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天还没亮,已没睡意。
好久没有静坐了,既然没有睡意无事可做,那就静坐整理下这段时间的经历感悟,看下有没有什么新体悟。
洗漱完毕,更衣静坐,让思绪平复下来,调整呼吸,进入“静”的世界中。
周围只有室友睡觉的呼吸声,还有城市工厂机器的机械声,听着自己的呼吸慢慢进入自己的内心,倾听自己的念头。
随着自己呼吸越来越平静,思绪也越来越不杂乱,感受着这平静的频率波动,让身心完全融入进去,去感应清晨天地间的频率波动。
听自己的心跳呼吸,看自己的念头思绪,感悟生命的意义,心跳呼吸和念头思绪从何而来?
静做的目的是什么?是身体的静还是心境的静?
因为很久没有静坐的缘故,这次静坐竟然有这么多问题浮现在脑海中。
静坐是为了静心,只是为了找到“静”这种感觉,并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方法,如果一味的为了静心而去静坐,容易陷入一种偏执之中,这只是一种静态修心。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一种动态修心,达到这种”境“,能动中有静,动亦定,静亦定。
生活是我们修心的道场,任何事和物都是来磨炼我们的。
当生命中有挫折,认为生活很苦,是因为内心还不够强大,内心有太多执念;当人逢喜事,感到生活的快乐,不要沉迷其中。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既相互又统一,快乐背后隐藏着痛苦,战胜挫折苦痛之后是快乐强大,是成长,正所谓“乐极生悲,物极必反”。
天空还是黑夜,黎明即将到来。
不知静坐了多久,感受着思绪念头的来来去去,如炊烟一样升起又消散,保持着足够的觉知不随念,只是观照。
听着自己的心跳呼吸,只是静静的听,这个听着是谁?不去管这个问题,把自己当一个听者,只是保持着足够的觉知,做一个“局外人”。
感受着自己腿上传来的疼痛,当自己只是一个看着,看着自己的身体,我之身体,我之思绪是”我”吗?如果只是保持觉知和观照,那这个觉知和观照又是谁?
不去管这些问题,重新感悟阳明心学“心即理”,心只是一个观照,心是宇宙,要保持觉知,身体和万物只是心的一个感受,思绪念头只是心对万物感受所产生的心念和执念。
过了许久,天已朦胧亮起,周围还是只有室友睡觉的呼吸声和机器的机械声,这种境和静的结合,是一种自然。
天边越来越亮,远处传来鸟鸣声和脚步声,只是听着,保持着观照,让自己变得越来越觉知。
静心的艺术,有两个方向,在生活中修心变得越来越觉知,保持本心观照回到纯净至极的“静”。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生活中动中有静,不需要静坐,自己就是静心。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