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出身官宦世家,二十岁的时候承父荫做了地方主簿,在此期间充分地展现了他在水利工程方面的才能。

二十三岁那年,沈括金榜题名,入朝为官。宋神宗登基后,王安石升任宰相,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变法。由于王安石的新法覆盖面极广,需要各领域的人才,所以沈括这个全方位人才很快便得到了王安石的重视。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沈括绝对是个国宝级的工程师,从天文地理到农桑医学,沈括无一不精。可惜的是,在那个封建的年代,沈括的才华被大部分人视作奇淫巧技,连沈括自己都未必看得上自己脑子里的科学,更别提那些满嘴仁义礼智的儒生了。

幸亏王安石是个开明的人,他发现了沈括的大才,重用了此人,与沈括并肩行走在勠力推行新法的道路上。可惜好景不长,在王安石倒台后,沈括立即背叛了老上司王安石,与大臣们联手起草了一份“万言书”,从政治学、经济学等多个角度抨击了王安石新法的错误,直指王安石误国。

新任宰辅吴充对沈括的为人嗤之以鼻,觉得此人根本无法委以重任,否则有朝一日自己垮台了沈括必会落井下石。吴充向皇帝参了沈括一本,没过多久沈括便被罢黜了。从这以后,王安石再也不直呼沈括的名字,而是以“壬人”代之。什么是“壬人”呢?说白了就是见风使舵的阴险小人。

不得不说,王安石给沈括的评价还是比较中肯的,连苏轼都曾被沈括摆了一道。根据史料记载,早年苏轼与沈括是好朋友,沈括向苏轼求了一篇诗文。沈括回到家后,立即拿出朱笔,开始对苏的诗文进行注解。苏轼的诗中有这么两句:

“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蜇龙知。”

对于这两句诗,沈括是这样注解的:龙说的不就是万岁爷吗?万岁爷在龙椅上好端端地坐着,你苏轼竟然要到“九泉无曲处”找龙?是不是想谋反?沈括立马将苏轼的诗连同注解一块送到朝廷,阴了苏轼一把,这便是“乌太诗案”的起因。

蔡确给予沈括的评价十分中肯,正是:“首鼠乖剌,阴害司农法。”从沈括对同僚下过的那些绊子来看,这评价一点都不过分。沈括是那种典型的“有才无德”者,作为一名科学家,他的确是成功的,但他却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纵观北宋奸佞小人,连蔡京死后都有人替他开碑立传,沈括死后连墓志铭都没人替他写,沈括的人生真可谓“臭到家了”。

关于沈括墓地,据《钱塘县志》、《杭县志稿》等文献记载,沈括墓地位于安溪乡太平山下。1983年,余杭县文物普查,在太平山南麓发现了沈括墓。墓穴由砖砌而成,内有北宋青瓷花碗及熙宁、元丰、元祐钱币;墓穴南30米为二尊石翁仲,一倒一立,手执笏,但头部已被毁;另有墓道、墓碑头。

那么,为什么沈括喜欢在政治场上大搞栽赃陷害之能事呢?

笔者认为这还与他的悍妇老婆有关。

“沈存中,常被夏楚,血肉狼藉,威福倒置,於是极矣。”

——《五杂俎》

沈括的元配夫人死得早,他娶了续弦张氏。张氏这个女人是典型的河东狮,平日里对丈夫爆粗口是家常便饭,一言不合便会动手,对沈括又撕又咬。更令沈括难堪的是,张氏在施展家暴时从来不避旁人,经常在大庭广众之下对沈括施暴。有时张氏打得重了,沈括的子女便会齐刷刷地跪在母亲面前替父亲讨饶,结果起不到半点作用,张氏依旧照打不误。根据史料的记载,张氏非常狠毒,有一次竟将沈括的胡子连根拔起,还带下一块皮肉。这场面,简直让人不寒而栗。

“存中不能制,时被棰骂,捽须堕地,儿女号泣而拾之,须上有血肉者,又相与号恸,张终不恕。”

——《萍洲可谈》

沈括也真是个奇人,按理说像这样的老婆,换个丈夫早就不堪忍受,可他却偏偏忍了多年。张氏病故后,沈括不但没有放鞭炮庆祝家暴的停止,反而茶不思饭不想,每天怀念亡妻,还差点跳河自尽为老婆殉情。种种迹象表明,沈括有很严重的心理问题,至少有一定的受虐倾向。也就是在悼念亡妻的这段时间里,沈括写就了《梦溪笔谈》。这是否能够说明,母老虎是科学家的催化剂呢?

沈括的人品和他糟糕的家庭环境我们暂且不提,笔者倒是对《梦溪笔谈》中记载的超自然事件很感兴趣。

例如,沈括曾在书中记叙了一件外星人造访大宋的事,堪称史上第一起UFO事件。沈括还为后人展示了一种奇妙的魔术:一个小卒能将手里的砂石土块“搓”成银两,这简直是宋朝的魔术大师。要知道,《梦溪笔谈》收录的多为沈括的见闻,虽说里面记录了不少“伪科学”,但也为后人呈现了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参考资料:

【《五杂俎》、《萍洲可谈》】