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讽刺的,人这一辈子,唯一逆生长的东西就是胆量。”

去年的这个时候,天气也很热,为了降温解暑,本棠主看了一部叫做《生吞》的小说。

因为它是东北悬疑文学,有冰天雪地的描写,故事一开头就讲了一个少女被抛尸雪坑的案件,真是刺骨严寒。

尤记得书内有个角色,是中年男警察冯国金,关于他的一段描写令我印象深刻——

“他踱步到窗前,再次眺望公园里的景色,晨曦中老人们又带着孩子出来遛弯了,零星有几只没拴绳的小狗在追逐,尽管仍是寒冬,可还是妨碍不到凡人行立坐卧,吃喝拉撒。

反正他们早已习惯了寒冬,几百年,几千年,老天爷冷他的,我们活我们的,这他妈才叫人性。”

《生吞》虽算不上什么神作,案件上的漏洞也不少,但总体合理,也有一些出彩的段落,且抓住了我的思维,让我一天读完。

即使书中的个别剧情和人设让我很不满意,但毕竟东北悬疑小说大多都改了电影,改编电视剧的也不多,所以我还是抱有一些期待。看了几集,浅聊一下。

胆小鬼


《生吞》原著作者是郑执,《胆小鬼》编剧也是郑执。有且只有他一个编剧。

这可能导致了剧本上严重的问题。

原著的文笔特征很强,平实且凌厉,这个故事的悬疑性也适合拍电视剧。但是影像和文学,讲故事的方式是不同的,作为一部悬疑剧,它不该被拍成这样。

《胆小鬼》抓不住观众,前几集,寡淡如水,无戏剧张力、无叙事节奏。

不知道为什么,电视剧的第一集跟原著大相径庭。

原著楔子中第一人称视角的主人公是王頔,在剧中变成了男二号;王頔的好友天才少年秦理成为了男主角;警察冯国金的背景故事和内心独白被减去了很多;原著中高磊这个重要人物基本上被直接删除;故事的第一个案件从涉黑强奸案变成了持枪抢劫案……

剧集里几条时间线毫无理由地来回频繁切换,折腾的不是剪辑师,而是观众。

在小说里,时间线是根据章节转换的,第一人称的王頔,总是叙述1999年他和秦理等人在校园里的青春往事。而第三人称视角是以中年警察冯国金为主要人物,进行案情叙述。

这样的时间线拆分更有效率,且明了易懂。电视剧里单单用不同色调来区分时空,显然不够。

第一集中,有一处从1999年到2011年的插叙,转场的载体是磁带,磁带中的歌曲是2000年5月1日梁咏琪发行的专辑中的一首,同剧名一样,名为《胆小鬼》。

我不能理解为什么1999年会有2000年的歌曲。

而且,在小说中,磁带的意义更为复杂。

原著《生吞》,章节“B面”——

我说,你还记不记得,以前黄姝总说想跟我们学英文,我就想送她一盘磁带,九首歌都是英文的,都是我当时最爱的歌,也算是我想对她说的话。娇娇说,想不到你还做过这种浪漫事,从没见你这样对过我。我像是被打开了心底的那道暗锁,自己数起来,第一首是《Hero》,第二首是《Do it For You.》 ,第三首是 (The Shape of My Heart》,中间记不清了,最后一首Travis的 《LUV》。

而电视剧里,却是一首《胆小鬼》。

如果把一本小说改成电视剧,会导致它的内容和灵魂都无法被完全阐释,那么这种改编,还不算失败吗?

即使这种失败,有可能并不是创作者导致的。但失败了就是失败了。

还是可惜,《胆小鬼》无论是镜头质感,还是声音特效的制作,都非常考究。

东北地区的生活场景以及原著中各种案发现场,都做到了尽量还原。

选角问题也没有争议中的那么大,欧豪的扮相和演技,都像是一个过苦日子的人。

周依然也把我心中的那个冯雪娇演了出来,性格中的傲慢娇气是自然流露的。

还有贯穿全剧的最重要的“雪坟疑案”,场景跟我心里想得大差不差。

只是目前为止,《胆小鬼》带给我的感触,还没有达到我心中的预期。

不过我还是认为,《胆小鬼》的播映,是一件好事。

原著中说,“挺讽刺的,人这一辈子,唯一逆生长的东西就是胆量。”

我们越长越大,能看到的东西反而越来越少,我还是很珍惜这些剧集,不然也不会耗费这些笔墨了。

编辑/棠主
(图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