼年便在这样锦衣玉食的生活环境下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虽然生活十分优越,显琦却希望自己能够像其他人一样读书、工作,拥有自由的生活。

但对于一个固执保持着王室做派的传统家庭而言,显琦想实现这样的愿望,着实有些困难。

据显琦生前回忆,那时王府有规定,格格们不能随便出入,违者重罚。

而且,每次府中女眷获准出门时,都必须要有乳母或者随侍跟从,不得单独行动。

直到1937年,19岁的显琦终于成年,拥有了对抗家规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她不顾家人的反对,去了一家外国人开的公司里工作,开始像个职业女性一样,每天上班下班,也慢慢拥有了她一直奢望的自由。

1948年,显琦和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创办了一所女子学校,初尝创业的滋味。

刚开始时,显琦还只能依照课本念,授学效果并不好,她也很伤脑筋。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磨合后,学校开始渐渐有了起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这种简单、平凡的生活,显琦感到非常满意和欣慰。

虽然不像从前那样,处处有人照顾,但她通过自己的工作和学习,过上了自己想要的自由的生活。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了1948年。

北平解放后,学校关停,家中亲人也陆续离开了北京,只有显琦选择留了下来。

但当时,曾经的“肃王府”早已败落,父母在她四岁时相继离世,并没有给她留下什么钱财。

不仅如此,大哥匆匆离京时,只留下了100块钱,还将自家的6个孩子、保姆母女二人都托付给了显琦,压力骤增。

为了维持生计,她只能不停地变卖家当换钱,目睹家中的古董、钢琴、地毯一件件被搬空。

只可惜,出身优渥的显琦又因为不懂市价,被二道贩子多次欺骗,生活一度变得十分艰难,只能靠给海军织毛衣赚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1952年,兄长终于在香港站稳了脚跟,得知了妹妹在北京的窘境,千里迢迢给她寄回了一笔钱,这才让显琦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刚拿到这笔钱,显琦又犯了难,不知道该做点什么营生。

这位从小锦衣玉食的格格,并没有什么生意头脑。

她偶然想起,自己曾跟王府里的厨子学过做西餐,便在自家院中开了一家西餐厅,自己做大厨。

可她忘了,那时新中国刚成立,人们哪里会吃什么西餐,所以生意十分惨淡。

相比起显琦的“傻白甜”,她的画家丈夫马万里显然要理性的多。

在丈夫的建议下,显琦把西餐厅改成了四川餐馆,取名为“益康食堂”,生意果然逐渐变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8至1973年,由于“川岛芳子胞妹”这个特殊又敏感的身份,显琦遭遇了长达15年的牢狱之灾。

在此期间,为免丈夫马万里受牵连,显琦主动提出了离婚。

结束铁窗生涯后的五年,显琦被安排到天津的一家农场劳动,历经各种磨难,随着年岁增高,生活更加惨淡。

出于身体的压力,她费尽周折给邓公递了一封信,希望可以求得一份文职工作。

就这样,在命运的安排下,显琦再次回到了北京,这个跟她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城市,担任北京文史馆的职员。

此后的人生里,她不再叫爱新觉罗·显琦,而是更名为“金默玉”,与往日的自己和经历,完成彻底地割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曾经的日本留学生,在中日建交后,金默玉也是第一批提倡学日语的中国公民。

并且,她也亲自创立了东方大学城,为日后有志于从事中日外贸事业的同胞,提供专业的日语学习帮助。

2007年,80多岁的金默玉罕见露面,出席了凤凰卫视的专访节目《鲁豫有约》。

在这档著名节目中,金默玉笑着向所有观众分享了她大起大落坎坷的一生,字字带有时代的分量,却满脸云淡风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彼时88岁的她,幼年经历过常人享受不到的金尊玉贵,也经历过普通人不会遭遇的牢狱之灾,一生可谓见惯波澜。

坎坎坷坷、风风雨雨,这一辈子的修炼,终归沉淀在了她的笑容和恬淡中,正如她说:

“喜怒哀乐这四个字,要分开来看。
你地那个哀跟那个怒啊,都应该搁到自己心里;
但是喜和乐,可以跟很多人来分享。”

2014年,因心脏病旧疾发作,金默玉病逝于北京,享年95岁。

随着这位“肃亲王十七格格”的离世,清王朝留在世间的最后印记,也就此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