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门诊旁正站着一对母女,问了才知,这是妈妈陪着女儿来看不孕症。
这位女儿已经闭经三个月了,看起来身材稍胖。
母亲则比较肥胖,并且脖子上有一圈像污垢一样的黑色素沉着。
(图源:摄图网)
当她们被告知,女儿患的病叫做多囊卵巢综合征时,这位妈妈说,她年轻的时候也因为月经稀发,备孕了三年多才终于怀孕。
而女儿的外婆也一直月经不调,经常不来月经。
偏胖、月经不规律、有遗传可能……
这些都符合了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特点。
多囊、闭经、不孕,现在的女孩子怎么了?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特点是?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下文简称“多囊”)是女性易患的妇科疾病,目前在生育年龄妇女中的发病率已达5~10%。
在医院里,经常会有多囊患者这样描述自己的情况:“月经紊乱,甚至从开始来月经到现在就没正常过!”
目前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有三个标准:
稀发排卵或无排卵,导致的月经稀发或闭经
雄激素水平升高的临床表现,或高雄激素血症
超声提示卵巢多囊性改变
其中第一个标准月经失调是必不可少的。
(图源:pexels)
上述3点中符合2个,且排除了其他疾病,就可以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了。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终生影响
多囊患者由于雄激素的增高,可能导致一系列问题。
患者年轻时,就可能表现出月经失调、不孕、肥胖、多毛、痤疮。
在患者孕期中,由于稀发排卵,代谢、内分泌紊乱,可能引起妊娠期糖尿病、子痫前期等妊娠期并发症。
远期可导致引起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增加,甚至带来抑郁、焦虑等精神影响。
患者到了中老年,由于长期代谢障碍,易出现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也随之升高。
并且,多囊的影响不会因为生了孩子就结束,而会伴随女性的一生。
这也体现了多囊的本质:虽然这个病可以治,但不好治。
经常会有患者说“治疗好长时间了根本无效,那个医生不行!”
其实这真不怪医生,多囊卵巢综合征如同糖尿病一样,是一个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怎么调节?
所以,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不能局限于解决当前的生育或月经问题,还需要重视远期并发症的预防,做一辈子的打算。
生活方式干预是首选,且需要长期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行的。
那么,多囊卵巢综合征该如何调整,以及长期管理呢?
调整正常的月经周期
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不建议自己等月经变规律。
而是需要到医院进行正规的治疗。
调整正常的月经周期,这一步非常重要,不仅是为了维持内分泌正常,也是为怀孕准备肥沃的土壤。
合理控制健康体重
BMI=体重(kg)/身高*身高(m)
控制BMI<24,腰围小于80cm,腰围与臀围比例小于0.8。
肥胖严重影响女性健康,尤其生殖系统。
(图源:pexels)
肥胖会刺激雄激素的产生,从而影响性腺轴,引起卵母细胞质量下降、排卵异常,降低子宫内膜容受性。
最终增加不孕和流产的风险。
减重能给身体带来很多好处:
改善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降低代谢综合征等问题发生。
减少卵巢雄激素的合成和循环中游离睾酮,改善高雄激素血症及高雄激素临床表现。
减重可能促进卵泡发育而排卵,同时改善生殖功能。
坚持养成良好运动习惯
每天至少有30分钟的体育锻炼,每周至少有5次。
尽量减少长期久坐。
即便是血糖胰岛素正常、体重正常的时候,也应该坚持运动,增加肌肉,对卵泡的发育,子宫内膜都有好处。
备孕期间也不例外。
保证足够的睡眠
卵泡的发育需要女性体内激素的分泌,而有些激素的分泌是由时间要求的,夜间分泌的激素对卵泡发育至关重要。
当然,充足的睡眠也可以帮助调节精神压力,保持轻松的心情。
总之,多囊卵巢综合征并不可怕,科学乐观对待,加强自我管理。
即便不能和它彻底说拜拜,也不影响过好自己的生活。
多囊卵巢综合征在现代女性身上愈加多发,且越来越年轻化,女孩子们还是要多加注意喔。
并且,它也不是肥胖人群的“专利”,不胖的人也要提高警惕。
听从医生的指导建议,学会调节好生活规律,日常调节好自己的内分泌水平,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Mimouni NEH, Paiva I, Barbotin AL, et al.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is transmitted via a transgenerational epigenetic process. Cell Metab. 2021; 33(3):513-530.1
编辑策划 / 圆心健康新媒体组
图片来源 / pexels & 摄图网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