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至20日,由教育部、中国教科文组织、天津市政府联合主办的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将在天津举行。在昨天教育部在京召开的会前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介绍了本次大会总体情况。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叠加,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劳动者就业和人民生活都带来了严重影响。如何携手推动全球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建设后疫情时代美好世界,是摆在我们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界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在这个背景下,举办此次大会,一方面要借助大会平台,广泛学习借鉴世界各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有益经验;另一方面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就,为世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中国贡献。”陈子季介绍,本次大会以“后疫情时代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新变化、新方式、新技能”为主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形成了“会、盟、赛、展”的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崭新平台和范式,来自全球123个国家约700名代表注册参会。

外国参会人员进行设备调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国参会人员进行设备调试

据介绍,本次大会可谓“亮点多多”:会议期间发布《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白皮书》,向世界介绍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经验,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主论坛和14个平行论坛围绕当前全球关心的热点问题展开;大会将发布《天津倡议》,分享各国经验和做法,提出面向未来的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发布筹建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的倡议、创设国际职业教育大奖的倡议;以“产教融合”为主题举办大型博览会,推动全球职教界和产业界深度融合。

谈到为何将首届大会选址天津,陈子季表示:“天津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海陆交汇点、新欧亚大陆桥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城市,是中国工业化的摇篮,为国家工业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既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重要举办地,又是鲁班工坊这一中外职业教育品牌的首创地。职业教育发展特色鲜明、品牌响亮,是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和标志。”

天津高标准筹办国际盛会打造高端平台

世界职教大会设虚拟会议室

可实现“万人同屏、全球同观”

在昨天教育部举行的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上,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委主任荆洪阳介绍了大会相关筹备情况,“此次大会在天津举办,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天津将坚持高标准、国际化办会理念,全力做好组织筹备工作,努力把大会打造成为推动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国际盛会和高端平台。”

“截至目前,11个国家部委,39个国家的驻华使节,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18个国际组织驻华代表,确定将参加大会及同期活动。大会还将开设‘万人同屏、全球同观’的虚拟会议室,邀请万名国内外政要、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院校师生、鲁班工坊学员等线上‘同频’参会,实现亿名观众在线观会。”荆洪阳透露,届时,中车集团董事长孙永才、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等知名企业家,以及包括两院院士的专家学者代表将齐聚天津莅会。

荆洪阳介绍,目前,大会各项筹备工作已全部就绪,实现服务保障、场馆保障、防疫保障、安全保障“四个到位”:“我们在天津‘三站一场’设置了接待服务台,精心做好交通接驳、食宿卫生、环境布置、接待礼仪等工作;招募院校师生志愿者370人,保障大会期间的接待服务。目前,大会开幕式、闭幕式、主论坛、平行论坛、云展台、鲁班工坊展、天津职教展搭建和布展工作已经完毕。我们将严格执行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规定,制定防疫物资配备指南和标准;多个部门协同配合,制订周密的安保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

世界职教大会现场探“亮点”

作为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的线下举办地,国家会展中心(天津)现场有啥值得期待的亮点?昨天,记者提前到此一探究竟。

脉诊仪体验展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脉诊仪体验展示

走进国家会展中心(天津)S9馆的展会“中国制造与传统文化赛项单元”,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中餐烹饪展演区,由天津市经济贸易学校承办的中餐烹饪展演类赛项正在准备中。记者看到,学生正在用小刀制作一道“叶子”的菜肴,旁边则摆放着已经做好了的牡丹形状的西瓜。“我们的专业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了珊瑚鱼、牡丹、龙须面、萝卜等4道菜肴,这是我们学校开发的符合国际教学标准的特色菜肴,通过中外选手的团队合作,体现中餐烹饪技巧,展现中华美食的色、香、味、形,打造高端、正宗的中餐宴席,给大家带来美好的味觉和视觉享受。”天津市经济贸易学校烹饪餐饮系主任邢效兵说,通过中餐烹饪展演类赛项,促进国际间的中餐职业技术技能交流,增进世界各国对中餐烹饪技能和烹饪理念的了解。

参会人员正在准备果蔬雕刻展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会人员正在准备果蔬雕刻展示

在“智能机器人展示单元”,动感的音乐节拍中,4个机器人的舞蹈秀吸引观展者驻足。“我们通过4个蓝牙设备,分别控制4个机器人同时表演舞台剧。”天津滨海职业学院教师陈龙说,该智能机器人作品曾获得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天津赛区竞赛一等奖。

在“中医传统技能展演类赛项单元”记者看到,展演的项目内容除了传统的“望、闻、问、切”中医诊疗技术外,还展示了由天津本地企业自主研发的智慧化、信息化设备。“这台中医望诊检测仪,能够使用专业高清数码图像采集设备,运用多项色彩校准还原技术,对中医舌象特征、面象信息进行标准化采集与分析,记录并保存不同时期舌面相特征信息,为健康状态的评估、治疗干预的评价提供客观化依据。”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国际教育学院教师詹少凡说。他指着旁边的一台中医全诊仪介绍,该仪器系统内置中医望诊信息采集、中医闻诊信息采集、中医问诊信息采集、中医切脉信息采集等多个子单元,通过经络检测、体质辨识、问诊等一系列手段,将中医传统“望、闻、问、切”等难以量化的信息转变为客观数据与直观图谱。“这次展演的整个项目是跟马里鲁班工坊挂钩,马里鲁班工坊2019年建立,我们学校在那边建立了中医技术的鲁班工坊。”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国际教育学院院长许有华说,“通过本市自主研发出来的设备再加上学校在中医诊疗上的技术方法,借助于鲁班工坊项目,把天津优秀的职教成果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与世界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