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这句话常常用以提醒世人不要将值得纪念的人抛诸脑后,在我看来,这句话也可以引申到我们所调研的“苏州双面绣”的课题之中——一座城市如何才算作是鲜活,要看独具有其特色的记忆是否能够在时代浪涛的淘洗中得以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代代地继承。
事以微巧成,以疏拙败。要提炼、总结苏州在飞速的经济发展之下对江南水乡风情的保护的模式,要针对其形成一份完整的报告,我们必须得从点滴开始。得益于指导老师首先为我们指明方向,我们能够顺着这条道路继续探寻。即使如此,我们也要在茫茫文献之中摘出的无数有关概念而发愁,在讨论甚至争论之中反复斟酌推敲;对于苏州历史的陌生,靠翻阅大量的地方志来填满空白。每一次调研报告的修改,都要前后反复地通读,以实现每个环节的紧密联系。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们必须积累点滴的努力,方能够达到最终的目的。
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当我们调研团队在不断的磋商、讨论中确立下来了将“京杭大运河苏州段”作为调研的核心时,“运河十景”作为探讨的对象而需要对大量的资料进行整理,我惊叹于官方网站上详实的资料,也为长达数十万的字数而感到头疼不已。首先要明确目标,对繁复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提取关键词,顺着这条脉络一直前行,庞杂的文献资料就能够变成脑海中一条缓缓流淌的真实具象——这便是通过我们不懈地查找资料、文献一点点构建起来的。对于这么一场战线拉得极长的实践调研,要谋求成功、意志坚定,我认为方法的抉择十分重要,正是我选择了相对合理的方法整理文献,才能够在形如乱麻的材料中找到头绪、并且相对轻松地坚持将其规整。
好在努力获得回报,我们对苏州的城市更新拥有相当程度的了解。从千百年前第一次更名为“苏州城”,到如今全国名列前茅的一线城市,苏州城市建设的针始终穿着一缕江南风情的绣线,再并一缕来自现代,试图绣成一体两面的精美绣卷。在我的视角,苏州在绣这副双面绣过程中、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城市现代化的一面与苏州特色的一面并未融合成和谐的绣卷,城市记忆具有割裂的倾向;二是现代化的一面侵占造成独属苏州的传统记忆失落。但苏州总是在发展,就像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所指明的,呈着螺旋式上升和波浪线前进的轨迹,利用所拥有的资源禀赋与优势不断前行。
就在这一过程中,我对苏州、这片要度过大学四年时光的土地产生了自豪、骄傲的感觉。
在弗洛姆的《逃避自由》中,人类被界定为脱离母体、被抛到世界上自由而又孤单的、走向个体化的人。因而我想,我们总是迫切地需要与他者产生联系,才能够真正的对这个世界产生归属感、并且融入其中。与脚下所踏着的这片土地的联系,并不能够仅仅通过书上只言片语就能够建立的——那实在有些脆弱。更为重要的是蕴藏在建筑中、人的记忆中那些鲜活而又立体的形象,这样才能产生千丝万缕的关系。苏州这座城市,便是在经济的飞速发展中也不曾失落这些城市的记忆,或许就是对自身意义的赋予,正是这样的举动,这座城市不再只是一个生活的空间,在这座城市奋斗的人也不是孤独的漂泊者。而我们的实践,也正是试图为这片土地上的人寻找归属感、建立联系贡献些微的力量。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