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之恶毒,古已有之,但恶的花样之多,无耻之极,从没有像现在这样令人发指。原因之一,是信仰的缺失,让灵魂失去了归宿。

先秦时期,炎黄子孙的信仰比较朴素而高尚,就是<<易经.文言>>里所说的两句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两句话对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王朝最终都会应验,但在末世穷途之时,这个信仰却被人抛之脑后。正如老子所说,那些邪恶、愚蠢的家伙,一听谁讲大道,只会鄙夷嘲笑。

在《红楼梦》第15回,馒头庵的静虚老尼姑为了钱财,要破坏别人婚姻,请求王熙凤帮忙,王熙凤却觉得“这事倒不大”,后来被对方一激,更是发了兴头,说道:“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你叫他拿三千银子来,我就替他出这口气。”王熙凤确实是一个不信阴司报应的人,人命在她眼里,向来不值一提。结果,张金哥和未婚夫双双惨死殉情,王熙凤用两条人命,换来三千两银子。

<<红楼梦>>第69回,“弄小巧用借剑杀人,觉大限吞金自逝”。王熙凤巧借胡庸医之剑,给尤二姐下了虎狼之药,把成形的男胎活生生打了下来。王熙凤的“借剑杀人”,不仅仅是要胎儿的命,还要杀死尤二姐。失去腹中胎儿,连锁导致尤二姐吞金自尽而亡。

“弄小巧借剑杀人”,这七个字是作者毫不留情地直指王熙凤之毒辣。说明胡庸医进府时,收到王熙凤的贿赂,才同意给尤二姐开出堕胎药。在尤二姐当夜胎儿堕下之后,贾琏命人去寻胡庸医,老胡早就逃命去了。如果不是提前知道这种结果,胡庸医又怎么如此消息灵通呢?

此前,在王熙凤假意把尤二姐迎进荣国府之后,立即唆使尤二姐前夫张华,弄虚作假,状告贾府霸占有夫之妇,索要妻子尤二姐。事情败露后,暗地里命汪儿除掉张华,杀人灭口。好在汪儿没忍心下手,否则张华已变成了王熙凤的刀下之鬼。

荣国府的贾母,是头一个行善积德的老祖宗。但在家族走向败亡之际,不肖子孙早已视良善如粪土,视道义如儿戏。最终王熙凤因谋财害命,身败名裂。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可见,一个人如果没有信仰,就会无恶不作,因为他没有什么可惧怕的。“慎独”对一个没有信仰的人来说,是难以做到的,因为他不认为冥冥之中有因果监督着他,所以一旦接受了金钱、权力和暴力三者的教唆,就什么都能干得出来。

《红楼梦》作者相信,一个人的节气,比生命还更重要,意识决定物质,有原则有格局的人,问心无愧的人,才能活出真正的自我认同感和社会认同感。人生如梦,一时的福祸得失,远不如守住做人的底线重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对于善良的人,也许不可不认清“黑”、“恶”的人心,以便识别那些作恶多端的人。古圣先贤在<<释名>>里定义说,“黑,晦也,毒也”,意思是社会黑暗,人心狠毒就是“黑”;古人在<<弟子规>>里说,“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意思是明知是害人,还有意为非作歹,就是“恶”。如果将这两个字具体化,集黑与恶与一身的王熙凤,就是活生生的例证。可以想象,凡是推崇王熙凤行事风格的红学家或者“凤姐控”,为人处事的底线怎能不让人后背发凉。[作者:大路]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