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谈自律,自控力这些概念的文章或课程,都是害人不浅,千万别再被这些东西给忽悠了。你只要认真看完下面这些内容,什么戒不了烟,戒不了酒,戒不了色、减肥失败、控制不了熬夜、打游戏上瘾等等,这些所谓的自律能力差的问题,你就都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也能自己找到方法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律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那个时刻提起觉知和自由意志的,自性本来的本我,他需要自律吗?相反,活在习惯和情绪操控下的那个肉人,他能自律吗?所以它两头儿都不占,为什么说它害人呢?因为自律这个词,本身就代表了对自己的否定和不接纳,它成立的前提就是:你要先觉得自己不够好,比别人差甚至很糟糕。你在认同了一个很糟糕的人就是自己本身以后,开始不断地排斥、否定、对抗,想要改变这个自己,就一定会让你陷入到各种负面情绪中,会让你越来越拧巴,越来越不自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的原则是接纳、允许任何我们的习惯、情绪和行为的存在和发生,但是绝对不认同它们就是我们自己,也绝对不做任何的评判,就是完全不介入地看见、识别、观察,跳出来做我的观察者,努力保持安静,不被情绪带走,就安住在当下。目的就是找到那个更深、更高维度的自己,可以站在更高的视角,跳出来看自己的肉人。这就是解决你一切问题的,也是实修的核心心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谓的自律根本就不是一种个人能力或个人特质。比如你现在肥胖、血压高、血脂高、尿酸高,这个时候你面前有刚烤好的大腰子、啤酒、海鲜、烤肉,你特别想吃,但是大脑的理性认知告诉你不能吃、要减肥、要健康,于是你的心里就有两个声音在打架。这个时候我们就以为想吃的那个声音就是不自律,没有自控能力的自己;而努力控制不吃的这个声音就是理性的、自律的自己。如果最后还是吃了,那自己就是不自律的,缺乏自控能力的人;如果能忍住不吃,那自己就是自律的,有自控能力的人。如果你的脑回路是这个样子的,实际上你就还是大脑的奴隶,被思维控制着的一个不自由的肉人。这还是典型的大脑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你还没有找到那个真正的更高维度的自己,还不是自己真正的主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吃想放纵自己,固然是一种低级欲望和习惯的驱使,但是你以为努力控制自己不吃的那个所谓的理性和自律,它有多高级吗?其实一点也不高级,它只是你大脑里存储的一些道理和知识而已。我们之前说过,想用道理去管理你的情绪,就算暂时成功了,那也只是短暂的压抑和积累,迟早都得爆发和崩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凡需要你去忍、去戒、去强行压抑的,都不会长久,都不是光明大道,说明你骨子里还是想要,觉得那样好,这并不是你的自性使然。不管是戒烟、戒酒、减肥、健身,还是健康饮食,指望用自律、自控力这种完全不靠谱的伪概念去帮你坚持下来,取得最后的成功,就算暂时能行,最后也注定会沦陷、失败、半途而废,因为你所谓的这个自律只是别人嘴里的自律,并不是你的自性使然。然而更可怕的是,当你每次失败以后,还会无形中给自己贴上一个“我不自律、我缺乏自控力、我没意志力、我很弱、我无药可救、我怎么这么不如别人”这些很消极很负面的标签。这不就是我们之前讲过无数次的最忌讳的自我评判吗?你这种在惯性下的行为,又一次被系统悄悄地捕获、钩住了,然后让你陷入到持续地自我评判中,再升起各种负面情绪,不断地折磨你、消耗你,你还会被迫性地不断去认同这些标签和负面情绪,认为它们就是你本身。于是你就开始进入到了一个不断地恶性循环,机械性地重复这个痛苦的过程。焦虑、抑郁、自闭等问题,都是这么来的。这就是让你大脑做你主人的后果,根本原因还是你自己无法从头脑的控制中跳脱出来,破掉那些假我、小我、我执,然后用更高维度地带着觉知的自由意志去代替大脑来掌管你自己的肉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戒烟、戒酒、减肥、健身、不熬夜这些,和自律、自控力、意志力都无关,那到底和什么有关呢?很简单,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你的大脑在调动你所有的认知,然后在“要”与“不要”这两个不同选项背后那两个不同的欲望之间做出的一个选择而已。我们以“抽烟”为例子,你要抽还是忍住不抽,其实取决于你的大脑对抽烟能带给你好处的这个欲望,还有不抽能带给你好处的这个欲望,这两者之间的一个权衡、比较,然后做出的一个判断。这只是一个战略性的取舍,大脑就是这种二元模式的运行机制,哪个收益更大选哪个,肯定一个否定一个,就是这么简单。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那些戒烟成功的人,一定都是因为戒掉不抽所能带给自己好处的这个欲望,战胜了继续抽所能带给自己好处的那个欲望。他们只是在两个欲望之间选择了更大的欲望,放弃了更小的欲望而已。