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呀。如果有人问你,在三国一个权倾朝野的重臣,从迈向人生巅峰到走向身死族灭,需要多少时间?你一定不敢相信只需要短短四十三天,这个“吉尼斯纪录”就是大汉名臣王允所创下的。

《三国演义》中王允的戏份并不多,他出场的几次不是在宴会上痛哭就是躲在貂蝉背后耍阴招,你很容易误以为他是个软弱无能的黑腹,除了耍手段啥也不会。真要这么想的话,你就太小看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允出生自太原王氏,这是个极为显赫的名门望族。也就是山西旅游景点王家大院里太原王氏的后裔,毫不夸张的说这个家族断断续续牛了上千年,可谓是“铁打的朝廷,流水的王家”王允从小就天资聪颖,心系天下。他不但没有受到豪门奢靡生活的腐蚀,反而充分利用了优越的家庭条件,在饱读诗书之余还勤修武艺,是一位文韬武略,无一不精的全才。而且经常跟随父辈行走官场,在耳濡目染之间便学到了高超的处事艺术,让他能在同辈中脱颖而出,名动四方。

王允在进入仕途初期和曹操很像,满腔热忱为国为民,有着崇高的政治抱负。他不但能力出众而且嫉恶如仇,在平定黄巾叛乱时更是展现了非凡的军事才能。也正是在平叛过程中,他发现了大太监张让与叛军私通的黑材料,就直接捅到了汉灵帝那,张让于是被摆了一道非要弄死他,幸亏大将军何进搭救才捡回一条命。后来的故事在之前文章《十常侍乱政》中都讲过,何进被张让阴了,张让被袁绍灭了,袁绍的桃子却被董卓摘了,董卓又把汉室一锅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刀刀见血的政治斗争中王允逐渐成熟了起来,不再像个愣头青一样喊打喊杀而是学会了隐忍和筹谋。董卓废帝迁都,王允第一时间便投在董太师的门下,凭借着踏实稳定的工作作风,得到了领导的高度认可,董卓一直把他引为心腹,逐渐把他提拔到了三公的高位。王允借此时机亲自主持了一些发展经济和提升皇室威望的工作,效果可圈可点。努力工作之余,还做起了副业,秘密组织了一个杀董小组,效果自然很理想。通过对吕布的策反,董卓这个权倾朝野的大魔王,终于横死长街,被人点了天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一位文武全才,出将入相的王司徒你还觉得他是一个怂包么?在干掉董卓后,王允名动天下。那又为何在短短四十三天之内,从人生巅峰走向身死族灭?

首先要讲清一个问题,董卓生前那么勇猛,为什么杀他的过程好像又没有费多大的力气?因为董卓被杀时,他的核心军团并不在长安,他们都到了关东帮老板抢钱抢粮去了。东汉之所以要放弃长安(陕西属于关中)定都洛阳(河南属于关东),就是因为这里被战乱反复冲击早已残破不堪了,曾经沃野千里的关中现在都快成无人区了。

董卓带着军队和朝臣们迁到长安,日子过得相当艰苦,连军粮补给都需要到处去抢。此时他的西北军团都被派出去打野了,长安城内只留下保安部队,而吕布这个保安队长又反水了,你说刺杀能不容易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董卓是死了,但他下面的多股武装都在外面并不受朝廷节制,这时候的首要工作应该是抓紧时间去收编他们。好巧不巧,此时的王司徒却有些飘了,装了这些年的孙子突然成了朝廷一把手,瞬间牛哔哄哄得看谁都觉得像个垃圾。西凉军精锐原本掌握在李傕郭祀手中,他俩向朝廷请求赦免本来是顺理成章的事,王允却不同意,非要削去人家的兵权取缔凉州兵。这两人一看,老大死了,朝廷也回不去了,干脆咱们就地散伙分头跑路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键时刻贾诩这个大神站了出来说,咱们不能跑呀,如果就这么散了伙等你跑回家后一个街道派出所所长就能弄死你,不如咱们攻打长安,事情如果成了,皇帝在手天下我有,万一没成功咱们到长安周边抢一圈再散伙,这样回家娶媳妇的彩礼和房子的首付不就有了吗。李傕郭祀兴奋得一拍大腿,就这么干!于是全军出击朝长安杀来。剩下的剧情没啥悬念,西凉野战军一路平推,数日内便将长安攻陷。

吕布靠着超强战斗力率领数百骑兵突出重围,前往关东去投靠了袁术。王允本来有机会逃走,但他不忍心抛弃年幼的天子,选择了以身殉国,从皇宫城头一跃而下被叛军乱刃分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大汉最后一次扭转命运的机会也葬送在王司徒手里。国运真是个奇妙的东西,大汉末年,无论当权者是卑鄙无耻的奸邪之辈还是公忠体国的朝廷栋梁,总会阴差阳错地将这个王朝带向万劫不复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