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历史自信,必须弘扬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历史主动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在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中所展现出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品质,蕴含着党对待历史的态度、思维和方法,是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历史主动、坚定历史自信的关键因素。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历史主动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勇担新时代赋予的重任,乘风破浪、奋发有为,不忘“来时路”,踏实“脚下路”,走好“赶考路”,坚定信仰、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万里长征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用顽强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艰难可以摧残人的肉体,死亡可以夺走人的生命,但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动摇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与初心。作为党员干部,我们更要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体察民情,探寻并学习前辈的经验和方法,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要始终葆有高度的历史自觉,向历史寻经验、向历史求规律、向历史探未来,总结运用好党积累的伟大奋斗经验,进一步激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心和动力。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如果没有对人民群众深沉的爱为依托,很难做到一往无前,更别提取得傲人的成绩。在革命时期,人民群众就是以对共产党的爱为根基全力以赴支持革命,赢取新中国的成立。在实现民族复兴的现阶段,厚植爱民情怀是广大党员干部的必备精神,更是我们推动各项工作开展的必要条件。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时刻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标尺,倘若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因此,党员干部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群众批评和监督,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继续保持和弘扬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牢记党组织的教育和培养,贯彻使命感和责任感,在自己的工作领域中发挥应有的价值。

 勇担历史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崇高风范和精神境界。有别于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的历史使命像光芒四射的灯塔,指明了中华民族前进的道路和方向。当前,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员干部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把坚定信仰转化为对本职工作的不懈进取、对艰难险阻的担当作为,切实肩负起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

历史和现实充分表明,历史主动精神是赢得伟大斗争、开创伟大事业的重要法宝,是战胜艰难险阻、铸就伟大辉煌的力量源泉。精神所在,就是力量所在。在新的征途上,党员干部要继续弘扬历史主动精神,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尽好自己的应尽责任,努力为伟大梦想的实现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