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交易”的背景

9月5日晚,广州富力发表公告,公司拟以5.5亿元的价格,将北京富力万达嘉华酒店出售给北京英协置业。这座五星级酒店位于北京石景山万达广场内,总产权面积约为4.35万平方米。

早在今年年中,市场消息便称富力拟出售约10个万达酒店项目。公开信息显示,此次出售的酒店,是富力当初从万达手中收购的酒店资产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消息一公布,马上引起各财经媒体的热议。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回忆起2017年的那场轰动中国、涉及万达、融创、富力三大地产商、被称为“世纪交易”的并购行动。

2016年,美国福布斯公布王健林以287亿美元的财富超过李嘉诚,成为全球华人首富,并首次挤进全球富豪榜前20位。然而正当如日中天的时候,王健林却在2017年大规模变卖资产,而且被舆论称为“清仓大甩卖”。

对于王健林“清仓大甩卖”的原因,坊间很多传闻,这里不做评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突然终止马来西亚的大马城项目后,王健林这一突然举措是受了国家大政策的影响。让我们回忆一下当时的背景。

2014、2015中国连续两年发生股灾,加上此前开始的国内资本以海外投资为名,大量流往国外。不仅是股票市场的问题,还让整个中国的金融系统都存在风险,这都涉及到中国的金融安全,因此引起中央的高度警惕。

2008年开始,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进入了“快车道”, 对外投资规模在2016年创下1701亿美元的最高纪录。

当年万达、安邦、海航等买遍全世界。特别是万达,自2012年万达出资26亿美元收购美国第二大院线AMC,并投入5亿营运资金开始,万达的海外买买买便一发不可收拾。西班牙、英国、澳大利亚等国都被王健林买了个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快的对外投资造成了大量资本外流,进而给人民币汇率、国内金融稳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而且肯定的是,很多所谓的对外投资,成为了国内富豪们转移财富的渠道。

实际上,万达、安邦、海航等收购国外资产,并不是拿的自己的钱,而是每家都各自在国内银行贷款了几千亿,然后拿着这些中国的贷款跑到国外收购、投资,并且用这些钱做杠杆在国外进一步贷款,俗称“内保外贷”。万一他们在国外亏损,最后被套进去的是中国的银行。这无疑造成了中国极大的金融隐患。

为了加强金融安全,2017年,国家发布了《关于改进境外企业和对外投资安全工作的若干意见》,加强资本管制,控制资本外流。文件特别针对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这五大领域,而万达恰恰在这五大领域都涉足甚深。

在此之前,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上提出了“去杠杆”,严防那些“用一块钱撬动十块钱”的资本流入房地产和股市。而整个2017年,正是金融“去杠杆”和严监管的一年。

在这两个大背景下,早在安邦、海航等之前,万达就成为国家相关部门监管的第一个目标。作为央行的中国人民银行在内部要求各大银行开始清理给万达的贷款。

于是,为了尽快在规定期限内还清银行贷款,王健林只能拼命变卖海内、海外的各类资产。

蹊跷的“世纪交易”

随着相关资料的公开以及后来发生的事情,如今可以看清当年所谓“世纪交易”背后的故事。

在“清仓大甩卖”的第一阶段,王健林将旗下的13个文化旅游城项目以及76家酒店打包,与融创的孙宏斌达成账面价值约达632亿元的交易。在这632亿里,文旅项目约为296亿,酒店约为336亿。

而实际上,融创对这76家酒店的并购价格不到200亿元。之所以孙宏斌在并购协议里压低文旅项目价格,抬高酒店价格,这涉及到孙宏斌的算计。因为孙宏斌真正看中的是万达的文旅项目,他想在打包收购后再把酒店高价转手,于是在并购协议里故意把酒店价格抬高。

而对于王健林来说,只要总价不变,孙宏斌的这种行为对他无任何损失,所以也就配合孙宏斌设了这个局,等着有冤大头入局。

这时,想收购这76家酒店的广州富力不知是被融创拉进还是主动,反正就这么进场了。

2016到2017年,正是广州富力发展最好的时期。与融创一样,富力这个秃鹫此时风尘仆仆地赶来,参与分食万达这只“死老虎“的盛宴。富力的李思廉当时在这两家面前虽然还是小老弟,但也是历经沙场的老江湖。不要说富力本就是来“乘火打劫”的,一看到这酒店虚增的价格,当然不干了:我只出199亿,你愿卖就卖,不卖我就走人!

