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自身的丧失形成了艺术的贫困化。艺术贫困化,这当然会使艺术成为金钱和权力的婢女,它也会使艺术成为满足人们肉欲和情欲的物品,它也会使艺术成为诱惑,此诱惑使人们如同面对上帝一样歌颂或者忏悔。

■ 文 | 彭富春

艺术乃是生活的本性。艺术使生活成为真正的生活。我们可能说这种生活、那种生活,但是,非艺术的生活并非真正的生活。艺术才使人的生活成为人的生活,使人作为人去显现,去建构世界,去守护自身的自由。真正的生活从来就是真正的艺术,它自身闪耀着诗性的光辉。

当然。我们也可能处于非艺术的生活之中,我们的生活构成了我们的艺术的对立面。这似乎成为了艺术是生活的本性命题的否定。但是。我们对于艺术的渴求和向往,我们对于艺术的梦想和创造,都恰恰成为了艺术是生活的本性的命题的肯定。

实际上,生活也是艺术的本性。生活使艺术成为真正的艺术。生活自身的艺术才是一切艺术形式出现的本源。没有生活自身的艺术,也便没有一切艺术形式出现的本源。正是生活自身的艺术才促使了我们种种艺术形式的创造。通过这种种艺术形式的创造并且就在这种种艺术形式之中,我们又创造了生活自身的艺术。

所以,我们所讲的生活和艺术的关系,并非两个相异之物或者两个相似之物的关系,它乃是一件事物自身对自身的关系。因此,我们讲的生活和艺术的关系便聚集于一元:即艺术化的生活。或者是生活化的艺术。在此一元之中。便不可能有生活和艺术的相互对立和互为对象。生活不是艺术创造的对象,艺术也不是生活欣赏的对象。生活和艺术作为一元消除了界限,它们共同体验其共同拥有的世界。

显然,我们不能不注意到生活自身的丧失、艺术自身的丧失及生活与艺术真正关系的丧失。

生活自身的丧失形成了生活的贫困化。人们说自己不是处于诗意世界之中,而是处于散文世界之中,这正是说生活自身的丧失。例如,在权力的社会里,在金钱的社会里,生活便垄断于权力之手和金钱之手。艺术之神早已远逝而去了。

艺术自身的丧失形成了艺术的贫困化。艺术贫困化,这当然会使艺术成为金钱和权力的婢女,它也会使艺术成为满足人们肉欲和情欲的物品,它也会使艺术成为诱惑,此诱惑使人们如同面对上帝一样歌颂或者忏悔。

这种生活的贫困化和艺术的贫困化便会导致相互伤害。生活伤害艺术,艺术伤害生活。历史已经有许多再显明不过的证明。

然而,非艺术的生活和非生活的艺术正是呼唤一种生活的艺术化和艺术的生活化。这将是生活在这样时代中任何一个人的天职。走向生活的艺术化和走向艺术的生活化。此乃浪漫之路。

本文选自《生活和艺术简说》,原载《文艺评论》1988年第3期,全文完。作者系湖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著有系列学术专著“国学五书”(《论国学》、《论老子》、《论孔子》、《论慧能》、《论儒道禅》,均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与发行)。本文图片来源网络,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