这里就隐含着一个关键的核心点:他们无一例外,都把“我不能抽”变成了主动的“我选择不抽”,别小看这个区别,这两者之间的能量差别是巨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谓自律的本质,其实是为了追求更深层、更高级、更牛逼的欲望,为了更大的欲望而去克制其他欲望。出世修行的人虽然讲无欲无求,但其实是最贪的,因为他们求的那个东西很大,早已超越世俗的这些欲望和追求,明心见性、涅槃、跳出六道轮回、求长生,难道这些欲望还不够大吗?孔子也很贪,他老人家追求的是天下大同,这欲望难道不够大吗?只不过孔子是在家而出家,他的眼里早就不被那些世俗的欲望所牵绊了,这就叫做脱离了低级趣味。圣人、得道高人、开悟的修行人,之所以在世俗中显得那么无欲无求,是因为普通人的这些小欲望小追求,人家早就看不上眼了,人家已经活在了更高的维度和层次,格局和追求早就和你我不在一个层面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尼采有句名言:如果你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你就能够忍受任何一种生活。如果觉得忍受不了,说明你还不是真正想要它,只能说明那个东西对你并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用阳明心学来解释,每个人其实都是知行合一的,因为“知”就是“行”,“行”就是“知”,“知”和“行”其实是一体的,根本就分不开,从来不存在什么知而不行,所谓知而不行就是你不“知”,你所“行”的一定就是你所“知”的,真正“知”的那一刻,其实已经就是你的“行”了。比如你戒烟失败,其实就是你在吸烟给你带来的好处和快感这个欲望追求上的知行合一,只不过这个“知”是你肉人头脑的认知,而不是良知、觉知的那个“知”。真正更高维度的知行合一,圣人们追求的知行合一,是本我、自由意志在致良知,拥抱了良知以后,提起觉知看破了一切的“我执”,一切三维世界里的相以后,那个对更高级欲望的追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说过“高级欲望”这个词吗?如果没听说过,那“发上等愿”这个说法总听说过吧,我们也把这个叫做觉醒。从骨子里说,一切都是欲望,只不过觉醒之后的人会在觉知的观照下,用更高级的欲望去代替其他低级的欲望,比如那些社会习惯和生理习惯层面上的欲望。真正理解王阳明“知行合一”这四个字的人并不多,凡夫俗子有凡夫俗子的知行合一,恶人有恶人的知行合一,圣人有圣人的知行合一,虽然都是知行合一,但是境界和维度是完全不一样的。那个让你一直以来不断失败、不断半途而废、不断违背自己计划和誓言的最底层的真相,其实和自律、自控力、意志力一点关系都没有。你只有先想明白了这个,才能对症下药,找出釜底抽薪的办法,而那些还在“自律”里头挣扎的人,最后大概率都会失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律不会带给你真正的优秀和成功,那些真正成功的,坚持不断自我提升的,可以成功做到戒烟、戒酒、坚持学习、坚持每天健身、早睡早起、健康生活的人,无一例外全都做到了专注,专注到了一个更高级的欲望上面。“吸引力法则”听说过吗?当你克服困难长期坚持一件事,专注一件事的时候,就会形成自己的强频率,要么不断地吸收更多的同频率,要么同化弱频率。这是什么意思呢?你想要干一件事,就必须要长期把自己全部的注意力放在上面,这样才会形成“让你在这件事上坚持下去并把它做成”的那个能量,各种其他的习惯来了以后都会被你转化、同频,被你内在的能量吃掉,然后滋养和增强你坚持下去的动力,这就是吸引力法则的本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之所以会一次次地失去注意力被习惯带走,就是因为你的欲望还不够强烈,你对它还不够专注,你觉得那个东西其实还没那么重要,你还不是一个拥有自由意志,拥有信念的自由的人,你还是那个活在习惯里的提线木偶。根本的原因还是你内在的维度太低,一直活在大脑思维的局限里,还是一个受大脑控制的肉人。当你开始了实修,开始提炼你的专注力以后,你的定力自然就会出来,那个时候的你就是以性施行,比那些靠意志力、自控力、左脑的理性思维,在那里强行地以行制性的,挣扎的人们,轻松自在太多了,也容易太多了。这个时候,一切都是你的自性而为,在你的觉知下而为。比如说抽烟:你想抽,觉得可以承受抽烟带来的后果,那么你就会坦然地抽;如果你觉得无法承受抽烟带来的后果,那么你就会自然而然地选择不抽,不会有任何的痛苦和挣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解决所谓的不够自律、没有自控力、意志力不坚定,最釜底抽薪的方法依然是跳出头脑的控制,拎起觉知,把大脑当成一个最好用的工具,给他重新编程,识别和重塑你的潜意识,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去俯视、观察那个不能自律、不能戒酒戒烟、每天熬夜打游戏的自己。为何要在更高的维度俯视它呢?目的就是为了把自己和它剥离开,一旦你不再认同那个不自律的肉人就是自己了,也就做到了跳出来看,也就开始真正通透和觉醒了。当你提升到了更高的维度,那个时候你的欲望,自然更多都是高级的欲望,它们会自然地克除掉那些阻碍这些高级欲望实现的低级欲望,就像我开头说的,自性本我,何须自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