于是,各个媒体开始津津乐道当时听到谈判室内王健林摔杯子声音的传闻。

最终打开这僵局的,当然是始作俑者融创。孙宏斌松口,将酒店价格降到199亿,卖给了富力。这边王健林不干了,当初配合你孙宏斌设了这个局,既然现在你把酒店降价了,那么文旅项目当然得涨价。由于这次并购本来就是孙宏斌从王健林“清仓大甩卖”中得了个大便宜,或许还有其他不可描述的原因,融创即使现在偷鸡不成,也不会放弃此次交易。

于是,万达、融创、富力三家一起签了个奇怪的并购协议。文旅项目,万达还是以196亿价格卖给了融创,酒店(最后减至73家)以199亿卖给了富力,而其中酒店近100亿的差价由融创买单。

富力已明白此前是融创与万达做局,不然融创怎么这么好心来出这100亿?既然肉已到嘴,李思廉也不会当面戳穿。而且在那张著名的“世纪交易”签约照中,他是笑的最开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最后的真实交易是,富力只付了185亿,而融创又多付了近5亿。

谁笑到最后?

时过境迁,随着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整顿,特别是三年疫情对酒店业的打击,李思廉当初收购的那些万达酒店已成为富力的大包袱,于是出现本文开头的那一幕。这次出售的北京富力万达嘉华酒店是收购的酒店中最优质的资产之一,明面上出售价比收购价亏了600多万,可这五年多酒店的亏损可不止几个600万了。当年的入局者李思廉无疑是倒霉者。

而融创处境更惨,目前已成为继恒大之后摇摇欲坠的地产大鳄之一。对于吞进的万达文旅项目,融创也显然消化不良。当初并购时,融创将这些文旅项目20年的经营权交由万达。

去年,融创终于受不了了,提前终止了万达的经营权。当然,融创为此支付了万达2亿的分手费。当初的设局者孙宏斌如今成为最大的倒霉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当年传说谈判中摔了杯子、公司年会泪洒现场的王健林,在此后连续的“清仓大甩卖”套现后,终于偿还了千亿负债,再次登上胡润中国富豪榜,现已满血复活。不只在大健康布局,王健林还走上轻资产运营之路,说白了就是用别人兜里的钱投资万达广场,万达只负责品牌输出,管理运营。而且在当今房地产行业的横尸遍野中,王健林还摇身一变成了抄底秃鹫。

意外的获利者?还是刻意的设局者?

回首那场“世纪交易”,当年看到王健林的狼狈,难道孙宏斌、李思廉对未来的行业生态就没有一点点的警觉吗?如果真要总结,只能是三方面的原因:

一、当年他们以为这只是国家相关部门针对王健林个人而不是针对整个行业的严加监管。

二、与恒大的许家印一样,这些民营地产商以为自己虽不是“共和国长子”,但也是大而不倒的地位,到头来国家不会不管,低估了国家整顿房地产行业的决心。

三、资本家贪婪的天性,何况融创想做行业老大,富力也正是通过这次交易跻身千亿房企阵营。

同样,在这场“世纪交易”中,王健林是否预知到今天融创与富力的下场呢?虽然“三道红线”的政策是2021年1月公布的。但早在此之前国家已经开始酝酿实施,而万达是第一批拿到红线警告的企业。根据红线原则内容,王健林知道万达的资产负债太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样,王健林当然也知道融创还有富力的债务比例。当时融创的净资产不足400亿元,这次打包交易的总金额超过了他的净资产,占比超过了总资产的20%.

在严格的监管与银行的催债下,王健林不得不“清仓大甩卖”。但当时通过自己的处境及掌握的资源,他肯定比融创、富力等更能领悟到国家的政策。何况,根据当年《关于改进境外企业和对外投资安全工作的若干意见》,他清楚,通过“内保外贷”在海外发行了大量美元债券的融创,最终也逃不了被监管的命运。

总之,王健林是应该知道,无论是融创还是富力,只要与他完成这笔交易,就是下一个万达。

如果这是个局,比起王健林来,孙宏斌的那个局就是小儿科了。

果然,“世纪交易”几个月之后,国家开始清理房地产的债务,安邦、海航等一个个被清算。随着2021年1月“三道红线”政策的实施,融创几乎被宣判了死刑,富力也在苟延残喘。

回看当年的“世界交易”,最先被有关部门监管的王健林因祸得福,他到底是意外的获利者?还是刻意的设局者?

当然王健林本人最清楚,读者们只能自行判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