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农历八月初一,乃元代大儒柳贯诞辰752周年,作为21世嫡系裔孙,我深感责任重大并深切缅怀他。

金华有“前四先生”“何王金许”:何基、王柏、金履祥、许谦,因为四先生毕生精力从事儒学传播与教育事业,贡献甚巨,后又入祀孔庙而名垂千古、泽被千秋!而“后四先生”“吴黄柳宋”:吴莱、黄溍、柳贯、宋濂,提及却不多,他们或隐居,或入仕,影响可谓巨大,元有“儒林四杰”,金华柳贯、黄溍得半壁天下,与虞集、揭傒斯齐名,名闻朝野。而明朝,天下文章,第一为宋濂,第二刘基,第三张孟兼,金华文人得其二,宋濂、张孟兼也!宋濂被誉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可见元明两代,金华儒者,独领风骚,这一切都是与“后四先生”的文化高度、儒学成就、道德人品密不可分。

近年,浙师大正在编撰《北山四先生全集》,是文化自信的充分体现!但我更希望在重视“前四先生”的基础上,要整体全面研究金华婺学,也要重视“前四先生“的先辈梅执礼、郑刚中、潘良贵、宗泽、范浚、吕祖谦、唐仲友等等的研究与纪念,更要重视“后四先生”的研究与纪念系统研究金华婺学,将金华儒释道文化推向世界,道传天下!

柳贯(1270年—1342年),字道传,婺州浦江(今属兰溪市横溪镇横溪村)人,元代著名文学家、诗人、理学家、教育家、书画家。博学多才,为文沉郁舂容,工于书法,精于鉴赏古物和书画,经史、百氏、数术、方技、释道之书,无不贯通。官至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与元代散文家虞集、揭傒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先祖有《待制集》、《上京纪行诗》等著作传世。晚年,他退隐山林,饮水著书,拄笏看山”,在家乡创办了蜀山书院,亲授门徒,得意门生就有宋濂、戴良、王袆、危素等人,皆为一时之才俊,对后世文化影响深远。

柳贯一生,嗜书如命,博览群书,转益多师,自成一家。他虽一生坐受饥寒攻”,却“坐拥书城”,他的道德文章,深深影响了我、温暖了我、激励了我。

1996年3月14日,我循先祖之足迹,曾到北大游学,寻梦京城二十余年。客居京城期间,我也视书为生命。每次搬家往往是书最多,家具和衣物都可以扔掉,唯有书最珍贵,不愿随便扔弃。平时省吃俭用,有空就去书市淘书,至今藏书万余册,畅游书海,颇为怡然自得。

“奴辈莫嫌家具少,箧中犹是借来书”,“灵境既内澄,游纷徒外扰”,这是先祖柳贯的遗训。追求心灵富足,誓做道学传人,则是我秉承先祖柳贯遗教的真实写照!

元代大儒柳贯还经常对宗弟柳鹏如此教诲:“天下英雄都从战战兢兢、临深履薄中来”,可谓是先祖为人为学之心法。铭记先祖遗训,接续金华道统,道为己任,修齐治平,做一名顶天立地的传道人,唯有如此,才无愧祖先,不负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